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乘车经过达拉斯埃尔姆大街时遭枪击身亡。许多民调显示,大部分美国人认为肯尼迪刺杀案的嫌疑人不止奥斯瓦尔德一人,事件背后有阴谋。而有关肯尼迪遇刺的阴谋论说法也五花八门,被怀疑的对象包括中情局、美国总统约翰逊、苏联克格勃、美国黑手党等。现在,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宣布,他将允许美国国家档案馆在10月26日公开与前总统约翰·F·肯尼迪遇刺案有关的最后一批机密档案。这批档案由6000多份文件组成,长达数万页,其中3000多份从未公诸于众。《政治杂志》作者菲利普·谢农曾写过一本以肯尼迪遇刺为题材的书。在他看来,尽管这批档案不大可能产生轰动效应,但将解开一些谜团,比如凶手李·哈维·奥斯瓦尔德是如何在墨西哥城搭上苏联和古巴间谍的。
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遇刺之前被拍摄的照片
肯尼迪遇刺后,一些文人也感到很悲伤。奥登写了一首《悼肯尼迪》,斯特拉文斯基做了配乐。罗伯特·洛威尔说他哭了一下午。英国历史学家西蒙·沙玛说,肯尼迪遇刺之所以令人感到痛惜是因为“关于他的一切都经过了精心计算,以便给人形成这样的印象:权力的重量之下的漫不经心和轻松自在,在科德角戏水,在总统办公室嬉戏的女儿,好色之徒的滑稽风趣。至于他身体遭受的剧痛,艾迪森氏症、结肠炎,外界一无所知。当美国人看到肯尼迪时,他们看到的是烟斗、花呢衣服、白兰地酒杯、马克杯。所以当他遇刺时,美国人才如此动情,他们为自己眼中一个愉快的心智被抢走而感到愤怒”。
《肯尼迪的最后一百天》一书作者瑟斯顿·克拉克说:“2008年肯尼迪的幕僚长索伦森的回忆录出版,2011年杰奎琳·肯尼迪的口述史出版。但肯尼迪仍是美国历届总统中最复杂、最遮遮掩掩、最难以捉摸、最神秘的一位。”肯尼迪的幕僚长和演讲稿撰写人特德·索伦森说:“许多人看见了他的生活、工作、思想的不同部分,但没人看见过全部。”他的一位内阁成员称他为一个非常内向的人,许多东西都藏在心里。杰奎琳·肯尼迪说:“显露自己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肯尼迪根本不想显露他自己。”肯尼迪向传记作者提出了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他极力分隔他的朋友和家人,导致这些人关于他的回忆有时相互矛盾。他跟幕僚长索伦森最为亲近,但肯尼迪从未邀请索伦森出席白宫的私人宴会,而《华盛顿邮报》的本·布拉德利是这类宴会的常客。但布拉德利说他对肯尼迪的风流韵事一无所知,而深受肯尼迪信任的秘书伊夫林·林肯知道他跟女性的交往。
瑟斯顿·克拉克《肯尼迪的最后一百天》
朱迪斯·坎贝尔·埃克斯纳是肯尼迪的情妇、歌手辛纳屈的女友,也是芝加哥黑帮大佬萨姆·詹卡纳的情妇,这都是几年间的事。画家玛丽·平肖·迈耶也是肯尼迪的情妇之一。她是中情局一位高官的前妻、哈佛大学迷幻药研究者蒂莫西·利里的熟人,1964年在华盛顿遭谋杀。《纽约客》的戈普尼克说,肯尼迪的这两个情妇说明:“看起来遥不可及的圈子其实很密切。美国的等级制度并不稳固,住阁楼的小混混和住豪宅的领袖有着密切的关联。多重身份的男男女女把这些圈子连接了起来,肯尼迪本人就是这样的一个多重身份的人,他既是慎重的、实用主义的政治家,又是轻率的性冒险家,跟他上过床的有黑帮老大的情妇、玛丽莲,甚至可能还有东德间谍。”
普利策奖得主玛格丽特·科伊特说,1953年肯尼迪曾经勾引过她。令科伊特感到特别惊讶的是,肯尼迪能够毫不费力地从知性转向肉欲,正谈论书籍和思想,接着就会用手去碰她,就像一个14岁的高中球员,接着又表现得像是一个年长的政客。
肯尼迪
肯尼迪遇刺后凶手很快就被抓获。但50年来关于此次事件的阴谋论一直层出不穷,比如有人认为,这其实是中情局干的。在鹰派看来,古巴导弹危机表明肯尼迪采取的是绥靖政策。肯尼迪拒绝了将军和司令们轰炸古巴的一致建议,他通过满足苏联的要求——从土耳其撤出导弹——而解决了危机。因此有些将军对肯尼迪制止了他们而感到愤怒。政府内部有人决定杀掉肯尼迪具有一定的可信性。肯尼迪家族的御用历史学家施莱辛格说,肯尼迪兄弟认为他们受到了军方和中情局的敌视。情报机构认为他们是联邦的守卫者,比走马灯的当选官员对国家更忠诚,他们有理由为了国家安全而采取一切措施。索伦森在回忆录中说,1977年卡特提名他担任中情局局长时,该局的官员们极力加以阻挠,可能是因为他们不想让索伦森看到肯尼迪身亡的证据。但肯尼迪真的会反对战争吗?肯尼迪确实是一个真正的战争英雄,他真的憎恨战争。但个人的好恶虽然很强烈,政治的逻辑更强大。
英国历史学家西蒙·沙玛写道:“肯尼迪真的很伟大吗?民意调查显示,肯尼迪的声誉落在里根和克林顿之后。美国高中历史教科书开始修正对肯尼迪的评价。教材说,肯尼迪的演讲也许很理想主义,但其实他是一个冷冰冰的实用主义者,在考虑用联邦权力推进和实施黑人民权时一直在计算他政治上的胜算。这中间,有的说法是对的,有的是修正主义。在攻击他魅力的细枝末节时,我们将错过他不寻常的特质——他聆听相互矛盾的建议的能力、坚决地采取行动的能力。”
(本文原刊发于《三联生活周刊》2013年第47期,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点击以下封面图
一键下单「美国之惑:特朗普时代开启」
点击阅读原文,今日生活市集,发现更多好物。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