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月份你最期待什么?
阳光、沙滩、比基尼?
还是盛放的花海?
对于吃货花生来说,
最期待的是可以吃到葡萄啦!
葡萄熟啦葡萄熟啦!
酸里透着甜的葡萄,
种类可真是多了!
这些美味的葡萄,
一定要自己亲手采摘才更有味道!
走起,
跟着花生去摘葡萄吧!
马陆葡萄主题公园
提到摘葡萄的地方,
上海人肯定都知道马陆葡萄主题公园。
这里的巨峰葡萄是最好吃的,
葡萄园非常大,
种植了不同种类的葡萄,
但是只有巨峰葡萄可以采摘。
在马陆葡萄主题公园里,
采摘葡萄是不需要自己动手的,
你看中哪一串,
工作人员就会帮你剪下来哦。
在这里,
除了可以采摘葡萄,
还能在展览区了解到葡萄种植的历史和分类。
这里的小动物区域还有兔子和山羊,
最适合带小朋友到这来亲近自然啦~
地址:嘉定区马陆镇大治路27号
交通:地铁11号线马陆站下转马陆1路,到终点站(大裕村)就是马陆葡萄主题公园
农家苑
这个农家苑里,
最出名的应该是一棵葡萄树,
这棵葡萄树藤蔓有数十米,
茂密的叶子仿佛要把整个园子遮住!
这颗葡萄树最神奇的地方,
在于同一棵树上能长出5种不同品种的葡萄,
分别有夏黑、吉高、沈阳玫瑰、巨峰和阳光玫瑰五个品种。
简直是超级牛X!
如果你到农家苑去,
一定要看看这棵葡萄树!
顺便再在农家苑吃一顿地道的农家饭,
保证能让你满心欢喜!
地址:马陆镇大裕村半巷路2001号
交通:地铁11号线马陆站下转马陆1路,到终点站大裕村下车,步行2360米
施泉葡萄园
施泉葡萄园有近200亩的葡萄地,
品种有超过10种,
红的、黑的、绿的、紫的颜色各异。
看那一排排的葡萄藤下,
密密的翠绿色的心型叶子,
叶子下面挂满了如玛瑙一般的葡萄,
真是非常漂亮呢~
都舍不得摘下来了~
这里的葡萄甜如蜜糖,
绝对让你赞不绝口!
关键是这里的葡萄相对便宜,
性价比非常高哦~
地址:金山区吕巷镇白漾村4218-8号
交通:乘地铁1号线到莲花路站下车,换乘公交车莲廊线到吕巷站下车,然后再换乘吕巷1路到施泉葡萄园站下车即可到达
奥德农庄
奥德农庄是松江区挺出名的摘葡萄农庄,
这里有一种葡萄品种是奥德农庄自己培育出来的。
那就是夏黑芽变!
如果你到这了,一定要尝一尝~
在这里,
各种季节都有水果采摘,
一年四季都可以去,
葡萄是主打产品,
农庄还提供烧烤设备,
摘完葡萄再约着朋友一起烧烤,
小日子真的不要太爽!
地址:松江车墩镇华长路299号
交通:地铁九号线坐到松江大学城站4号(嘉松南路)出口,下楼梯到松江客运中心坐9路车到松江火车站,转“社区公交”到泖亭路华长路下车,十字路口往南走(即华长路上)大约3000米
五四农场有机葡萄园
五四农场的有机葡萄园有400多亩,
那么一大片的葡萄,
还怕不够你吃吗?
五四农场的有机葡萄品种多样,
不同的葡萄有各自独特的地方,
比如巨玫瑰有浓郁的玫瑰香味,
醉金香有奶油香味,
夏黑吃起来最甜,
可以跟新疆的葡萄一较高下,
是不是特别想尝一尝呀?
地址:奉贤区海湾镇五四农场五四公路2600号
交通:地铁8号沈杜公路站下车,换乘公交江五线到五四场部下车
前卫生态村精品葡萄采摘园
你见过3000亩的葡萄地吗?
这个位于崇明区的葡萄采摘园就是那么大,
是这个季节采摘葡萄的好去处之一,
非常适合自驾游玩,
崇明的农家乐最出名的就是前卫村了,
这里环境好,空气清新,
既有城市风光,又有田园诗意。
崇明人非常热情,
在这里你也能吃到地道的崇明菜,
葡萄也是甜糯可口,
到了采摘葡萄的季节,
你会看到大批的人涌进前卫村,
有条件的话可以在那边住上一晚,
但热闹时候还需要提前预约哦~
花生都想过去玩一玩啦~
地址: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北侧7公里(东风农场北首)
交通:建议自驾,从长江隧道—长江大桥—陈海公路—蟠龙公路—北沿公路—林风公路—崇明前卫生态村
瑞华果园
如果你想找一个风景不错又能摘葡萄的地方,
瑞华果园会是不错的选择哦!
这里景色宜人,
有油菜花海,
还有大片马鞭草,玫瑰花,
这段时间去的话还能看到向日葵盛放哦~
果园里栽种的水果不止有葡萄,
还有黄桃、玉茹、猕猴桃、火龙果、西瓜等等。
最适合爱玩又爱吃的人啦!
比如花生我!
有机会的话可以过去玩一玩哦!
地址:新海镇北沿公路3176号
交通:在汶水路共和新路站乘坐申崇三线到崇明南门汽车站下车,然后在换乘南跃线到瑞华果园下车
书院人家
临港新城颇有格调的农家乐,
是周末采摘葡萄的好去处之一。
这里有小桥流水的江南景色,
有蔬菜满满的田野,
也有硕果累累的葡萄。
这里距离滴水湖和鲜花港都比较近,
摘完葡萄还能到附近游览一番,,
有条件的话还能在那边住上一晚
体验一下正宗的农家生活!
地址:浦东新区书院镇现代农业先行区(两港大道转临港大道100米处)
交通:乘地铁16号线至临港大道站下车,往北步行约2600米
看了那么多美味的葡萄,
是不是特别心动呀?
走起吧,
摘葡萄去咯~
-   End  -

更多精彩请戳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