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集恐惧症,不知不觉间已经成了许多人的口头禅,出现在所有可能与不可能的交谈中——然而就像怕高和恐高症完全不是一回事,仅仅对密集的事物感到心理上的厌恶,还远远够不上“恐惧症”的指标。
恰恰相反,这种心理反应是对有害事物和潜在危险的规避,不但不是“症”,反而是健康而寻常的事情——直到今天,我们还没有发现疾病程度的密集恐惧。

-文字稿-
对于各种恐惧症,治疗时都要经历暴露于恐惧的阶段,以重新认识恐惧的对象,因此对于恐惧症患者来说,以自己能够接受的速度欣赏本期节目都是有益的尝试——下面我们就正式开始了。
密集恐惧症(Trypophobia)是指对密集排列的颗粒或空洞反应敏感、排斥的行为,一些著名的恐惧对象比如集群的昆虫、成熟的莲蓬、七鳃鳗的牙齿、藤壶的群体、蝽象体表的凹坑,以及最恶名昭彰的,在繁殖期间用背部皮肤养育后代的雌性负子蟾。
对于这些画面,密集恐惧症的声称者通常会把自己的感受描述成“恶心”。而“恶心”这种感觉通常可以看作自我保护——不妨反思一下,恶心的东西,腐烂的、粘滑的、蠕动的,大多和食物类似——如果我们不觉得恶心,就很可能把它们吃下肚。
而密集事物中最令我们触动的,往往就会与这些特质结合起来:不规则的坑洞里挨挨挤挤,每个洞里都有一个小东西蠢蠢欲动,蛆虫营营的感觉呼之欲出——是的,这种图案首先能让我们想起苍蝇的幼虫,或者说高度腐烂的肉。
与一般的食物腐烂不同,肉类腐烂伴随着肉毒杆菌的大量繁殖,一旦吃下去就会产生大量的肉毒素,比氰化钾剧毒400多万倍,比砒霜剧毒2500万倍,我们在进化中对腐肉产生绝难下口的恶心感实在是万幸。
而此类图案唤起的另一种想象则更加可怕:溃烂的皮肤——尤其是疾病引起的水疱、溃口,以及接触性传播的寄生虫,而这类恶心感的意义就更加直接:害怕这些东西会爬到自己身上,及时地落荒而逃,能有效降低感染几率,尤其考虑到人类是群居动物,预防接触性感染是生死攸关的重大事务——因此在这类联想中,引发恐惧的密集程度也要低得多,树叶上寥寥几个虫瘿就能让人感到不适。
所以另一方面,既然这些不自觉的联想源于对异常事物的模式识别,那么排列整齐,容易掌握规律的图案就大多不容易诱发恐惧。
同样的,当图案的轮廓对比不那么强烈时候,我们的不适感也会大幅减轻——比如荷花刚刚绽放,莲蓬还只是个雌蕊的时候,我们非但不会觉得它恶心,还会觉得它很唯美。这就统一了大自然各种生物相互适应后产生的通用符号:中等尺度上集中出现的高对比度图案可能昭示着危险,比如毒素、恶臭和蛰刺。
当然人类的认知也不止停留于这样感性的刺激,后天经验也会对恐惧程度产生强烈的影响,当我们明确知道对象没有危险的时候,恐惧感就会大幅下降。比如同样是密密麻麻的一团,马蜂窝就比瓢虫堆可怕多了。更从来没有人会觉得一大堆糖豆有什么可怕的。
这就再次引出了我们缓解密集恐惧的方案:了解恐惧对象,从中产生新的认识,从而瓦解原本带来恐惧的印象。比如密集恐惧症最害怕的蝇蛆病,医生长期接触各种病原,知道如何防患,就能泰然自若地徒手处理伤口。甚至有些艺术家能从这样引发强烈感性冲动的事物中得到灵感,创作出别具一格的作品。比如著名的日本恐怖漫画家伊藤润二,就非常擅长用嘈杂凌乱但具有明显指向性的线条唤起读者的厌恶感和恐惧感。
所以话又说回来了,“密集恐惧”本来是人类相当正常的反应,而且总是温和适度。从未出现恐惧症应有的强烈的身心反应,所以并没有像恐高症、广场恐惧症或者幽闭恐惧症那样得到心理学研究的正式认可,如今流行的“密集恐惧症”更应当看作群体性的文化妄想,那些除了大声疾呼并无其它反应的患者,更适合归入“矫情”、“撒娇”、“人来疯”等通俗概念中。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混乱博物馆更多视频。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