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遇到一位经营酒庄的老人,他像熟悉孩子一样熟悉他园地里的每一株葡萄,我问他为什么只做那么少瓶珍藏酒,他说因为只有那两行葡萄可以做。
——陈芳
怡园现任庄主:陈芳
作为中国精品小酒庄的先驱,怡园酒庄从1997年成立至今已经20周年。2002年,毕业于美国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和妇女学专业、在高盛工作的年仅24岁的陈芳从父亲陈进强手里接过来“一无所知”的企业,而后获得安永企业家奖2010中国企业家大奖,这其中经历了什么?
怡园酒庄的创办
1997年,在葡萄酒学者丹尼斯•鲍勃思的协助下,陈进强和法国人詹威尔联合创办了“怡园酒庄”。与很多港台富商不同,陈进强并没有在法国、澳大利亚等知名葡萄酒产区国家投资创办酒庄,而是选择在中国内地,在以“煤矿资源丰富”而闻名的山西省创办自己的酒庄。
那么怡园为什么能够建在山西省,建在太谷县东贾村?
所谓天时、地利、人和,除了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早年在山西太原工学院土木工程系学习的陈进强也发现,这块土地无论从昼夜温差、全年有效积温、降雨量还是葡萄采收前一个月的水热系数、土壤土质以及酸碱度上看,都有栽培酿酒用葡萄的最适宜的自然条件。这片土地正是栽培酿酒用葡萄的最佳地点。
第一批葡萄酒的上市
怡园酒庄的规模、酿酒师的选择、设备的引进,严格按照法国本土的葡萄酒庄的模式进行。引种法国优质酿酒葡萄苗,引进世界一流的设备,请来外籍专家精心酿制,在欧美每一片森林里寻找适合怡园葡萄的橡木桶,一切环节不惜重金。这样才是保证葡萄酒品质的模式。等待是漫长的。前前后后投入了将近一个亿人民币,6年之后的2002年,怡园第一批葡萄酒上市
然而只有巨额的消耗,没有进账,怡园酒庄面临着很大的亏损,陈进强承受着很大的压力,以致于差点卖掉了酒庄。在陈老决定不卖酒庄后说到,“今天不卖,我或许有一天会后悔。但若我今天卖给你,我明天醒来就马上后悔!”也正是这份不甘心延续了怡园酒庄的生命。
24岁的意外橄榄枝
在一次家庭聚餐时,父亲陈进强出其不意抛来的橄榄枝,让对葡萄酒一窍不通的陈芳显得手足无措,陈进强突然对女儿说了一句:“我有一个葡萄园,你负责。”当时陈芳就蒙了:“你有葡萄园怎么不早说?我在美国读书,起码能读一些相关课程,做一些准备啊。”同时,她也担心一旦接手就没有退路了,不但要离开高薪和丰厚的待遇,而且无论多难都只能一路向前。然而,“虎父无犬女”,骨子里流淌着勇于冒险血液的陈芳,还是在第二天就收拾好行李,动身来到了山西。
失败后的逆袭
接任第一年一切就出乎了陈芳的意料。“刚开始经营怡园时,我什么都不懂,以为卖出酒是很简单的事情。”结果是,2002年,第一批酒上市,年产100万瓶,却遭遇非典,几乎所有的餐饮业都“倒”了,连卖带送只销售出2万瓶。第二年,又有100万瓶等着要卖。也是这个时候,陈芳才意识到,定位应该有所区别:第一,不走规模路线;第二,在质量方面狠下功夫;第三,走近消费者,透明化很重要。
时也,运也,2008年,进口葡萄酒开始风靡全国,怡园酒庄的酒也开始供不应求,成功实现了盈利。
匠人精神的追求
随着销售业绩的增长,怡园的知名度与日俱增,良好的口碑为其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就在大家都以为陈芳和她的怡园将会越做越大,去抢占各个级别的葡萄酒市场时,她却表示:“我要把怡园越做越小。”她一直反反复复心心念念澳洲那个酒庄,还有那位经营酒庄的老人。“他像熟悉孩子一样熟悉他园地里的每一株葡萄,我问他为什么只做那么少瓶珍藏酒,他说因为只有那两行葡萄可以做。”这正是陈芳所追求的境界。
葡萄酒不是工业产品,而是要在小规模庄园里精雕细琢而出。酒庄做小,才能与每一串葡萄‘交流’,认真照料好每一片葡萄园地,知道哪一株葡萄适合酿哪一种酒。要做大,就不可能做精;不做精,就不可能做好。每亩产量严控在350-400公斤,每株葡萄挂果6-8串,这是优生优育的简单原则。
酒庄的生活简单而朴实,打理酒庄之余,陈芳喜欢跑步和阅读,参加了2014年的法国梅多克红酒马拉松。归于自然,归于淳真,陈芳也把自己这杯佳酿酿得愈发芳香醇厚。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