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忙碌的生活中,你有多久没有为自己好好读一本书了?
“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是它们能让你悄悄地成为自己”,这是赫尔曼·黑塞给予他同时代人们坚持阅读的忠告。
赫尔曼·黑塞
在手机阅读日渐成为主流的今天,有价值的知识内容貌似俯首即是,微信、微博……身处在阅读方式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的阅读却在不断地被碎片化、系统性的传统纸质阅读在逐渐被浅阅读代替,我们似乎在“悄悄地远离自己”。
如何在这场变革中找寻到自己的阅读方式,什么才是阅读的真正意义——这是属于我们时代的阅读渴求与知识焦虑。
阅读的本质,是自我思考的过程,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欣赏到那些囿于自身局限而未能抵达的风景,在向内省察和向外洞察的过程中,我们将不断地寻觅和完善真实的自我,这或许才是阅读的意义所在。
新京报书评周刊 致 浪潮工作室 读者朋友的一封信
 亲爱的读者朋友:
也许是在这十四年来的任何一个星期六,你翻开当日的《新京报》时发现,竟然有满满一叠内容是关于阅读、关于好书。你感到欣喜,还有好奇:在追求即时性、敏捷性的新闻世界中,是什么样的人在耕耘和坚守《新京报·书评周刊》这样一方属于阅读的园地?
也许是在哪一年的年终岁末之际,你看到了一份名为“新京报年度好书”的书单,你在这份书单中找不到功利化和娱乐化的气息,而是看到了丰富、独立和诗意的光芒,让你更明确地感知到阅读的力量。
也许是在2013年6月之后的某一天,你在微信朋友圈里读到了一篇好文章,并发现它来自“新京报书评周刊”这个公众号。你关注了它,习惯了它每天早晨的推送,并在越来越喧嚣浮躁的微信信息汪洋中感受到,“书评君”对阅读和理性思考的坚持是多么可贵。
是的,这就是我们。自2003年创立以来,《新京报•书评周刊》始终坚持“公共立场、专业品格、独立思想、现实情怀”,致力于人与书的相遇,关注并推动普通人的阅读需求,探寻契合我们时代特质的精神家园。
我们很欣慰,因为当看到微信公号的关注人数和文章阅读量不断上涨,从个位数增加到几千、几万、几十万甚至到几百万,我们知道,这是因为我们对严肃价值的坚持。我们也倍感压力,深知自己担负着大家更多的期待。
从今年春天开始,我们决定以微信公号为基础,做一些新的尝试。比如,我们在微信中推出了一系列新栏目——《阅读评审团》《新刊读书会》《我有嘉宾》《FUN声》《霉土豆》《一周话题》《周末读诗》,从朋友们给我们的留言来看,这些尝试得到更多的是肯定与鼓励,这也坚定了我们的信心,要努力为大家提供更多优质内容和优质服务。
“阿加莎·克里斯蒂”新刊读书会
阅读有时,思想有时——有时·time to,一个由新京报书评周刊精心筹划的全新阅读平台也正在悄悄生根发芽。接下来它将陆续推出包括有时·论坛,有时·会客厅,有时·选书等一系列更具思想性、趣味性的内容产品,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维方式,为当下这个时代中追求自我成长与完善的人们提供更高品质服务,以更丰富的形态保持对中国阅读现状的观察,引领当下阅读潮流。我们希望大家能像喜欢书评君一样,喜欢这个我们精心为大家准备的礼物。
于是刚过去的这大半年,大概是书评君自微信公号开通以来最为繁忙的日子。我们深知,有时time to的茁壮成长,需要更多力量的支持和滋养。
所以,如果你也喜欢阅读,喜欢与朋友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请关注新京报书评周刊,和我们一起开启美好的阅读之旅。
更多精彩内容
请关注新京报书评周刊
只需长按二维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