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网络

有关精准阅读,我打算在这里主要讲观念,然后在明晚的下一篇文章——《精准阅读(下)》里,重点讲实操。
首先,我得说出一个观点。
真正让你获得学术成长的,不是你读了多少文献,而是你剔除了多少不该读的文献。
其实真正的敌人来自你的头脑,那些在你头脑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的错误观念,才是你实现学术成长的绊脚石。也正是那些让你一直以为正确,实际上却让你误入歧途的观念,才阻碍着你的学术成长。
这就是我在实操之外,写了那么多和转变观念息息相关文章的真正原因。因为实操很容易,只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大家都能成为老司机。回想一下你考驾照的过程,科目二和科目三,其实只要反复练习,达到规定动作的基本要求,都能拿到驾照啊,不是吗?在这个意义上看,其实你已经是个老司机了,不必谦虚。
而转变观念,却是艰难的、长期的,甚至是痛苦的过程。因为那些观念已经形成了一个“超稳定结构”,源源不断地为你提供合理化解释和自我安慰资源,在那些观念的簇拥和抚摸之下,你会觉得很舒适、很温暖,经常把自己感动。
只是别忘记那句话,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好吗?
既有观念会不断告诉你,哇塞,你真棒,你今天已经读了三个小时的专业文献了,效率又如此之高,你又朝着自己的学术梦想迈进了一步,美美哒!然后你会因此觉得充实,甚至会有成就感。
真的是这样吗?其实我有点心疼你,但也不得不提醒你一句:如果你读了太多不应该也不值得读的文献,那么,你哪有时间去读正确的文献呢?
要知道,提高文献阅读效率的最好方式是,只选择正确的文献来读。而判断文献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是:能否直接促成你的学术产出。能,正确;否,错误。
而且我还要告诉你一个经验事实:在我们能够检索到的浩如烟海的专业文献之中,有99%的文献都是错误的,是根本不应该也不值得我们去阅读的。
对于错误文献的正确打开方式是,永远不要打开。
关于怎样检索到你最需要的正确文献,请在阅读我的往期推文《怎样检索到与你预期学术产出最相关的高质量专业文献?
我的第一篇发表在CSSCI期刊上的论文,真正意义上的正确文献其实只有一个,而且只是那篇文章里的一个段落——它让我灵光乍现,不仅给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选题方向,还给我提供了一个可以支撑论文行文的总体框架。
所以,找到那正确的1%的文献至关重要,它会帮你节省大量时间精力,用最小化的阅读文献成本,换取最大化的学术产出。
这就是我所谓的精准阅读。
而且,在这正确的1%的文献里,我非常愿意强调一下阅读学术论文的重要性。原因在于:
一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能够清晰呈现一个完整且极具价值的学术产出过程。通过阅读,我们能了解到论文作者的选题缘起,提出问题的过程,也能了解到学界既有研究现状,以及论文的主要观点、学术框架的搭建、研究方法的运用、论证逻辑的展开和参考文献的使用。
你也许会说,一本学术专著会更为系统和详尽地呈现一个完整的学术产出过程啊。我觉得未必——在我看来,99%的学术专著根本不具备激发学术产出的价值,而为了了解到这一点,我们至少要花费五倍于学术论文阅读的时间和精力。你得知道,对你而言最为稀缺的资源其实是时间啊,滴答滴答滴答……它正在流逝啊,好吗?
那么,怎样得到剩下的那1%的高价值学术专著呢?我的答案是:去高质量学术论文的参考文献里寻找——那些被多篇论文反复引用的学术专著,才是值得你去进行延伸阅读的高价值文献。
各位,精准阅读的时代早已来临,如果你真的希望自己能够在这个以学术产出作为唯一评价指标的科研体制内生存下来,发展下去,那么,请开启你的精准阅读之旅吧。
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请把它推荐给你的朋友,那些在学术成长道路上孜孜以求的人。
如果你愿意打赏,那是我的荣幸,也是你的荣耀——你是知识付费时代的弄潮儿,你知道怎样用最好的方式来表达对于内容生产的尊重。
还是那句话:学术成长之路,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END——
号主老踏:教授,博士后,社科科研工作达人,文艺老炮。知乎、简书「社科·学术成长」专栏作者,在行认证行家,分答认证答主。个人公众号【老踏的彼岸空间】(ID:tarenerxing)。
欢迎加入我们,我们将在每周一到周四谈「学术成长」,每周五到周日玩「文艺狂欢」。
投稿、转载、咨询与商务合作,请点击“进入公众号”页面右下角「联系老踏」查询相应信息。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