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梁虚宴
简介:伪知识分子,文学爱好者,严肃艺术家。一年看200本书,300部电影。微信公众号:虚无盛宴(too-brief-a-treat)。
我们常常会听到“中产阶级”这个词。
一提到“阶级”,我们就会明白,那是指特定的一群人。这一个群体有自己的特征,令之别于其他群体。
而细想一下,当我们谈到兴趣爱好的时候,我们会谈到“阶级”吗?我们平时会说“足球阶级”,“篮球阶级”,或者“集邮阶级”,“旅游阶级”吗?(或许真的会有“高尔夫球阶级”)
看书阅读,对于大多数非专门研究这个领域的人来说,就是兴趣爱好的其中一种。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手捧一本书来看,会被说“装”,甚至被当成异类;而有些看书的人,会觉得自己与众不同,甚至高人一等。
毫无疑问,“阅读阶级”已然形成。
记得今年年初高中同学聚会,我提早到了,就在商场新开的一家书店逛了一下。正巧看到赫尔曼·黑塞的《玻璃球游戏》,当时我刚刚读完他的《在轮下》《悉达多》和《德米安》,所以马上就买了。
因为当时背着一个斜跨小帆布包,书塞不下,就拿在手里了。谁知道同学一见面,说起话来就不那么好听了。
“哎哟,出来聚个会都要带本书,真是知识分子呀。”
“让我看看是什么书——这是谁呀?这本书讲什么?好看不?”
“看那么多书有用吗?”
有很多问题,我都不知道怎么去回答。通常只能尴尬地笑笑。
也是那一段时间,刚上了大学,我经历了一段非常自满的时期。那时候觉得,自己看的书比其他人都要多,和别人都谈不来,看不起看综艺和聊八卦的人。
之前在社团认识一位学姐,她的阅读量惊人。我能够说出口的作家,她全部都认识。除此之外,对于她新发现的喜欢的作家,她能够用令我惊讶的速度看完那位作家的全集。看书之多,看书速度之快,每每都令我瞠目结舌。
她的出现,让我深感自己阅读量之少。但同时,她那极度膨胀的自我优越感,也蒙蔽了我的双眼。她看不起很多人,经常对别人的行为贴上“愚蠢”的标签。因为对她的盲目崇拜,我也步之后尘,用十分挑剔的目光去看待身边的人和事。
但随后,学校一位老教授的出现改变了我的看法。
他的学问之高,令我每次上他的课都觉得overwhelmed。他不会告诉你他在哪一所有名的大学学习,他也从不炫耀他读过多少书,研究过多少领域。但是与他探讨问题时,他能够轻而易举地旁征博引。古往今来,各个领域,他不仅能够准确记得那些学者和书的名字,还能够联系时代和各种理论,详细介绍他们的研究和故事的中心。而跟我们这些小菜鸟讨论问题的时候,他每次都会十分耐心地倾听。
我不知道他年轻的时候,是否也会曾有过一段时间的骄傲自满。但我知道的是,这一种心态绝对是我前进道路上的一堵高墙,也是我必须推倒的一堵墙。

现在的“阅读阶级”,是外面的人想沾光却不曾想真正融入;里面的人呆在里面久了,则容易自欺欺人、固步自封。
逛书店的时候,时常会看到有一些女孩子(还真没有看过男生这样做),会随手从书架抽出一本书,摆出各种“专心阅读、岁月静好”的pose,然后招呼同伴给自己拍照。拍完照,把那书往书架上方的空隙随便一放,两个头就挤在一个小屏幕面前,开始谈论照片要怎么修。
她们明白“爱看书的女孩”会给自己的魅力加分。国外一名为eHarmony的约会网站调查发现,如果你在个人爱好一栏里面写上“阅读”,会让你吸引更多的异性。
所以只是为了能够在微信朋友圈或微博等社交媒体上假装自己“爱读书”,又有什么意义呢?与他人真正接触之后,是否看书一开口说话便见分晓。
分享式社交媒体在这方面对人的绑架,可见一斑。为了在在社交媒体上塑造一个美好形象,不惜特地跑到书店,只为拍几张照片。
而在这“阅读阶级”里面的人,却容易自以为是。
就像我上文提到的那一位学姐,其实我们未曾能够就一个作家的一部作品进行深入的探讨。就算是我们能够对某个作家的文风产生共鸣,得出的却多是总结性的评论,十分空泛。
就好像前一段时间微博上很火的一位老师,号称一年读了1000本书。这真是我看过最功利的行为之一了。
反观我自己,之前也是陷入了这种自满情绪当中。虽然读过不少的书,却没能很好的对它们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以至于很多书,看过便看过了,浮光掠影,当真是“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不管你是“阅读阶级”里面的人,还是站在外面向里面观望的看客,最好还是要避免神化“阅读”这一行为。
阅读是充实生命的其中一种方式,而每个人体验人生的方式都不尽相同,仅此而已罢了。
放开自己,不要自视甚高;也放开别人,不要贴标签。
你会看到更多。
-END-
后台回复下列关键词查看文章合集
内向|说话|舒适区|清单|自律
Excel|情商|影单|书单|读书|TED
持续增加中…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