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南京大学新记者<NJUXJZ>
作者:严嘉悦 田元 责编:孔德淇
哈尔滨气温已经降到零下
大连将在两星期后开始供暖
从北到南,还未好好欣赏的秋色
已被雾蒙蒙的初冬景象所取代
秋招进入尾声,
比天气更悲惨的是心都凉了
今天
我们聚焦秋招过程中最普通的你
讲述你的秋招故事
心态
凌晨一点多,七平米的小单间,陆婧在黑暗中盯着天花板,没来得及清洗的衣服堆放在折叠椅上。尽管身体叫嚣着困意,思维却越发清晰。网申笔试题,面试官犀利的提问,还有许多琐细的事情,走马灯般构成了今日份的焦虑小剧场。
陆婧/供图

没有窗户的房间,空气在初秋还是有点发闷。陆婧从床上爬起来,透过31层楼道的小窗户,俯瞰香港的街景。只见高楼密密麻麻,外墙的霓虹交辉闪烁,仿佛刚刚入夜。
陆婧从南大文学院毕业后,来到这座城市读研。一年的研究生学制,焦虑从入学起已渐成常态。刚来香港的整整一周,陌生的城市,全英文授课模式,就业的压力,让她没有睡过一个好觉,“我感觉自己好像患上了睡眠障碍,一到晚上就特别丧,睡前焦虑真挺严重的。”
面试现场

早在等待香港研究生offer的时候,她已参加过几家企业的春招,积累下不少经验。而想趁着年轻,去大城市见识一下,上海成了她离家最近的理想之地。
考虑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兴趣,在排除了金融、银行、地产后,陆婧把目光投向了曾经有过实习经历的互联网行业,“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有很多变化和挑战等待我去克服,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成长。”
在她看来,焦虑是毕业生的常态。为了缓解这种焦虑,陆婧还专门和以前大陆的三两好友建立了找工作的群,大家相互鼓励,分享经验。
成长
八月开始,顾程多半时间都坐在宿舍电脑前,参照应聘单位的要求,一遍遍修改网上下载的简历模版,背景音乐是室友电脑里传出的枪版电影配音。
顾程是企业管理的研三党,他和身边绝大多数同学一样,都在等待十月以后金融和银行类招聘机会。而某位室友早已借助实习经历,走社招渠道,进了全球知名的咨询公司。
秋招以来,大大小小的互联网公司,他投了将近四五十家,目前收到笔试通知的约有20家,其他大部分栽在了简历筛选的环节上,“大概是因为自己对这一领域的了解还很皮毛吧。”
顾程过去的实习经历和项目都与市场有关,但近来他的兴趣慢慢转向产品运营,开始大量接触相关方面的书籍。相比而言,他认为产品岗的可塑性更高,能够为以后的创业做准备。
大规模投递简历,迎来的是各种笔试、面试。今年9月结束乌镇一家公司面试后,他为了赶上当晚其他公司的线上笔试,在陌生的街道上疯狂地寻找网吧。好不容易踏进门,一摸口袋——发现身份证并不在身上,只好懊恼作罢。
线上笔试是脑力和心理的高强度考验,时间进度条快到的时候,就像高考要砸了一样慌张。“如果一天做两份笔试题,肯定会偏头痛。”有时候笔试结束了,顾程的紧张感也很难以消除,着魔一样继续算答案。他也了解到身边有人会把笔试题目直接投影在墙壁上,请同学帮忙作答。“没有声音只有画面,算是一个bug吧。只要开摄像头做题时,画面里只出现你一个人,就不会被公司发现。”
在论文deadline和找工作之间,顾程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后者。“看书,学习别人的经验,还加了一些产品经理的微信和招聘信息群,这些都是很好的提升渠道。”虽然仍然焦虑,这倒也让他看到了自己逐日的成长。
顾程说,如果产品方向的应聘进展不顺,自己也会做一些妥协,回到市场岗,再慢慢发展。
改变
在秋招来临之际,就读于西班牙语系的Iriss同样辗转难眠。今年五月,大三的生活即将结束,站在就业与读研的十字路口,她感觉有些迷茫,常常站在宿舍的阳台上,望着楼下来来往往的学生。“当时觉得所有的南大学生都比我厉害,自己一无是处,特别绝望。” 
但生活总是催促着人往前走,在身边的同学海投互联网企业,面对行业风口跃跃欲试的时候,她也莫名其妙成为了其中的一员。“当时选择互联网,相比于兴趣,更多是出于迷茫吧,害怕自己没有好好规划,就会错过好的机会,甚至一错再错。”
去年六月份找实习,很多公司对面试者的实习经历都提出了严苛要求,这完全引燃了Iriss找工作的焦虑。小语种专业选择面的狭窄,促使她开始频繁地向销售岗位投简历。而究其原因,只不过是销售岗位似乎不那么看重专业性。
暑假期间,她获得了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实习机会。但随着自己的慢慢深入,她却发现自己已不再艳羡高强度、富有挑战性的工作状态,“强迫自己做不喜欢的事情,真的挺痛苦的。” 
招聘宣讲会
不久后,各种各样的宣讲会纷纷袭来,宣讲会挤满了黑压压的人群,每个人都西装革履,疲惫地强打精神。直到后来,再多的宣讲会似乎也激不起她找工作的激情,与“互联网”挂钩的词语似乎也只剩下了“待遇优厚”。
显然,高薪水与幸福感并没有在她心里确立起正相关关系。相比于探讨ofo和摩拜合并的经济营销问题,Iriss感觉自己还是更加在意一些社会问题。后来,她做出了让身边人瞠目的决定:放弃去企业,加入NGO。
目前,Iriss正在一家基金会实习,同时准备NGO一年一度的春招,“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接下来,我会尝试加入基金会的核心项目,去体验更多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执念
“我现在放弃了其他的offer,专心等待10月中旬南京A公司的面试通知。那是我一直想去的公司。” 
金京就读于建筑老八校之一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专业方向是建筑材料。9月份以来,研三的他也投入了秋招大军,开始通过学校就业中心的网站寻找宣讲会信息,投递简历。由于学校的特殊性,来举办招聘会的企业往往与建筑相关。
“一般简历关都能过,但建筑材料划分的种类有很多,专业相关度要求也比较高,通常需要面试几次才能知道与自己专业相匹配的工作是什么。”海投简历似乎是大多数身处秋招季的毕业生会做的事情,金京开始的时候也是这样,甚至差点被高福利的培训机构“招安”。
“通过培训机构的面试以后,公司让我录制一个讲课视频。但转念想到要放弃自己学了七年的专业,去做不是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我还是放弃了。”他也收到了专业对口的国企分公司的offer,但最终还是放不下对A公司的执念。研二的时候,他就以A公司为目标,简历上的每一笔都是为此做的努力。
谈及自己相对顺利的秋招经历,金京说:“工科的招聘挺直接的,专业对口录用率会比较高。不分专业海投则比较容易碰壁。”
*文中的采访对象均为化名
记不得在哪里看过这样一句话:
成长就是慢慢发现自己平凡的过程。
小时候我们都认为自己可以拯救世界
到后来才发现,我们都是那么卑微。
在学校我们只要学习好就能收获掌声与鲜花
就算做不好工作也能听到“尽力就好”的鼓励。
当我们满怀期待走向社会的时候,
却发现,
这里没有打闹的同学和亲爱的老师
只有堆积如山的文件和可怜到房租都付不起的工资。
其实,这就现实。
秋招马上就要结束了,我们站在新世界的门口
终于发现自己只是芸芸众生里最普通的一个。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别不是智商或财富,而是思考问题的层次。关注公众号理想岛(ID:lixiangdao002),提升认知维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