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你们有没有试过在异国他乡的旅途中,又冷又饿、又累又懵,茫然四顾的突然特别想吃一种食物的感觉?我最近在印度洋上的一个海岛的深山里,就这样,突然的,猛烈的,好想吃——麦当劳。
我想这就是当代商业的最高胜利!
凭这,今年这部讲麦当劳“创始人”故事的《大创业家》就值得一看!
电影《大创业家》海报
我喜欢影片的开头:一个看起来霸气自信的半秃顶后中年男人大特写,貌似诚恳又有点奸猾的絮絮叨叨讲着“鸡生蛋蛋生鸡“、“你提高供给,需求就跟上””的成功秘诀和生意经。
然而镜头一转,他只是一个马上就被拒绝的公路推销员,开着一辆老式汽车在美国公路上四处穿梭,试图向每一个加油站餐厅、小镇快餐店销售一种不怎么畅销的奶昔搅拌机。白天汗流浃背,屡屡被拒;晚上在酒店里给自己反复播放一张励志演讲的唱片,说着成功的秘诀,就跟现在的人回家猛看心灵鸡汤微信号一个样。
(说起来我倒是挺惊讶那时候就开始流行成功学和心灵鸡汤的,而且还是唱片版本的,比现在的鸡汤书和公众号相比毫不逊色啊。看来爱灌鸡汤不是我们这代中国人独有的毛病。)
就在一个同样被人拒之门外的日子,Ray收到一个加州餐馆的订单要订购6台那种平时一台都卖不动的五头奶昔搅拌机。Ray第一反应是没有哪个餐馆需要同时搅拌30杯奶昔,于是电话过去确认,结果对方反而说可能需要8台。这个异常大单引领Ray来到了这家快餐店,只卖汉堡、薯条和可乐,但是生意兴隆得惊人,店名叫做McDonald……
是的,这个看起来有点丧且一点都不帅的中老年男人就是主角,Ray(雷·克洛克)。当代麦当劳公司的“创始人”。
然而比其它创业故事更戏剧化的地方在于,他并不是McDonald先生,姓McDonald且拥有最初的McDonald汉堡店的是一对兄弟Mac和Dick。说实在的吃了这么多年,我也是第一次知道,原来如此。
实际上,是Mac和Dick兄弟俩在各种生意经营中一步一步发现当时流行的典型BBQ快餐店的问题,并自创了一套解决之道,包括精简专注汉堡的菜单,自助取餐的服务模式,以及最重要的全自动化流水式的后厨生产线和配套的人员操作方式,从品质到服务全部标准化的新型餐饮运营就此诞生。
他们甚至设计了最著名的麦当劳金色拱形标志!
Ray遇到这对兄弟的时候,他们的McDonald汉堡店已经大获成功,甚至开起了加盟店。Ray被这套全新的操作模式迷住了,或者说被一个潜在的巨大商机迷住了,于是决定无论如何都要参与到这个事业中。
为此,他先是展现了推销员的本能,拿出传教一样的理念说服了不愿意开更多加盟店的Mac和Dick兄弟俩。然后又发扬投机家的精神,背着妻子抵押了自己的房子。终于与兄弟俩签下合同合作开始运营全国McDonald加盟店的巨大生意。
这就是一个传奇的开始。
但是在热血的创业阶段之后,就是一个企业成长过程中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了。我又一次惊讶于这个看似每天都在巨变的世界,原来很多东西五十年都没有变过。Ray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大概可以写一整套不同主题的商业案例集,顺便再出一套商业经营教科书,加上一部商战小说畅销书。如果基于这部电影来写各种“教你如何解决企业的…问题”、“创业成功的秘诀原来是…”系列的公众号文章,我保守估计也能写一个季度的量。
比如Ray在初期对加盟者的选择错误,让一些没有强烈意愿的退休富人来加盟,结果他们只管投资不管管理,店铺开得乱七八糟,完全失去麦当劳的特点和优势。对于商业合作伙伴的选择和分析课可以讲三周。
后来他调整了策略,找到了合适的加盟人群,迅速扩张中又碰到了运营资金不足的问题,然后有财务专家来指出他应该调整策略,于是开展了地产业务,由简单的餐厅加盟管理商扩展到成了全国地产商。这里面的盈利模式和财务管理技术也够分析一个月。
而在他的麦当劳帝国日益成型时,最后的一道墙却是整套餐厅模式初始的创造人Mac和Dick兄弟俩。于是最后一战就是Ray与兄弟俩的决裂和对决。
在Ray终于连哄带骗,连吓带唬的以270万美元收购了整个McDonald公司包括商标后,McDonald兄弟被逐出了McDonald,一个新帝国诞生了!
当然其中还有一个“小小的”1%的收益权争议,Ray是连哄带骗的绕过去了,至今兄弟俩也没有拿到,也大概是整个收购史上最大的悬(黑)案(幕)。
换句话说,这就是一个职业经理人,如何成功收购老板的公司并把老板彻底踢出局的故事。
这样一个独一无二额传奇商业故事,2个小时的电影完全撑得满,甚至有些地方还不得轻描淡写了。比如Ray如何与支持他许久的第一任妻子离婚,而娶了他某一个加盟伙伴的妻子。但是相对的就可以把火力全部集中于麦当劳公司的创建和发展。
有时候会觉得电影主角既是Ray,也是麦当劳。从这个角度上看,这片子真的太适合所有商学院拿来做案例影片了。
电影前半段还是颇有点热血的。尤其是Mac和Dick兄弟俩介绍他们运营模式的创建故事,还有Ray 说服他俩的那个桥段。
一对兄弟一手一脚设计和建造,克服各种困难,决心要做自己想做的最好的餐厅;一个小小推销员却想要把一个快餐店做成遍布各地的,堪比教堂的美国家庭精神的代表,算是美国梦登峰造极的模式了。
其中对于Mac和Dick兄弟那段创业的介绍,带一点点老式记录片的味道,特别是设计流水线式的新厨房和操作模式哪段,叙事充满趣味性和乐观的精神,可是说是全片拍的最轻快的段落。
但除此之外,这部电影从头到尾一直若隐若现着一种沉稳到几乎低沉的情绪。
从开头Ray就是一个彻底的loser,在偶然发现这个机会之后几乎是倾其所有的投注于这个事业。可是在事业不断壮大的过程中,配乐也好,场景光线也好,还有人物特写中的表情,并没有那种昂扬的激情、必胜的信念,却总让人有一种不确定感。即便是明知道最后企业的巨大成功,在影片中仍然会缺乏那种绝对光明的信心。
我不知道这种不确定感是不是导演刻意营造的,或者一定程度上是一种藏得很深的质疑——对于Ray所追求的疯狂的扩张,以及半抢半骗的方式从真正的创始人手中夺取麦当劳公司。
这是了不起的成就,但是否是“正确”的事情?从编剧到导演好似都没有站队。
所以Ray没有被塑造成为一个传统的美国英雄,但也不是一个彻底的无耻之徒。
包括这个片名“Founder”,也就是创始人的意思,然而Ray到底能不能算是不是麦当劳的创始人呢?Mac和Dick兄弟又如何呢?到底Fonder指的是谁?
细想之下,这个片名也是颇有深意。
这种难以界定,你可以说是挖掘不深刻或者真像揭露得不痛不痒,我倒觉得可能是种尽量客观中立的表现。
这种感情克制、叙事中心的电影模式,我个人是喜欢的,它给观众更多情感选择,你可以敬仰他为职业经理人的巅峰,也可以鄙视他为巧取豪夺的小人。但是无论如何,你肯定吃过或者还将继续吃你家门口那家麦当劳。

顺便一说,看完这个电影,我想大概可以理解美国人民为什么会选特朗普当总统了,总觉得Ray跟他哪里谜之相似。虽然我不喜欢特朗普,但是从这部电影看,就算没有奥斯卡,迈克尔·基顿也绝对是当前最好的男演员之一!

作者:罗贝卡卡
美编:韭子
图片来自网络
人|故事|經歷|青年態度
北美新媒体平台
N E B U L A R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