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年后,当孩子第一次接过中学的考卷,会觉得无比熟悉。原来很多语文阅读题、历史的材料解析题,都出自小时候读过的《史记》。
还有在写作课上,别人都抓耳挠腮,而懂历史的孩子灵感却源源不断,素材信手拈来。
《史记》是文学的巨作,更是史学的大成。所以在孩子6到16岁,从小学到高中,它几乎覆盖了所有的文史科目,成为他们文化教育最离不开的土壤。
像小学课文《将相和》《西门豹》;初中学的《鸿门宴》《陈涉世家》;高中的《报任安书》;更有历史课上的政治史、文化史……
难怪很多老师说,学生越早接触《史记》,就能越早获得学好文科的金钥匙。
少年读《史记》,对版本还是要有讲究的。不少家长问:我们买了注音的、注释的、白话文翻译的,为啥孩子还是看不懂?
这个问题,北师大的现当代文学博士张嘉骅也曾多次问自己。
他小时候就爱看历史书,也因此与文学、史学结缘,长大后一路从台湾大学中文系考到中正大学的中文硕士,最后进京深造。
他坦言,自己10岁就翻老爸书架上的《史记》,且很快就迷上书里精彩的故事。可读久了以后就觉得吃力了,原因之一是自己对文言文的陌生。
但更主要的障碍是原著内容太过庞杂,而且又是纪传体,作者司马迁会把一个完整的事件分散在众多不同人物的传记中叙述
像单要了解“齐桓公称霸”这一段历史,就必须看《周本纪》《齐太公世家》《燕召公世家》《管晏列传》《曹沫传》。这样不但花时间,孩子也很难在交织的历史碎片中理清脉络。
“三皇治世”“五帝定伦”“秦时明月汉时关”……难道这古典而宏伟的浪漫注定要和少年儿童绝缘?
刚研究完儿童文学专业的张嘉骅,就决心针对《史记》原著的不足,把它改写成一部让孩子看得高兴、看得明白的《少年读史记》。
小编以及身边的老师、家长、孩子都很喜欢这部书:用孩子的语言,以简单清晰的线索,讲完整而有趣的故事,因此特地向您推荐。
这部书首先把《史记》的体例化繁为简,让孩子一看就懂。
《史记》的篇目划分为本纪、世家、列传等,记载的人物非常复杂。比如秦始皇是帝王、韩信是将才、张良是谋士、商鞅是名臣,苏秦、张仪是辩才,信陵君是名士君子……
《少年读史记》则放弃了本纪、世家这些孩子很难懂的分类,而把相同身份的人放在一本书讲,分成了《帝王之路》《霸主的崛起》《辩士纵横天下》《绝世英才的风范》《汉帝国风云录》5册
这样划分显得异常清晰,使孩子从简单的视觉切入,读懂大学问。
另外,这套书共收录《史记》里60位最重要的人物,张嘉骅费了很大的功夫,把原书不同篇目里同一个人的事全汇聚起来,编成60则情节完整、条理明晰的短篇故事。
像“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书中从他被公子纠暗算一直讲到重用管仲、称霸中原,把来龙去脉交代得一清二楚,更分成不同阶段逐一讲述:
 从西周到东周
 交代春秋列国争霸的背景:周王室衰微,诸侯国之间弱肉强食。
 齐桓公的兴起
 介绍齐桓公与公子纠的夺位斗争,公子纠派管仲暗算齐桓公未遂。
 重用管仲
 讲了齐桓公不计前嫌,破格启用管仲为相。
攻蔡与伐楚
齐国在管仲治理下愈发强大,不断攻伐他国,率先称霸。
……
你会发现,每个故事不同的阶段都有一个标题。不仅方便孩子阅读理解,更使孩子潜移默化中掌握对文本分段、概括大意的能力
而在白话文故事后面,张嘉骅特别安排了一小段《史记》里的原文,篇幅适中,并配有注释这是培养孩子文言文语感的好机会。
在末尾,还有“成语收藏夹”。要知道《史记》本身就是一本成语大词典。
通过看《少年读史记》来学习,成语就不再是黑板上冰冷的四个大字,而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英雄和一段段荡气回肠的千古传奇。
先是白话故事,再到原著原文;先总结文章关键大意,再提炼成语典故。
这种由浅及深、从通读到精读的体例安排,既是《少年读史记》最大的特色,也是基于张嘉骅从小良好的读书方式而设计
所以读过这套书的孩子,绝不仅是感受历史魅力这么简单,更是无形中领悟了一套高效的阅读学习技巧:先通读文章,分段归纳大意,最后提炼中心、摘抄好词好句……
正是张嘉骅的这番用心,《少年读史记》一发行便满载殊荣,先后获得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冰心儿童图书奖、2015桂冠童书奖等多项大奖。
正所谓“读《史记》,成大器。”
小编相信,一部适合孩子读的《史记》,是他们课余精彩的时光,是培养文化气质的殿堂,是提高他们成绩的名师培训班,更是他们人生注定不平庸的保障。
《少年读史记》共5册
《帝王之路》《绝世英才的风范》《霸主的崛起》
《辨士纵横天下》《汉帝国风云录》
识别图中二维码或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购买
客服热线:010-51290303转888
商品入驻或分销,请将商品材料发至:[email protected]

好物爆款推荐,点击下方文字链接了解详情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