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业就像爬山,一个企业家永远不可以封顶。”——臧健和
国民女神可不只有“老干妈”陶碧华,还有征服全球的“水饺皇后”臧健和。
她从一个小摊贩做起,仅凭双手,没有广告宣传,更不懂销售技巧,最终却成了亿万身家的水饺皇后。
然而,她的人生与其说是传奇,更多是自己拼出来的。
1945年,臧健和出生在山东省五莲县农村。在她很小的时候,父亲就离家了,臧健和5岁便和母亲一起下地挖土豆,7岁开始掰玉米,10岁就为家人做饭,也练就了她一手好厨艺。
可是在她14岁那年,日照遭遇罕见大旱,导致庄稼颗粒无收。
在那个粮食稀缺的年代,没有食物就只能等着被饿死,为了活命,母亲带着她和妹妹离开了老家,一路流浪乞讨,最终到了青岛。   
在这里,母亲靠着没日没夜给人缝补衣服的微薄收入度日,供养两个女儿吃穿、读书上学,温饱便是最大的幸福,对于她们来说。
可是,仅凭母亲一人力量,最后不仅身体拖垮,生存依旧很难。15岁的臧健和不顾母亲反对毅然辍学,幸运的是她应聘到青岛某医院做护工。
从那时起,她便励志要撑起这个家,臧健和十分珍惜并勤恳地做好自己的每一份工作事务,并尽可能攒下钱,来供养这个三口之家。
1967年,22岁的臧健和总算稳妥好了这个家,妹妹有了工作、母亲有了安定的住处,她也可以谈起恋爱了。
那个男人正是是来自泰国的援华医生,温柔善良,俩人很投缘相爱,母亲和妈妈很是欣慰,恋爱到结婚他们很顺利的走在一起。
1968年,他们步入了婚姻的殿堂。24岁臧健和生下大女儿蓓蓓,4年后便有了小女儿蓬蓬,一家人过着幸福温馨的生活。
可是,生活在第六个年头也就是1974年,发生了变化。丈夫因父亲逝世不得不回一趟泰国,再加之他是家中的长子,母亲年迈,必须回家主持大局。
临走时,丈夫承诺一切处理妥当后,便接她们来泰国一家人团聚,为了这个口头承诺,臧健和一等就是三年,还是杳无音信。
1977年,臧健和带着女儿们去泰国,可是到丈夫家中后,她被眼前的一幕彻底伤透了,素未谋面的婆婆表情冷淡,丈夫手中还抱着一个男孩,自己处境变得很尴尬……
原来先生在泰国是知名的富豪,祖辈经营着丝绸生意,而父亲去世后他回来也算是接管家族企业。
由于家大业大,再加之泰国当时实行的“一夫多妻”制,婆婆嫌她没生出儿子,就怂恿儿子另娶,好传宗接代。
等了三年,没想到却换来的是离别。如果,她选择留在此,孩子衣食无忧,他的生活也算是稳定了,但是她并不想窝囊屈服,带着两个女儿她义无反顾的离开了。
臧健和说:“我要的仅仅是专一的爱和抬得起头的尊严!记住,从今以后,你们就没有爸爸了。”
回去时要在香港转机,丈夫给臧健和母女办的是香港护照。
心如死灰的她想到,泰国的家没了,青岛的家也没脸回了,总是一无所有的,不如就留在这打拼。
70年代的香港码头
就这样娘俩三人,留在了香港,由于语言不通,臧健和只能做体力活,她几乎尝遍了所有香港底层职业。
她在铜锣湾租下一间没有窗户的4平米小平房,母女仨总算是安下身来。
为了生存,为了抚养好两个女儿,她每天打三份工:凌晨干着最脏最累的护工,白天在酒楼洗碗擦厕所,晚上去给洗电车……每天累到站着都能睡着。
尽管每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但她从没喊苦喊累,总是笑容满面。看着母亲如此辛苦,两个女儿也异常的懂事,大女儿会做饭,小女儿会为妈妈按摩。
日子虽说拮据清贫,可她们却很满足。但是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了。
一天,臧健和在酒店打工拖地时,被一个年轻人撞断了腰骨,去医院又查出患有糖尿病。酒店老板更是借机开除了她,还扣掉了当月工资。
一下生活仿佛打入“地狱”,不过幸好有一位律师同意免费为臧健和打官司,香港社会福利机构获知此事,通知她,“受伤不能从事劳动的,可以申请公援金。”
而律师还为她争取到了3万元赔偿金和4500元工资。但是她只收下了4500元工资,并拒绝了香港福利机构的公援金。
她说:“冻死迎风站,饿死不弯腰,吃救济会失去斗志,孩子做人也挺不直腰杆。”
工作没了,再加上身体不适的她,只能暂时在家休养,那天朋友到家来探望她,臧健和便做了一碗家乡的水饺给她,没想到对方吃了连连叫好,还说完全可以拿上街去卖了。
这一下激发了臧健和的灵感,她便真将这个建议付诸了行动。
没钱买推车,她就自己动手拿木板做个简易的摊台。正好她租的房子就在湾子码头附近,而那里正好是一个交通枢纽,每天早晚高峰总是人头攒动,很多小摊贩都在那卖东西。
于是,她也在那年正式成为码头上的一名小贩。

从此,臧健和每天凌晨5点到早市买菜,7点在家拌饺子馅、擀饺子皮,到了下午1点,她准时推着小木车去湾仔码头摆摊,一直要忙到晚上12点,最后一班渡轮停了才回家。
而且从摆摊第一天起,臧健和就按护士的习惯,保持食品和器皿的清洁卫生,“每天都用消毒水、漂白水清洁”。
她说:“我做的水饺卖给顾客,就要像对我自己的朋友、亲戚那样,让他们吃得卫生、开心,他们才会再回来。”
看饿了……
可由于,时常会有警察查无证经营,她时常还得躲避,但警察得知她的不易后,有时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要知道,在湾仔码头这个热闹人群聚集的地方,摊主也是经常变换,只有臧健和从没想过离开,一年365天,她就春节休息了一星期。
可是,香港与大陆口味还是有区别,要想在香港站住脚,就必须符合香港人的胃口。
为此,臧健和吃遍了家附近的小吃店,回来就调配饺子馅的比例,最终调出肥瘦3:7的比例的馅子配方,“馅的味道鲜而不腻”,而且面皮上,她要求也是相当高,擀成又爽滑又筋道的薄皮子才到位。
俗语云:“酒香不怕巷子深。”
有一天一位顾客来到湾仔码头,并连吃3碗水饺,心情大好,直呼“好吃!好吃!”原来这位顾客是东方日报的驻港记者。
回去后便写了一篇吃饺子心得,并发表在了第二天的东方日报上,更是将臧姑娘封为"街头水饺皇后",一时间大家都知道在湾仔码头有家好吃的饺子摊贩。
当天下午,臧健和的木头车前就排起了2000米的长龙,很多人慕名从澳门赶过来,“就为了吃上一口水饺”。有顾客建议取个名字,于是“湾仔码头”横空出世。

那时,虽说日子依旧清苦,但是她们很满足幸福,母亲靠着小摊位,供养生活以及两个孩子读书,从不在她们面前诉苦,用自己的坚强撑起这个家。
臧健和说:“因为一个女人,在困难中的态度和一直会影响孩子一辈子。作为母亲,千万要有一点精神!”
当然,上天会眷顾每一个不屈且努力向上的灵魂。
1982年,臧健和迎来了人生的最大转机。日本最大的零售商——大丸百货的老板找到她,提出参观她的水饺工厂,想要合作的意味,可这下把臧健和问懵了:“我连个门面都没有,哪来的工厂?”
原来他他12岁的女儿重度挑食,却唯独对湾仔码头水饺情有独钟,一口气吃了20多个,这引起了他的注意和好奇心。
要知道大丸百货是日本最大的零售集团,在国内外开有数十家连锁店,在香港也已经营了20多年。
他嗅到了商机,于是向臧健和提出:“我给你出资建厂,水饺贴我们的商标。” 
她果断回绝:“不行!我在湾仔码头起家,我的水饺应该叫‘湾仔码头’!” 
看她坚定的眼神和语气,他说:“那地址和电话写大丸百货的怎么样?”
臧健和再次坚定回绝道:“我的水饺靠人们的口碑相传走到今天,没有我自己的地址和电话,我怎么知道顾客们的真实想法?不行!”   
“我的产品不是靠做广告起家的名牌,而是伴随着顾客的口碑成长起来的。”她坚定不移的说道
但是大丸百货老板并没因此放弃这次机会,竟答应了她苛刻合作条件,并同意出资为她建厂而且还不署名。
再经过一波多折的深入了解谈判后,臧健和用水饺的质量和口碑,换来了20年的合约。从此也开启了“湾仔码头水饺”的神话。
1983年,湾仔码头成为香港冷冻食品第一品牌;1985年,臧健和用自己的200万积蓄,建了湾仔码头第一家工厂;
1996年,臧健和与美国著名百年品牌pillsbury食品公司合作,各出资1000万美元,在香港建立了一座1200平方民的现代化生产基地; 
1997年,与美国通用磨坊公司合作,之后在上海建力生产基地,台湾设立工厂;2000年,臧健和在威尼斯被评为“世界女企业家”。
随后臧健和的水饺市场不断打开,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北美和欧洲……都有她的水饺品牌。
如今,湾仔码头已经占领了香港100%的新鲜水饺市场和30%强的冷冻饺子市场。
在臧健和水饺走向世界的同时,她的两个女儿也在国外顺利完成学业、成家,各自事业也是突飞猛进迅速成长。
现在,湾仔码头共有15家大型生产基地,年销售收入超过60亿,臧健和成了当之无愧的“水饺皇后”。

但是无论赚多少钱,名气如何响亮,臧健和始终不忘旧日情义,回馈家乡。
她在最开始起步的地方开设专卖店,以批发价销售湾仔码头水饺;还向青岛市慈善总会捐款100万元人民币,以母亲的名义建老人院……
爱着你的苦难,它会为你带来幸运和转机。
人生的每一步都算数,没有白费的努力,你选择如何去迎接生活,生活也会反馈你回应。
臧健和传记
| 今日荐读 |
编辑/风一样的女子
本文系创意果子原创文章
转载须知
转载时后台回复“转载”二字,
无授权图片的童鞋会被举报的哦!
朋友圈随便转发
- END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