▲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有书  
「 这 是 有 书 君 陪 你 共 读 的 第 102 本 书 」
文 | 魔云兽 · 主播 | 杨枪枪

▲点击开视频,即可观看
《有书快看》之5分钟带你看完《深度工作》
更多有趣、有料,有内涵的视频,关注公众号:有书快看
大家好,本篇我们来共读《深度工作》的第2章,建议大家阅读第31页到第52页的内容。
上一篇我们分享了深度工作这个概念流行的深层次原因,提到了深度工作是当今社会中一种很有价值的能力。
但是,现实生活中,真正的深度工作却并没有被大力提倡,那就会给人一种认知上的挑战:既然深度工作是好的,为什么没有被广泛推广呢?

我们从一篇流行的文章说起吧。
这篇文章你们不少人应该都听说过——“所谓靠谱,就是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文章所讲的内容也还不错,不过后来有人延展了一下,说在网络社会生存的第一法则是:保持联接,不断线。
很多人认可这个看法,但是《深度工作》的作者卡尔•纽波特认为,这是值得商榷的。
保持联接最极端的例子就数“实时协作”软件的使用了。
简单来讲,就是大家登录某个共享协作软件工作的时候,其他人做了什么动作,协作组的人都会收到即时的提醒,屏幕上某个图标会自动闪烁。
收到这些提醒的人就会迅速切换到软件界面,做一个反馈。然后几乎无任何停顿地跳转回原本的工作。听上去非常完美对不对?但是这是有代价的。
如果你刚沉下心来准备做某项工作,提醒突然响起,这就会搅乱你的注意力。
这个时间很短,你似乎觉得无所谓,但实际上,大脑会对这种干扰做出反应。实时通讯系统随时都是活跃的,所以这种干扰的影响不可小觑。
你想想工作的时候,手机放在旁边的感觉,你很容易会因为各种信息的提醒而分心。
加利福尼亚大学信息学教授格洛丽亚•马克专门研究注意力分散,在一项广为引用的研究中,马克发现对于知识工作者来说,即使很短暂的干扰也会延长完成一项任务所需要的时间。
当前,我们文化中已经形成一种信念,潜意识会认为网络工具都是好的,实际我们应该要警惕这样的倾向。
因为今天网络工具无处不在,所以,建议大家选择各种工具时,要更加谨慎地考虑它们对注意力的危害。
换句话说,注意力被打断不是一件小事。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之前的共读中强调,古今中外那么多牛人,都要排除一切干扰追求深度工作的原因。 
但是企业似乎对这个问题视而不见,他们更加注重协作。
2012年,脸谱网公布了他们新总部的设计图纸。这个设想的建筑物有一个巨大的中厅,据说,超过3000名员工都将在这个10英亩空间、可移动办公设施中工作。
与之类似的,还有Square公司的杰克•多西,他买下《旧金山纪事报》旧大楼后重新配置了空间,以便开发人员可以在共享长桌的公共空间里工作。
为什么他们会这么做呢?那是因为他们相信员工互相协作会产生新想法。但是,有意思的是:没有人衡量这种协作和深度工作相比,哪个收益更大。


其实,个中原因很简单。因为比较这两种情况的收益,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
2012年的时候,大西洋传媒的首席科技官汤姆•考克兰发现自己一周居然要收发近800封电子邮件。
假设一封邮件要30秒钟处理,那么每天也需要用将近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像个路由器一样分发各种信息。
考克兰于是就想探究一下,全体员工在这件事上到底花费了多少成本。
他综合了员工们的打字速度、阅读速度,结合员工的工资水平做了一个统计,结果是非常惊人的:大西洋传媒每年要支付100多万美元用于处理电子邮件。
这种沟通方式带来的软性成本等同于购买了一架小型的里尔喷射机。
这个测试最值得注意的一点在于,讨论“发邮件要耗费多少成本”这件事并不简单。考克兰需要进行一项全公司范围的调查,搜集数据。
他还需要整理薪酬信息和打字、阅读的速度信息,然后将所有数据输入到一种数据模型中,得到最终结果。
即便如此,所得到的结果也并非无懈可击,比如这个过程无法分离出这些频繁、成本高昂的电子邮件处理过程产出了多少价值,可以抵消其成本。
所以,同样的道理,深度工作的价值衡量起来也非常有难度,而且由于知识工作者相比体力劳动者的工作要求复杂性更高,所以个体努力所带来的价值就不好评判。
这带来的一个盲点就是我们不了解它的能量,也就不会将它与其他的可能性进行对比。


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有一种倾向:既然比起来比较麻烦,那就不比了吧。
这就是书上说的“最小阻力原则”。所谓“最小阻力原则”,说的是在工作环境下,若针对各种行为对于底线的影响没有明确的反馈意见,我们倾向于采用当下最简单易行的行为。
我们来进一步解释一下。比如说你收到一大堆邮件,你可能会迅速回复,因为处理这些事情会很有成就感。
我们不少人都是这样思考的,因此大家会觉得这样做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既简单又正确。回复及时、快捷,你也会感觉比较轻松,你还会认为这是很好的职业素养。
但实际上,如果你有自己的节奏,有规划,去做那些深度的工作,效果可能更好,不过做规划其实对很多人而言,比立刻回复别人的邮件要麻烦得多。
这种符合“最小阻力原则”做法反过来会形成一种文化,就是你虽然有其他事情没有做,但是你忙忙碌碌地处理这些干扰你工作的邮件,却被认可是合理的。
这个现象与另外一种现象非常吻合。大家一定见过很多项目同时推进时,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形:有各种例会需要你参加,占用了你大量的时间,但是为什么还是要一直开会呢?
还是上面那个原因,因为这样是最简单的。很多人其实在自我的工作推进和时间管理上都存在问题,所以他们需要依靠这种例会的压力来做一些微小的推动。
但这个形式对于真正有任务推进能力的人来说,却是一种干扰。这种“最小阻力原则”的倾向,最终会影响他们真实价值的产出。
这种思维方式还有一个最大的害处,如果你总是用“最小阻力原则”行事,那么你就会看起来很忙。
你想啊,什么邮件都是及时回复,有会议就参加,没有会议就安排会议去参加。
你在开放式办公区域随时去和别人聊某个创意,你会显得特别繁忙。显得很忙,对于一些人而言是有吸引力的。
这种可视的忙碌,实际上代表了这种人没有更好的方法证明自身价值。
在卡尔•纽波特看来,这样肤浅的工作,实际上是没有办法与深度工作的成果相提并论的。
工业时代,忙碌代表着生产能力,但是这种理念已经过时了。知识工作并非生产线,从信息中提取价值的行为往往并不忙碌,也并非靠忙碌支撑。
所以,重点不是要显得自己很忙,而是要不断地问自己要创造什么样的价值。这才是根本的东西。
最后我们来概括一下本节的内容吧。打断注意力的危害被低估了,而且由于衡量深度工作价值以及忽略深度工作所造成的损失非常有难度,所以人们倾向于用肤浅工作来替代深度工作。
这种倾向性使得我们在工作中没有明确目标时,会选择表面忙碌来彰显自己的价值。这都是非常短视的行为。
但是,正是因为今天的商业环境还没有大范围提倡深度工作,所以我们对深度工作能力的刻意练习,对个人来讲,反而具有更高的价值。
(天秤座)
#有书君说#
实现财务自由,从学会理财开始” 
有书诚邀哈佛大学徐彬老师带来实用理财课
坚持学完,即可退还报名费
长按识别图片二维码,立即加入

魔云兽,有书智库领读达人。阅读推广人,资深编辑,公众号“玩学家”运营。如果您也想带领千万有书书友一起共读,不妨准备好您的文字作品,添加微信:youshulingdu,成为有书的拆书达人吧!
杨枪枪,有书签约主播。媒体人。每晚9点和你说晚安,用声音治愈每一个孤独患者。公众平台:小杨说事儿。微博:杨晨太沉。
点击“阅读原文”,完成日晚读签到回复“APP”,下载有书共读APP,找人聊聊这本书。随手点个赞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