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三傻大闹宝莱坞》
你有什么相见恨晚的知识想推荐给年轻人?
知友:采铜(60000+ 赞,心理学话题的优秀回答者)
我想为这里的年轻人介绍一种「可实现的成功学」。
当我们评价一个事情值不值得去做、应该花多少精力去做的时候,应该抛弃单一的视角,而是分从两个不同的维度来看,一是该事件将给我带来的收益大小(认知、情感、物质、身体方面的收益皆可计入),即「收益值」
二是该收益随时间衰减的速度,我称为「收益半衰期」,半衰期长的事件,对我们的影响会持续地较久较长。
这两个维度正交以后就形成了一个四象限图。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所有事情都可以放进这个图里面。这里我举几个例子:
  • 高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找到自己的真爱、学会一种有效的思维方法、完成一次印象深刻的旅行、与大牛进行一场意味深长的谈话;
  • 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买一件时髦的衣服、玩一下午手游、吃一顿大餐、看 AV 撸管;
  • 低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练一小时书法、背诵一首诗、背牢十个单词、看一本经典小说、读懂哲学著作的一个章节、多重复一次技能练习、认真地回复一封友人的邮件;
  • 低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挑起或参与一次网络掐架、漫无目的地网上闲逛刷微博、使用微信陌陌知乎等进行成功率很低的勾搭。
如果我们反躬自省一下,可能会发现,我们平时做得最多的、最喜欢做的,是「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其次是「低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而另两类长半衰期事件,我们或者做得很少、或者做得很不情愿、或者不具备做的条件。
这个现象,就导致了一种结果,就是我们不自觉地陷入了一种「短半衰期的沙坑」之中。
在沙坑里,我们总是一次次地把沙子抓起来,刚获得一点快感,沙子就已从指尖划下,然后重新来过。即便这个过程重复得再多次,我们还是得到相同的结果。每一天都是崭新的一天,但每一天都在重复昨天的故事。
但是长半衰期的事件就不一样,它的效益可以累积和叠加。即便每一次事件的可见效益微乎其微,但是只要它的半衰期足够长,这个效益就可以传递下去,成为未来成功的一块小小的基石。
比如背单词,背一个单词,尽管可能过几天就淡忘,但是当你重新背这个单词的时候,第一次行动留下的底子还是在那里,它可以降低你再次记诵的难度。
但是假使你在玩神庙逃亡这个游戏,一个连续奋战几十分钟的战果可能在一次疏忽中就前功尽弃、灰飞烟灭,虽也许会留下一个高分纪录,但是这个数字,其实是没有意义的。
再举一个例子,中午去食堂吃饭,不免要排队等上五到十分钟,这时大多数人会拿出手机刷微博打发时间,但是如果这个时候你拿出的不是手机,而是一本诗集,读上一首诗,又会如何呢?
也许你会被旁人当成异类、呆子、文青,但是没关系,也许那首诗的美,已经种在你的心里,并在某个时刻开始生根发芽。
我们知道乔布斯有一个著名的「人生三故事」的演讲,2005 年在斯坦福大学。其中一个故事讲的是他在读大学期间练习书法,这个经历锻炼了他的审美品味,从而使得他在后来的苹果产品中特别注重产品的美感,所以这件事情为其传奇式的成功埋下了重要的伏笔。
练书法这个事情的收益,对于我们普通人,放在当时和今天来看,都不那么高了,但是这个事情对人生的影响却可以沉淀下来,在某个时空机缘的当口爆发惊人的力量。
所谓成功的人生,就是这样把无数个或大或小的收益累加起来的结果。
看到这里,有些人可能会联想到时间管理中的「时间四象限法」,又称「艾森豪威尔法则」。
该理论将事件从重要性和紧急程度两维度进行分类,分成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紧急和不重要不紧急四类,并特别指出人们常常忙于去做不重要紧急的事,却忽略了重要不紧急的事情。
我承认这个观点非常精彩,但是现实中,人们却很难履行这个法则并从中收益,因为我们现代人常常陷入了「两个无能」之中,一是「选择无能」、二是「执行无能」:
  • 「选择无能」就是我们很难判断两个事情哪个更重要,比如两本书看哪一本更有价值我不知道,比如两个证书去考哪一个更有前途我不知道。于是就成了布吕丹的驴子,在犹豫不决中寸步不行,直至饿死。
  • 「执行无能」就是我明知道这个事情很重要,就是不去做。其实对广大拖延症患者来说,一个事情看上去越重要,内心的恐惧感就越大,就越容易拖,最后一事无成。
所以,与其死守「艾森豪威尔法则」而不入,不如放下,拥抱简单、易做的「采铜法则」:
尽量少做或不做「短收益半衰期」的事情。
除了字面意思外,这个法则暗含两层含义:
  • 收益值的高低无关紧要,只要不是「短半衰期」的事情,只要这个收益可以被累加,你就尽管去做,这个可以破除「选择无能」;
  • 你不用去做那些宏伟高大的事情。即便是去做那些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比如你现在抽一分钟出来练几个字都可以,这就赚到了,就这样开始,没错!这可以破「执行无能」。
的确,读完这篇文章,你可能还是有点迷惑,你仍旧不知道你该干什么,以及到底干什么才能成功,但是你已经可以告诉自己——从现在这一刻开始——你可以不干什么了。
每个人拥有的时间都是相同的,一旦你消灭了那些不该干的事,余下的时间,不管你做了什么,都会为你增添力量,积累动能,你就会一步步地、头也不回地走向成功。
PS:评论中不少人问上知乎这个事情属于什么半衰期,我的看法是这取决于你上知乎的方式,这里我提供两个建议:
  • 看半衰期长的答案;
  • 写半衰期长的答案。
知友热评
这个理论其实可以用选择的折现率的差异来表述,可能会更简洁~
Reinhardt Jin
知友:Nordenbox(7500+ 赞,电影、电影制作话题的优秀回答者)
我的体会,一言以蔽之,就是「永远不要以为你可以扮演什么,只有做你自己,你才有可能成功。」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基因,你是什么,你的个性,你的审美,你的世界观决定了你的人生轨迹。
无论如何,你没有办法摆脱你的这些属性。
很多年轻人,其实也包括我自己,总是在 20 来岁的时候刻意求变,总是要想办法去适应所谓的主流社会,成年人社会。
包括改变自己的说话方式,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修正自己,适应社会的那一整套规则。
但是几年下来,你会发现,你还是你,你能待的地方,你能走顺的路,惟一的原因就是「你本来就是这一路货色!」
你不能待的地方,你没法合作的人,你做不成的项目,其唯一的原因就是:「你不是这个基因。」
无论你怎么调整,怎么适应,怎么扮演,你没有办法逃过别人的观察和直觉。
就说那些我不喜欢的所谓高收视的抗日剧/清宫剧吧,我很晚才知道,其实不是创作者多聪明,多鸡贼,知道观众喜欢什么,多分析观众。
错错错!大错!
原因就是——他们就是这样的人,他们就是这么想的!他们就是努力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做成而已!
别装自己也可以拍这样的东西,你憋着劲拍的东西和人家骨子里就是这路数的人没法拼!
《让子弹飞》《小时代》《泰囧》《甲方乙方》分析观众?分析市场?调研?
去 ***** 的!
不用!人家就是自己就是这种人!
就说我吧。
我一直以来错误地认为,我应该去适应所谓的主流圈子,用他们的思维方式去做事。
我也可以跟他们谈笑风生,跟他们谈各种项目,但是十年后发现,只要到最后一步,就是在彼此做决定的那一步,真正起关键作用的选项只有一个:这个人是和我一路的吗?
成与不成,就是这个。
几年下来,还在谈的朋友,还彼此信任的人,就是那种一开始见面就有一种志同道合,臭味相投感觉的人。哪些彼此都努力适应,都互相试探的人,最终也没办法走到一起。
做好你自己吧,你是什么样的人,喜欢做什么样的事情,你自己知道,就做你喜欢做的事情吧。
去年,我为某家公司做一个电视剧项目,我自己苦思半年搞出来了一个东西,交了上去,很快人家就说,有一位老师要跟你聊聊。
我去了,那位老师来了,直接说,你的东西我没怎么细看。
我一听,有些不悦,那可是我的心血啊!
老师问:你喜欢什么题材?
我回答:科幻,悬疑,励志……
老师躺在沙发上,抽着烟,说道:你交上来的项目,根本不是你喜欢做的类型嘛!只有做你真正喜欢的东西,你才有可能做好!
你不喜欢的东西,无论你怎么做,你都不可能做好。所以,我一看你的东西就知道,这是你瞎编讨我们喜欢的,我还看什么看!你也不可能真的有兴趣跟我聊细节。
我顿时汗如雨下,完全无话可说。
我到现在还很感谢这位老师。
总结一下吧,我觉得,无论做什么,只有真的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并且顽强不懈地为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而去努力,你才可能成功。
其他一切所谓的成功学,鸡汤文,都是无效的。
我只问两个问题:
  • 这是你想做的事情吗?
  • 你为你想做的事情付出多大的努力了?
知友热评
我觉得要想清楚自己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实在太难了。我经常觉得人类的所有丑陋和所有美德都在一个人身上全部找到,既自卑又自大,既热情又冷漠,既努力又懒惰,既主动又被动,既乐观又悲观,爱战斗也爱和平,恨左派也恨右派,反鸡汤又爱看鸡汤,可以正直得像圣人又可以卑鄙得像奸人,可以仁慈得像天父也可以残酷得像魔鬼。
坛子鸦
想了想,我们总是一律的反鸡汤、反成功学,真的做的对吗?绕来绕去,还是逃不出这个圈子,无论怎么调整,都逃不了被打上标签。
耀鹏
知友:张可(23000+ 赞,收录于知乎周刊)
做你害怕做的事情。
然后你会发现,不过如此。
知友热评
在心理学上,这叫推迟满足感,先从难的、你一直推迟的、你一直不想干的事情下手。
里昂
有点类似于「挑战舒适区(comfort zone)」
泠然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全部 2856 个回答
你有什么相见恨晚的知识想推荐给年轻人?
欢迎留言和大家分享
 本文内容来自「知乎」
 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本周热门文章 Top 3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