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有灵感的时候,我们就会工作得很起劲。一旦感觉到自身才华得到了充分发挥,我们就会充满使命感,因为我们正在做着自己注定要做的事。
但是,灵感有时候会突然灰飞烟灭。 或许是你老板的一句批评让你变得泄气,又或者你对某个任务完全不感到兴奋。灵感是昙花一现的,一旦失去了,不但令人非常懊恼,而且很难找回来。很多时候,就算你有幸找到了一份你非常热爱的工作,你还是有可能很长一段时间感到毫无动力,必须耗费好多精力才能对工作感到兴奋。
我曾经指导过许多陷入这种混局的高管,他们经常不太了解自己为什么缺乏灵感:是因为公司,还是因为某种特定处境,还是自己所导致的呢?
心理学家托德·思拉什(Todd Thrash)和安德鲁·伊莱特(Andrew Elliot)研究灵感已经有数十年。他们说,当我们获得灵感的时候,有三种变化会发生:我们会看见新的可能性;我们会更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我们会变得更有精力、更有动力。幸好,灵感不是一种固定的思绪状态,而是一个可以培养的过程。虽然我们不能强迫自己找到灵感,但是我们可以营造一个有利于找到灵感的环境。 以下这些方法,对我的客户来说很管用:
不要等到心情好时才行动
当你缺乏灵感的时候,你可能会觉得思绪好像被卡住似的,这其实很正常。但是,如果不采取行动,反而会更让你得不到灵感。灵感不会在我们坐在办公桌前回复电子邮件时突然降临。不要等到灵光乍现时才进行改变。根据认知行为理论,我们的行为会影响自己的思维和情绪;做不同的事情,就会使我们感受到不同的情绪。
一味等待行动时机,只会让情况维持不变。你要知道的是,不管你怎么做,也都能够开辟新的可能性,还能揭示出一些你还未预料得到的情绪。记住,通常情况下,你比自己想象中更有能力去控制自己的工作环境。
养成找灵感的习惯
你一旦精通了自己的领域,很可能就会自然而然地脱离学习模式。但是,研究人员发现,人一旦把自己认定为专家,思维就会变得更狭窄。这种现象叫做“获得性思想僵化”(earned dogmatism)。我们要接触新的体验和信息,才能触发新的见解,这样我们才最有可能获得灵感,并且保持启发状态。
收集灵感有好多方法:上课、看书、参加专业聚会、旅行。最好的做法,就是选一个适合你的活动,然后对你的日常工作进行调整,把这些活动融入在其中。比如,你可以每六个月旅行一次,或者每个周五早上拨出几个小时阅读文章和书籍,或者给自己下个目标,每个季度认识三个与你同一领域的人。
据悉,比尔·盖茨(Bill Gates)每年都会为自己安排两次”思考周“:他会一整周不上班,在别处进行阅读,并写下自己的新想法。当然,大多数职场人士不可能这么做,但是每周拨出一点时间进行一些能够扩大视角的活动,哪怕是短短的几个小时,也能帮助你保持参与并维持兴趣。
交一些新朋友
与我们交往的人会影响我们的精力和心情,而且往往也会加强我们的既有信念。也因为这样,我们很有可能周复一周地跟同一群人讨论相似的话题。
所以,你要去认识一些新的人。你要努力去找一些与你从事不同工作的人,把他们当作思想上的伙伴和导师。榜样之所以能带来灵感,是因为我们能够间接地通过他们的经验来学习。与这些人交往,能够帮助我们激发新的想法,一窥未来。
你的榜样应该是资历比你长几年、地位比你高几个阶层的人。有了这样的榜样,你就能用另一种方式看待你的处境,并为自己找出更多可能性。想想看,哪些人拥有你所欣赏的品质呢?这些人并不需要完美,只需要具备其中几个品质就可以了。你不需要正式地与你的榜样建立关系,因为你完全可以从远距离观察他们、向他们学习,而他们甚至都不需要知道自己就是你的榜样。
缩小选择范围
有些时候,我们之所以缺乏动力,是因为我们不知道如何是好:我们是应该继续这份工作、找新工作、尝试新事业、换个部门、还是要求晋升呢?正如心理学教授巴里·施瓦茨(Barry Schwartz)在《选择的悖论》(The Paradox of Choice)一书中所讨论的那样,拥有了太多选择,反而会使自己陷入瘫痪。很多时候,太多选择会让我们招架不住,使得我们什么都做不到。
只要把选择范围缩小,行动起来就会变得更容易,这样我们就会觉得更有动力。我们总是想要知道自己已经有了计划,并且努力向着目标冲刺。要是觉得脑筋转不过来,你可以试试先把所有选择写下来,再依序选出其中三个最让你感到兴奋的选择;选完之后,你就要安排时间,为你的首选目标努力。
这些活动不是只在你陷入低潮的时候才适用的。就算你灵感满满,你也要继续进行这样的活动,这样你才能保持灵感不断。
感,不一定是个难以寻获的东西。你绝对有能力增加自己获得新见解和新想法的机会。杰克·伦敦(Jack London)曾经说过:“不要通过偷懒来追求灵感;你要拿着一条木棒,立刻出发去追捕它,就算找不到灵感,你还是会获得一些与灵感极为相似的东西。
克里丝蒂·海吉斯(Kristi Hedges)/文
克里丝蒂·海吉斯是一名高级领导力教练。
译言网网友搬那度/译    周强/编校
《哈佛商业评论·自管理》
编辑|周强[email protected]
公众号ID:hbrchinese
长按二维码,订阅属于你的“卓越密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