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仅从字面意思上去理解,服饰这个词也是由服装饰品两部分共同构成的,并且彼此间存在着不能割裂的文化内涵。因此,若想将所谓的民族服饰穿出味道来,就必须在深谙文化积淀的前提下,熟悉服饰间的搭配之道。
否则就好比拿馄饨配白粥来做早餐,或者一本正经的用刀叉去吃披萨,虽然没什么不妥,可在内行人看起来总归还是不入流的。于是,在说罢清代满洲女性的“穿戴经”后,还是有必要再提几句关于各色饰品。
满族的先世长期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严寒的天气和狩猎生活使得清代满洲人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服饰特征。就女性而言服饰更加崇尚自然美,若以一言而蔽之,即“金头天足”
从“两把头”到“大拉翅”

满洲女性在关外时无论身份高低、贫富贵贱,均习惯于将头发集于头顶盘成圆髻,“小高粱头”,上世纪末这种发饰在东北的农村仍可见到,是一种典型的“旗人发饰”
扁方
入关后,贵族妇女又开始流行其梳“两把头”《旧京琐记》称:“旗下妇装,梳发为平髻,曰一字头,又曰两把头。”即将头发自头顶分为左右两绺,各自梳成平髻,两个平髻之间横插一只扁方,余下的头发再合成一绺缠绕在扁方下面加以固定。
一般情况下“两把头”上只戴鲜花不佩首饰,乾隆年间的朝鲜使臣朴趾源在《热河日记》中曾经提到,满洲女性“年近七旬,满头插花”,即便已经头发稀疏“脑边小结绾得一寸犹盛饰各样花朵”。这既是满洲人质朴性格的流露,也体现着满洲女性对自然美的崇尚和追求。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繁荣,满洲女性的发饰的重点逐渐向装饰性倾斜。为了能够使“两把头”撑得起较重的首饰,一种类似于发架的辅助性梳头工具应运而生。
梳头时,先固定头座,再放上发架,把头发分成左右两把交叉绾在发架上,中间横插扁方,然后用针把发稍和碎发固定牢,后面的、耳边的垂发梳成扁平状,末端用发带束起,微微上翘,形似燕尾。改良后的两把头前面可以插戴首饰鲜花,侧面可以垂流苏,是一种既美观又实用的发型。
清代中晚期的两把头
咸丰以降,起支撑作用的发架不断增高,燕尾也不断扩大,很快演变成另外一种熟知的发式——“大拉翅”
《清宫词》有诗曰:“凤髻盘出两道齐,珠光钗影护蝤蛴。城中何止高于尺,叉子平分燕尾底。”准确来讲,大拉翅是一种扁型的冠,下部用铜丝缠绕成一个类似于帽子的骨架,缠有黑色丝线,上部为黑色绸缎制成的扇翅,上缀各种花卉及珠宝首饰,左右垂有线穗,一两不一。
大拉翅与两把头相比,装饰性强取戴也更加方便,据说这种可以遮掩发质不足的发饰正是由年老发疏的慈禧皇太后所独创,大约也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吧。
晚晴的大拉翅
无论是改良后的两把头还是清末的大拉翅,这种头上插金戴玉的习惯,与脚下穿高底鞋相呼应,走起路来上身直立挺胸收腹,似有节奏,头节、脖梗不能左右摇晃摆动的姿势,不但成为清代妇女行动举止的典范,也是清代满洲妇女“金头天足”的典型形象。
寸子鞋
大约是受长期狩猎生产方式的影响,满洲女性在家庭生活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男人或上山打猎下水捕鱼,或提刀上马征战厮杀,总是需要长期在外,女人便不得不承担起繁重的家庭责任,生儿育女、养家糊口自不待言,更要负责打点家族内的一些事务。这种真正意义上的男主外、女主内格局渐渐培养了满洲女性吃苦耐劳、泼辣能干的性格和务实质朴的生活态度。
清代的满洲女性没有缠足的陋习,健康的“大脚”更适合穿着“寸子”稳步行走。“寸子鞋”是最具特色的满洲服饰之一,这种鞋的鞋底中央镶嵌着木质的厚底,一般高3-6CM,高一点的可以达到12-15CM
根据跟型的不同,又有“花盆底”和“马蹄底”之分,“花盆底”的鞋跟上宽下窄,呈梯形,“马蹄底”两头宽中间细,底部类似U型的马蹄。这种“高跟鞋”的产生应该还是与东北的气候环境有关,一来是在雪地或泥泞处行走时可以避免鞋面受到污损,二来在穿行于草窠山地时可以免于被蛇虫所伤。
花盆底的寸子鞋
马蹄底的寸子鞋(亲测经历:寸子鞋比想象中的稳,不过会使人刻意端起来,不敢乱动)
不能忽视的细节
当然,清代满洲女性的特色配饰除了发型和鞋之外还有很多,诸如钿子、凤冠、领约、霞帔等等,它们同时也是封建等级制度的一部分。我们姑且先将这些带有仪式感的官方配饰搁置一边,讲几个比较具有普遍意义的配饰细节。
一耳三钳
 满洲女性佩戴耳环的习惯由来已久,大约与萨满教有一定的渊源。努尔哈赤时代曾出使建州的朝鲜使臣李民寏在《建州闻见录》中记称:“建州卫女人耳挂八、九环,鼻左傍亦挂一小环。”这一说法虽未见实物来加以证实,但光绪朝《大婚典礼红档》中确实有皇后“耳饰左右各三,每具金龙衔东珠各二”的明确记载,据信乾隆皇帝也曾在阅选秀女时有过对满洲女性“一耳三钳”习俗重要性的强调:“旗妇一耳带三钳,原系满洲旧风,断不可已饰,联选包衣佐领之秀女,皆带一坠子,相沿至于一耳一钳,则竟非满洲矣,立即禁止。”
一耳三钳
领子 
从中国服饰史的角度去考量,清代以前的中原服饰中均未出现过真正意义上的领子。清代的领子也叫领衣,最早是独立存在的,一般在袍服里面配合礼服穿用,春秋季节用浅湖色缎,冬季用绒或皮,前为对襟,用钮扣系之,又因形似牛舌,故俗称“牛舌头”。
清末同光年间(注:同治和光绪年间),与衣服合为一体的立领才开始应用在坎肩、马褂等不同的服装上,其中女式服装的领子除了圆领、狭窄的立领外,还出现了高可及耳垂的“元宝领”,更显别致美观。
清末的元宝领女式琵琶襟马褂
围巾 
清代满洲女性所佩戴的围巾,是系在脖领上的丝带,宽约2寸,长约3尺,从脖子后面向前围绕,右面的一端搭在胸前,左面的一端掩到衣服的捻襟里面,以素雅的白色居多,也有明快的淡粉色、淡黄色、淡紫色等等。不但美观大方,还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暖作用。
荷包 
荷包在满语中读作fadu(音译为法都),本是指在游猎过程中随身携带的干粮袋,本为兽皮缝制的小皮囊,囊口用皮条抽紧。随着生活的日益安逸,法都也经历了由实用到美观、由皮制到绸缎制的变化过程,形状样式也渐渐丰富起来。
有清一代,满洲人无论尊卑贵贱、男女老少都喜欢佩戴法都,男子一般将之挂在腰带两侧,女子则挂在大襟嘴儿上或袍服领襟间的第一个纽扣上,年岁稍长的老人也有在腋下与巾子挂在一起的,方便随身携带一些小巧琐碎的生活日用品。
同治朝《玫贵妃春贵人行乐图》
相关阅读推荐

那些给娘娘们乱穿搭的道具师,是不是该领盒饭了?!

他们的帽子怎么总是戴错?!清宫剧找茬技能点+1

八旗之中哪个旗的地位最高?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