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脑洞历史观(naodonghistory)

今天我们跟大家聊聊自然灾难,中国这么大,各种地理环境都有,以省而言,省又很大,所以自然有一些天灾。那有没有什么天灾都没有的省呢?

我们先来过一下。
北京,这个地方原本是极好的,风水大城,但是人一多就麻烦,缺水,而且现在又有沙尘暴。没成首都的北京,可能是不会有自然灾难的。人一多就难说了,这算是城市命吧。
上海,有台风的,好在台风不大。
天津,水灾多的地方,而且又靠着地震带。
重庆,这个地方时有洪灾,好在地势不高,影响不大。
那接下来,就是黄河流域淮河流域的那些省了,比如山东河北河南安徽等地,这个地方大家都知道了,会有洪灾,旱灾。尤其是河南。河南可以说灾害极多,比如洪水,以前经常有黄河决口的事情。花园口事件,就是战争加自然灾难一起来。此外,黄河还有旱灾。
发大水时是洪灾。洪水一退就是旱灾。当然,黄河洪水给河南带来了灾害,但同时也带来了可供耕种的土地,这又使得河南在太平时间,人口增长很快,过快的人口增长又会在下一次灾难来临时危机加重。
近来,随着黄河流域降水的减少,黄河治理工作的进步,黄河几乎不发洪水了,但旱灾还是有的。此外,黄河还有地震,还有蝗灾。可以说,这块土地就是与天斗,与地斗中国的缩影。
而在徐州附近的淮海地区,向来是黄泛区,这也是中国历史上造反人出得最多的地区。而河北除了有洪灾之外,危害大的还有地震。
同是中部的湖北,几乎每到讯期,心里就要紧张一会。
西边的山西是个好地方,历史上没战乱,也没有洪灾,但有一点,有时会有旱灾。1920年,北方大旱灾,山西就是重灾区之一。
西边的甘肃,同样有旱灾,西藏、青海、宁夏在地震带上,还有雪灾,新疆是个好地方,但很多地方是沙漠。陕西云南贵州四川广西这一块,一是有地震,二是有泥石流。另外,广西有了出海口之后,台风也是常客。
说完西边的再说沿海的,广东香港澳门这里,是受台风影响最大,浙江福建同样受台风影响,浙江的台州,就是因为台风多,所以叫台州。受台风影响最大的当然是台湾省,直面台风,所以台湾省的同胞开玩笑说要征收防台风费,不然的话,台风来了,他们就钻到水下去,台风过了再冒出来。
顺便说一下,美国正要迎来超级台风:
德州人民的方法是一起朝台风开枪,把它吓走。
说回中国,江苏也是台风厉害,苏北地区又受洪水的影响。
东三省是个好地方,偶尔有点小地震,主要是周边环境不好,前些天,还小震了一下,结果发现是邻居在放大鞭炮。内蒙古最大的困扰一是旱灾,另外就是沙尘暴吧。
那有没有自然灾害比较少的呢?
有的,这个省有两个,是邻居,一个是湖南一个是江西。
前面我们聊过,中国有一个三千年没变地盘的省。其实,也有一个两千年没变的,三千年没变的是山西。山西在中国的存在感还是不低的,山西的醋,山西的文化,山西的建筑,山西的煤等等都是中国很突出的。
但江西这个两千年没变地盘的省,存在感极低。
先给大家看一下江西在古代的地图。
上图是汉代的豫章郡,豫章是一种樟树,在原楚国地界很多,以前的老百姓生下女儿之后,就会在门前种一棵树,女儿长大,树也长大,就把树砍下做嫁妆。
从上面就可以大概看到,其实跟现在的江西分界是差不多的。
再看唐代唐宪宗年间的地图。
可以发现,江西依然还是那个江西。曲线依然是熟悉的曲线,没有变胖,也没有变瘦。
而到了明代,依然是
直到今天,江西依然是这个样子。
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们讲过,山西的省图之所以不变,是因为地理,山西是一山一河夹带的省。山是太行山,河是黄河,两者三千年不变,那其中的地盘不变,也就不奇怪了。
江西同样如此。
大家看山西的地形图,就很容易发现,山西是三面靠山,一面朝江,面对江的是长江,而且面对长江的口子很窄,等于江西是一个布袋省,进入的口子窄,里面的肚子很大。
这造成了江西的交通其实并不便利,江西省内,没有别省所拥有的交通要点,过境江西的铁路也不是特别多,这使得经过江西的人就少,那江西的存在感也就不高了。
江西处在中国之中,却上发展不如湖北,下发展不如广东,右发展不如浙江福建,左发展不如湖南。
这得说,不是江西人民不努力,实在是交通不便利。
那是什么把江西围了起来呢?往东是武夷山脉,这是把江西跟福建以及浙江的浙东地区分开的山脉。武夷山脉很美,是江西跟福建交界的山,但最美的一段在福建段,所以,大家提起武夷山,多半想到的就是福建了。
南面是大庾岭,五岭之一,这是中原人向广东移民的通道,关口处种了很多梅花,所以又称梅岭。这自然也成了江西跟广东的分界线。
西边是罗霄山脉。
罗霄山脉把江西跟湖南分开。
这个山脉也就是史书中讲的红色山脉,最有名的山当然是井冈山。
北面当然就是长江了。
三山一河,把江西包成了一个水口袋的省。而江西叫江西,倒不是因为在一条江的西部,而是它位于江南地区的西部,唐朝设有一个江南西道而得名。
搞清楚了江西的地形,我们才能了解江西发生的历史事件,很直观的一个东西,江西跟山西虽然相隔很远,也没有什么交界,但历史上发生过同样的事情。
就是明朝初年的大移民。元末明初,因为战犯,中国人口大量减少,河北河南,湖南湖北等地,出现百里无人烟的情况。朱元璋就开始大移民,主要的移民源有两个,一个是山西的大槐树,主要是向东移,移到河南河北。另一个就是江西,移到湖南湖北,是谓江西填湖广。
为什么出现同样的事情呢?
就是因为地理上,都是布袋省,这种省在乱战时,受影响的程度会低,所以,战争结束,就这两个省的人口最多。
那我们也知道,江西虽然现在存在感低,但在明朝,可是很阔的,有朝士半江西的说法,明朝前期的内阁一半是江西人撑起来的,解缙、胡广、杨士奇、陈循、陈文、彭时、费宏、夏言、严嵩等等,都是江西人。
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当时江西有人口优势,读书人多。
而江西这种布袋子,也成为很多隐士的归隐地,尤其是道家,这种喜欢闲云野鹤的,很多都来到江西,所以江西又成为道家圣地,龙虎山、三清山都是道家名山,张天师的家就在江西。
那么,现在对这个水袋阵怎么破,怎么让江西也发达起来,那就是现在的人需要思考的问题啦。
了解了这些,我们再说江西为什么没自然灾害。
主要是布袋省,三面环山,北边只有一个小口子朝着长江。所以长江洪水对它的影响不大,三面的山把江西又包在了其中,而里面只有一条主要的赣江,而赣江的头部是鄱阳湖。这是一条支流,就算发洪水,规模也不大,反而可以保障省内的用水。头部又有大湖可以蓄水,等于有一个天然的水库。

再者,江西也不在任何地震带上,这使得地震几乎没有。
所以,我们看历史上,江西是波动很少的,没有什么大灾,战乱时受到的影响也小。
跟江西类似的就是湖南,我们可以发现,湖南跟江西可以说是一对双胞胎省,形状也是长方形的,都是三面环山,一面朝江,都是省内有一条主要的河流(湘江),都是江头有一个大湖可以蓄水。都不跟任何地震带相关。
要不是两者中间隔着一个罗霄山脉,两者完全可以并成一个省。所以湖南历史上的自然灾难也是不多,而且规模从来不大。
当然,相比而言,江西的地形更稳固,自然灾害更少。

那说到自然灾害,就得有应对的办法,怎么应对呢。我们聊一段长城。

亲们知道,长城是中国很有特色的一个东西,通常也是用来防御北边的敌人。最早起源于战国时期,防匈奴的。

秦朝的时候,进行了大修,到了汉朝,汉朝修长城的动力不足。为什么呢?因为汉朝是一个机动性的,向外扩展的王朝,他的方法不是修长城守,而是打出去。到了后面,匈奴基本跑光了,那汉朝也没有什么边患,到了三国,汉朝崩盘的时候,汉朝对外依然是无敌的。
再到唐朝时期,唐朝也是沿继了汉朝的思绪,用机动对机动,不修长城。
再到宋朝,想修没办法修,因为宋朝时,北方的战略要地,全被辽国搞走了,想修没有地方修。
再到元朝,元朝就不是修不修,而是毁不毁的事情了,因为长城内外,都是元朝的疆域,马背统治者对长城又天生的反感,所以,元朝是拆了很多城墙的。但是,他们拆到南方一个城市时,不敢拆了。为什么呢?
因为一拆就会出大事。
这个长城就是现在浙江台州的城墙。
我们介绍一下这个城墙,它的历史很悠久了,最早可以追溯到晋朝,当时浙东一带有一个叫孙思的人。这个人是五斗米教的道士,他跑出来搞起义,主要活动范围就在海上,称为中国海盗鼻祖,现在的台州就有海盗村,在台州天台一带,其海盗到新中国成立才绝迹。大家有空可以去看一下。
这个孙恩起义之后,就开始攻打当时的临海,现在的临海是台州的代管县,其实以前是台州的中心城。
为了防止孙恩打过来,当时的东晋郡守辛景就在临海修了城墙。后面,因为有这个城墙,孙恩攻打临海失败,英路末路,跳海自杀了。
孙恩虽然牺牲了,但因为他,台州临海府留下了一段长城。
到了唐朝,因为经济中心的南移,台州这一块就升级了,城墙的规格当然也提升了。五代十国时期,这里属于吴越国,临海府城墙下,是吴越国皇子的封地,很漂亮,现在叫东湖公园。外地人去了门票十五,本地人不收钱,因为这个公园当时是当地人集资修复的。
而在宋朝统一天下时,吴越国投降了,他们把这个城墙的雉堞给削去了,表示臣服。

而在宋朝,这个城墙被冲毁了。
为什么呢?因为是土墙,临海府又靠着灵江,灵江水一冲过来,城墙就毁了。
于是,宋朝重修,在外面包以石头,这才成了现在的石头城。
接下来的元朝,元朝全国到处都在拆城墙,但到了台州临海这里。不敢拆,因为这个城墙已经不仅仅是军事工程,还成了防洪工程,城墙在整修过程中,大量考虑了防洪的需要,都是修在河边,要把这城墙拆了,那洪水一来,城就毁了。
于是,这个城就保留了下来,到了明代继续翻修,成了戚继光抗倭的堡垒之城,这个城最开始就是防本土海盗孙恩的,明朝又开始恢复它的功能了。

戚继光在台州这个地方扬名立万,在这里四年抗倭,九战九捷,可以说这个长城帮助很大,后面戚继光调到北方,也负责北方长城的修建,他就把台州长城的优点搬到了北方长城。这样算起来,南长城还是北长城的爹城。
就这样,因为兼顾军事功能跟防洪功能,这个城得以保留,成为南方八达岭,北长城的姐妹城。历朝历代,不要说拆了,就是毁坏一点,马上就会进行修复。现在的城墙,地基是东晋的,里面有宋朝的,外面是明朝,还有清朝的砖,可以说是中国最奇特的长城,每个朝代都在对它进行完善。
那它为了防洪,还有特别之处。

比如他面朝江水的一面,都呈半圆形。
这可以大大加强防洪的功效。另外,城门有防水栅,洪水来的时候,放下木板,可以阻止洪水进入,洪水下去后,再拔开木板,可以把城内的洪水排掉。
城上有独特的天窗。
天窗有什么用呢?从军事上,当城门被攻破时,可以从天窗往下扔石头,阻断城门,起到另一层军事保护。从防洪上,城内排洪时,往往会有家具飘出,堵在城门里,有这个天窗就可以把家具勾上来,或者打烂,使得通道顺畅。
另外,这个长城还有很多独特的地方,一方一寸都体现着古代人的智慧。所以中国很多地方的城墙都拆了,北京的就拆了,因为阻碍发展嘛。
但就这里一直不敢拆。
前些天是教师节,今天就来聊聊教师这点事吧。
教师这个职业有一个特点,就是他的伟大要通过他的学生来实现。所以,要评中国最牛的老师,要看他的学生牛不牛。

比如下面这四位。
孔子

孔子老师当然很厉害了,但孔子老师在世的时候可是马马虎虎的,到处找工作,不是工作不满意,就是别人要害他。在卫国,有人说他坏话,在陈国,人家把他当成了通缉犯,在宋国,他在树下讲课,人家把树给砍了。在郑国,人家一看他,奇怪了:咦,这个人怎么像丧家之犬啊。
只有楚国重视他,准备给他一块地,但害怕他最后成王,所以又取消了。
至始至极,孔子老师的理想没有得到实践。秦汉之际,效果最佳的是法家,最会忽悠的是道家,那为什么孔老师开设的儒家课程,成为高考必考科目呢?
当然是孔老师的学生厉害。
孔老师首先是学生多,有教无类。所以有三千个学生,据说墨子原本也是孔老师的门生。里面以品德见长的有颜回,闵损,会搞政治的字有,子路。文学厉害的有子夏,子游。会赚钱的有子贡。
什么人才都有,所以,他们对孔老师的知识进行了有效传播。《论语》就是学生们编的。到了后面,孔老师的学问又经学生改良,适应了皇帝的需要。当然这可能非孔老师所愿,但总而言之,造成了高考只考儒学的局面。最终促使孔老师成为史上第一大牛老师。
这一点,跟耶稣很像。
在世的时候,影响力并不强,但去世之后,靠着一干能力超强的学生,从而成为思想界的帝王。

鬼谷子
这位老师就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可以说是完美再现了晚自习课窗户上的身影。
从来都没有露过面,但惊动天下。

他影响天下的方法就是教学生,据说他教了四个学生:苏秦、张仪、孙膑、庞涓。但这四个人的时代连续七十年,如果是真的,那鬼谷子老师可能真的是长寿老人了。
鬼谷子教的跟孔子又不同了,孔子是玩虚的,喝咖啡的讲礼数玩高雅,而鬼谷子全是实打实的,什么来劲教什么,什么管用教什么,他的《鬼谷子》一书,全是对人性的解析,对阴谋的传授。
有意思的是,他的学生一出来,几乎就是没有敌手,没有办法,只好学生分两派,相互打着玩,所以战国有一半是鬼谷子老师的A班对B班。
荀子
荀子老师也算是孔子老师的弟子,他本人也是很牛的老师。他的学生当中,最有名的当然是李斯跟韩非子。
有意思的是,他开的是儒学课,可这两位代表学生却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不知道是不是开了小灶教出来的学生。
这说明,当时的老师都是丁当猫,绝不是只能讲一门课,他们的课程表里有很多东西,就看你想学什么。是谓:“荀卿明王道,述礼乐,而李斯以其学乱天下。”
李斯帮助秦国强大,统一天下,而韩非子,则是一个悲剧人物,什么都看透了,但却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
顺便提一下,荀子老师讲课的地方叫稷下学宫,这是中国最牛的一所学校。
脑洞老师的新小说《秦凰》就开始于这个地方。讲的就是诸子联盟的故事。
王阳明
大家都知道王阳明很牛,立德立功立言,明朝第一达人,但其实他也是一个很牛的老师。晚年,他就专注教学生,把他的心学传播下去。
那他的学生就很多了,比如黄宗羲、王艮、何心隐、李贽。
尤其是近代,很多人受王阳明的影响很深,蒋公把草山改成了阳明山,东乡平八郎奉王阳明为偶像,陶行知原名陶文濬,受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影响,改名为陶行知。有一个说法,王阳明的心学是日本明治维新的思想基础。那他也算是超牛的老师了。
同样在日本成名的老师,还有一个叫朱舜水的。在中国没名气,但在日本是超级老师。是德川家族的国师。
除了上面这些大牛,还有一些很牛的老师,比如王闿运是杨度、齐白石的老师,执教成都尊经书院、长沙思贤讲舍、衡阳船山书院和南昌江西大学堂,弟子数千, 可以说不输孔子。
这些人,如果评论他们在教育上的水平高低,往往是以他们的弟子做比较,所以,老师是唯一一种以他人的成就而自豪的职业。
顺便聊聊中国为什么设教师节。
在很久以前,当然是没有教师节的,但中国有尊师的传统,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跟父亲是差不多的。中国也有老师的祖师爷,这位当然就是前面说的孔子。
所以,孔子老师的生日当然就是教师节。而到了近代,随着现代教育的出现,中国也开始有正式的教育节了。
1931年,一些北京上海的教授提议6月6号为教师节,设这个节的目标是改善教师待遇,保障教师的工作,增进教师的修养。提出来以后,社会反应很热烈,但政府没啥反应。
到了1939年,国民政府才正式设立教师节,节日就在孔子的诞辰日8月27日。设这个节的目标是鼓励教师的服务精神 ,唤起社会对老师的尊敬。
不过,这个节过的比较清淡,因为没有任何的经费,也没有推广开来。
新中国成立以后,教育部曾经宣布五一劳动节为教师节。这样省得放假,但这样一来,教师节就被淹没在五一劳动节之中,变成了有名无实的节日。
而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不要说给老师过节了,不骂老师臭老九,这个人就是个有修养的人。
辱骂教师,辱骂知识份子,这在世界范围内,在人类的历史上,也是极为罕见跟不堪的奇观。这样的民族,你说有什么希望成为强国?
好在,我们国家扭转了过来,而为了抚平这一错误,使教师的形象得到修复,所以有必要专门设一个节,当时就选了在9月10号,为什么选这一天呢,据说这一天是花开的时候,开学没多久,容易让大家记住教师的辛苦。
所以,中国教师节的主旨,是尊师重道。
但其实别的国家,尊师重道仅仅是一部分。比如韩国,韩国的教师节上,通常的活动不是给老师送礼,而是教师给学生洗脚,为什么呢?是为了唤起教师的职责,同时,让学生切身的体会到老师的付出。
而奇怪的是,同样是东亚文化影响的区域,日本却没有教师节。
日本为什么没有老师节呢?
首先不是教师的地位不高,日本的老师称为圣职,是非常光荣的职位,在日本,有两种人被称为先生,一种是老师,另一种是议员。
为了找配图,输入日本教师,出来一大堆怪东西。
那日本为什么不设呢?
据说以前是要设来着,但考虑到如果设了教师,是不是会引起其它职业从业人员也要求设节,比如医生节、律师节,他们也是在付出啊,还有搬砖节,种田节等等。
所以,老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职业。只设老师节,有职业歧视的现象。
那日本怎么突出老师的地位呢?
不设节,但在待遇跟社会地位上处处优先教师。
首先老师的工资是很高的。
待遇好不好,就看有没有人去干这个职业。比如有人说中国的公务员很苦,没钱又辛苦。但公务员考试,成千的人去竞争一个职位,这一千个人是脑子有问题吗?这说明,中国公务员的职业很有竞争力。竞争力甚至大到了变态的地步。
而日本的教师职位也有竞争力,每年有二十万人去竞聘近四万个岗位。
也就是说,五个人只有一个成功。
这个是比较合理的比率。
做为日本老师有各种的津贴,而且全国的老师工资水平差不多的。没有什么民办老师官办老师的区别。一个国家的公平跟发达水平就体现在是否同工同酬上,同样的工作,如果某人拿的工资奇低,另一个人拿的奇高,那说明这个国家不是什么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日本的所有教师工资水平线是差不多的,他们差异主要体现在教龄以及所获的教师资格证书的等级上。 而不是什么城市老师,农村老师,重点学校老师跟非重点学校老师之间。
公平而优厚的条件,这就是日本政府提供给日本老师的。而在社会上,有各种对老师的特惠。比如地铁有教师特座等等。
这样一来,日本虽然没有教师节。但每天都在过节。所以日本的老师表示,我们不要过节。
反观,中国的教师节,有点流于形式,有的老师就表示,这一天又不放假政府又没有特别的表示,干嘛还要这个节呢?
聊完老师,咱聊聊姓氏。
我们知道中国有百家姓,一百个姓,这些还是大姓,还有一些冷门姓,比如姓公的,姓母的,姓刁的。中国总共有二万多个姓。
其中有一些人口近亿的姓,比如隔壁老王,估计最近最火的不是老王王健林,而是一个叫王者荣耀的小王。
也有人口极少的姓。比如贶姓,主要在河南安阳,人口不过百。
而中国姓这么多,其实细查一下,都发源于四个古老的姓氏。
1.姬姓
姬可以说是中国万姓之祖,中国第一祖宗姓。
据考察,王姓、张姓、杨姓、周姓、吴姓、李姓等等大部分就是源于姬姓。
那姬姓为什么这么牛呢?
这要从周王室说起。周武王灭了商朝,建立了周朝,后周朝东征,周公分封天下,把自家的亲戚,三大姑,四大爷什么的都分封到各地,他们就是姬家人。像周文王就叫姬昌。所以,天下出现了大量的姬姓诸侯。比如鲁国,比如卫国,比如郑国。这些国家虽然在战国时期都没落了,但在西周以及春秋的早期,都还是很牛的存在。春秋末的吴国,其实也是姬姓国家。
国家多,后代当然就多,而且很多人都改了姓,以国为姓的,以赐地为姓的。而周王室在春秋时期,就开始不行了。很多姬姓国家都被灭了。灭了之后,为了避难,姬姓人就改姓了。所以在春秋的时候,姬姓人就不多,反而变成了姓吴,姓鲁,姓魏、姓魏等等。
现在的姬姓大概只有五十万,排不进百家姓,但若以姬姓演化出来的姓统计,绝对是中国第一大姓,人口在数亿以上。所以,周文王家族才是世界第一家族,比成吉思汗的黄金家庭还牛,而且周文王家族不但是武力的家族,还是思想的家族,中国现在的文化都可以追溯到周公身上。我们现在还在按周公定的规矩生活着。
而黄金家族,剩下的,只有一段辉煌的历史可以凭吊了。
2.嬴
这个姓最主要的一脉就是秦国那一脉,据说是一个女孩吞玄鸟的蛋生下来的。一开始是给人放马的,春秋开场,帮助周平王东迁,才成为诸侯,最后秦国统一天下,八百年秦国也是很励志的,比楚国还要励志的。楚国励到后面,有点文艺小青的气质,秦国从始到终,都带着黄土地的厚重感。
那赢姓当然也很牛啦,虽然秦始皇的后代不多,但梁、秦、谭、徐、黄、江、李、赵等等很多都是赢姓化来的,最重要的当然是赵家人。春秋时期的赵国,其实跟秦国是一个祖宗。
3.姜
姜姓出自神农氏,因为生于姜水边,所以姓姜。到了后面最有名的是姜子牙,帮助周武王打天下,封了齐国,开始在湖南,后面搬到了山东。齐国是春秋第一个霸主国,可能也是唯一实至名归的霸主国。
到了战国,被田氏这个外来户给灭了。姜姓人当然就四散了。现在姓姜的依然很多,但还有更多是披了马甲的,比如吕、许、谢、纪、丘、卢这些姓。 东郭先生的东郭也是出自姜姓,还有复姓公牛姓的,也是源于姜姓。
4.妫
这个姓源自舜帝。 我们知道周武王灭了商朝,但不是那种你死我活的灭法,而是留活路的。
比如商王朝的后人其实也分了国,就是宋国。宋国就是商朝的继承者,宋国在春秋时,属于格格不入的,它依然信鬼神,跟周朝的文化不相融。
所以,春秋时期有一个奇怪的事情,就是喜欢编排宋国的成语。守株待兔、揠苗助长等说的都是宋国人。
而安排了宋国之外,三皇五帝的后代其实都有分地盘,有一块地祭祀祖先的。那舜的后代就分了一块地,国家叫陈国。也是东周一个大国。国君妫姓。到了春秋早期,还一度活跃在中原,到了后面,当然就被收拾了。
妫姓的后人就开始披了马甲,因为第一代陈国国君曾被分封为胡公,所以很多就改姓了胡,当然还有改姓陈的。还有陈国的公子曾经逃难齐国,齐国封他田地,他就改姓田氏,后面取代姜氏,成为齐国国君的就是这一支了。所以,田姓原本也是姓妫。
这就是中国四大古姓,现在的中国人绝大多数都是从这四大姓来的。
接着聊聊城市的变化。
主要跟大家聊一下,痛失省会地位,导致发展落后的三大城市。
1.开封
开封当然是中国历史名城,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富的一座城市。可是,在最近的评选中,开封竟然落选为四线城市。这特么悲催了,开封可是一个守门人就能让欧洲贵族羡慕的城市。清明上河图描绘的盛景,怎么就四线了呢?
其实,开封的没落,从北宋终结就开始了,北宋灭亡之后,南宋南迁,开封成为了前沿阵地,曾经沟通南北的水路汴河被堵了,开封就自此从一线退出。但至少还是二线啊。
那让开封从二线变四线,当然是省会的迁走。
新中国后,省会从开封迁到了郑州,原因大家都知道的,郑州这个超老的名城,原本已经变成了乡村,但自从修了铁路,成为中原大交通中心后,超级古城又焕新颜,一下重新复活了,这也说明,老祖宗选地方的眼光啊,数千年后,这地方还能再起来。
当时的说法是,开封位于全省东部,不利于指导全省工作,郑州为中原交通枢纽,为全省经济中心,将来发展前景尤大,如省会迁往该市,则对全省工作指导及上下联系均甚便利。
其实开封跟郑州差不多啊。
那就搬吧。开封没了省会地位,发展自然就不太快了。
下面是郑州新景:
下面是开封新城:
别的不说,就连开封的大学都受牵联,比如河南大学,民国时期的重点国立大学,校园相当美,但是河南省会搬到郑州之后,河南大学大概是依恋美丽的校园,没有搬。最后,河南大学这个以省名冠之的大学,不是211,而郑州大学反而成了211。
另一个遗憾的是,郑州大学也不是985,曾经有一所985摆在河南同胞的面前,河南这个产粮大省,竟然没有余粮接纳。最终这所大学去了隔壁的安徽省合肥市。这所大学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桂林
桂林当然是世界知名的城市,知名是知名在旅游业,但事实上,桂林可不仅仅是一个旅游城市,它以前一直是南方的中心,是广西唯一的政治经济核心。
但现在桂林不是广西的省会,这要从民国时期说起了,民国时期,因为民国的议会受到桂林当地势力的影响,老是开不成会,所以跑到了南宁,另建了一个省会。这一闹,桂林没有了省会地位。
桂林没有省会,那不是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只有安心搞搞旅游业了。
其实,虽然有议会这样明面上的争斗,但私下,桂林失去广西中心,也有时代变迁的原因,一是内陆水运的没落,桂林以前通着湖南,广西的商品从桂林到湖南,再到长江,这是一条“桂林-长沙长江次商路”
近代以后,商品都走海路,尤其是钦廉地区划到了广西,广西有了出海口,那桂林的水运基本上就没有用处了。
下面是南宁新城:
下面是桂林城区:
反观,南宁借着出海口,已经朝着东南亚中心城市的地位迈进了。
3.新乡
新乡是河南的一个地级市,当然也是四五线城市,但是,新乡也曾经是一个省会,什么省呢?平原省!
这个省是解放战争刚结束时,在山东、安徽、河南三省交界的地方划的一个省。这个省在历史上是没有沿革的,全新出来的一个省。
那为什么要划这么一个省呢?原因是划到这个省的地方是最晚解放的,跟其它地方的工作进度不同,另外,这里也是黄河泛滥区,划到一块,容易治理黄河。
所以,这是特别情况下成立的一个省。省会就在新乡。
不管怎么说,新乡成为省会了,要是能够保留下来,新乡至少会是三线城市吧。
但仅仅三年之后,平原省就取消了,一是当年设立的原因不存在了。二是这个省也没有中心城市,虽然新乡为省会,但撑不起全省的发展。所以,就把这个省给撤消了。其实,如果把这个省扩大一点,把徐州也划进来,然后让徐州当平原省省会,那可能就有机会保留下来了。
现在,新乡依然有很浓的平原情结,在新乡有很多以平原冠名的地方。
短暂得到后的失去,往往最让人唏嘘吧。
今天就聊到这里,亲们辛苦了。
创业财经汇
创业&投资好助手
经商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推荐两个不错的公众号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