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最前线 北京站 首席记者 
责任编辑:Linda
本文系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150年前,有一位叫威廉·巴顿·罗杰斯的美国人,在马萨诸塞州选中了一块土地,他要建一所学院,他认为正在快速发展的美国需要一所伟大的学院,这个学院叫麻省理工学院。
150年后的今天,中国GDP增速远远超越了太平洋彼岸的美国,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同样需要能够研究和创造科技成果的学院和人才。
有所不同的是,这个学院和人才可能来自阿里巴巴,一家创新的中国互联网企业。
8月16日,《麻省理工学院科技评论》揭晓2017年全球青年科技创新人才榜评选结果,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首席科学家王刚、阿里云首席安全科学家吴翰清脱颖而出,同时获奖。
自该奖项创立18年来,这是第一次中国公司里同时有两人入选榜单。
一、阿里巴巴这次厉害了
阿里巴巴这次创造了历史。
先说麻省理工学院的这个奖。科技圈的人对TR35并不陌生。该奖项创立于1999年,是一个针对35岁以下青年科技才俊,为找出最有可能改变世界的牛人而设立的奖项。
自1999年以来,《麻省理工学院科技评论》每年会在全球 IT(计算机、通信、网络)和生物医药、商业等领域内,从影响力、创新力、进取力、未来潜力、沟通力五个维度进行评估,挖掘学术界和工业界的35位科技创新精英。
这个奖和诺贝尔奖当然不同,如果说诺贝尔奖是奖给取得终身成就的老司机,这个奖就是奖给潜力股,35岁以下的“小鲜肉”。杂志总编辑兼发行人Jason Pontin 说,“这些年来,我们所选择的这些青年才俊的创新成果和公司一直深刻地影响着人类进步的方向。”
  • 来看看哪些人拿了奖:
Google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2002年)和谢尔盖·布林(2002年)
Linux之父林纳斯·托瓦兹(1999年)
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2007年)
Yahoo创始人杨致远(1999年)
Apple设计总监乔纳夫·伊森(1999年)等。
毫无疑问,拉里·佩奇、扎克伯格、杨致远这些人都是真正改变世界的人。而且,他们身上还有一个共性——主办方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杂志首先关注的是技术-突破、惊喜,以及那些可能改变我们生活的意外发现。”门户、搜索和社交网络代表了互联网的三个时代,曾给人们带来巨大的惊喜。苹果的极简设计同样如此。
正因如此,TR35的门槛极高。从1999年到2016年,共评选出820名TR35,中国入选者仅17人。今年,阿里巴巴有两位科学家同时入选,可以说是刷新了一项纪录,创下中国企业的先河。
我看了一下阿里获奖的两位科学家介绍。惊喜的发现,我竟然是其中一位获奖者吴翰清的粉丝。他有一个微信公号“道哥的黑板报”,在圈里很有名,我很早就订阅了。读过他写的互联网安全方面的文章,专业能力强悍,还很有人文情怀。
吴翰清这次成为中国互联网安全领域入选TR35的第一人。他2005年加入阿里,参与创建了阿里巴巴、淘宝、支付宝、阿里云的安全体系。23岁成为阿里巴巴最年轻的高级技术专家,是阿里安全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亲历者。
另一位获奖者王刚,是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终身教授,今年3月加入阿里巴巴AI Labs,负责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理解的研发工作。
2016年,他因在深度神经网络设计上的卓越贡献,成为MIT评选出的10名亚洲区35岁以下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得主之一。在加入阿里巴巴之后,因推动了AI商业化再次入选了MIT全球青年科技创新人才榜。
今年7月阿里AI labs发布的人工智能消费级产品“天猫精灵X1”就运用了王刚的多项研究成果。
吴翰清和王刚的入选,意味着阿里巴巴正带给科技界更多的突破和惊喜,也意味着中国科技力量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

二、阿里巴巴的“一个转向”和“一个计划”
阿里巴巴一次能有两位科学家拿奖,既是意外的惊喜,又在情理之中。
对普通公众来说,平日关注最多的可能是媒体上关于BAT撕逼的新闻。从媒体报道去观察一家公司,就像只能看到啤酒杯最上层漂浮的泡沫,而不是杯底真正的静水流深。
阿里巴巴有“一个转向”和“一个计划”,是改变和塑造阿里未来走向的战略之举,正是在这样的战略部署下,才有了阿里巴巴两位科学家的同时得奖。看到这一点,才是看到了本质,符合埃隆·马斯克说的“第一性原理”。
“一个转向”是指阿里巴巴要从“互联网+”的商业创新引领者转向科技创新引领者。“一个计划”是指阿里巴巴的NASA计划。
先说“一个转向”。
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硬件在摩尔定律不断升级,技术迭代的速度前所未有。一家企业要基业长青,必须重视科技投入和创新。阿里从诞生之日起选择了做电商平台,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个商业模式被证明非常正确。
今天阿里的版图从电商延伸到金融、大文娱、云存储、物流,是一个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驱动的技术公司。只有把公司的长远发展建立在科技创新上,才有真正的护城河,才能在不确定的世界中立于不败。
“一个计划”是指阿里巴巴的NASA计划。
今年3月9日,阿里巴巴集团在杭州召开首届技术大会,会议透露,阿里正启动一项代号“NASA”的计划,拟组建独立研发部门,储备面向未来20年的核心科技。
马云说,“阿里巴巴未来20年的愿景是构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服务全球20亿消费者,创造1亿就业机会,帮助1000万家企业盈利。”阿里将面向机器学习、芯片、IoT、操作系统、生物识别这些核心技术,组建崭新的团队,并建立新的机制和方法,成立新技术研发体系,这些研究的目标是为了解决10年、20年后的困难。
马云曾说,阿里过去18年的技术模式是“兵工厂模式”,技术的创新围绕着业务的需要,这个机制是限制阿里科技创新的关键所在,“手榴弹造得再好,也造不出导弹来”。马云认为阿里要彻底摆脱电商思维,“NASA”计划就是要突破这一“临界点”,实现工程技术到核心科技的转变,真正将电商思维转换为科技驱动模式。
在这个思路下,阿里对顶尖人才招兵买马。阿里在AI、计算机视觉、光通信、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领域,吸引了大量人才和全球技术领军人物。
据第三方报道统计,2015-2017年,阿里巴巴的AI人才增幅高达325%。阿里还刚刚宣布NASA青年军计划,将通过校园招聘组建一支规模达数百人的青年军,主要进入高端AI岗位,涉及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图像图形、运筹优化、语音技术等方向。
王刚选择告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终身教授,加入阿里巴巴AI Labs,他说身份转换最大的感觉是兴奋和充实,因为他“喜欢落地或商业化的东西,而学校的研究离市场和消费者太远了”。他说,自己的梦想和阿里人工智能实验室的梦想一样,都是希望“让具有人工智能能力的产品走进千家万户,给大众的生活带来便利。”
吴翰清2012-2014年曾短暂离开阿里去创业,后来重新回归阿里。他在一篇名为《我回阿里的29个月》的文章里说,他的初心就是用安全领域的经验能够帮助更多的企业,他在阿里云坚持着当初想去做的是事情。“一件事情如果不坚持做过八年、十年,可能很难真正做出点什么东西。”
吴翰清、王刚的入选,是阿里NASA计划的小荷一角。当年,美国航空航天局做了系统、长远的人才储备,尤其是为青年人才制定了完善的激励政策。今天,阿里同样意识到,NASA计划要成为现实,绝非一日之功。关怀“诗和远方”,需要强大的人才后盾。
三、中国科技创新呈现三大趋势
阿里科学家拿奖的背后,是中国科技力量正获得全球科技同行的认可,以及中国企业对科技的坚持与投入。
  • 中国科技领域的新变化呈现三大趋势:
1、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领域,中国企业创新能力和技术能力走在了世界前面,全球人才出现了向中国企业涌动的趋势。
眼下正在发生的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驱动的技术革命,有人称之为“第二次机器革命”,也有人叫“第四次技术革命”。不管如何称呼,过去两百年发生的蒸汽革命、电力革命和信息技术革命,无疑中国是落后者和学习者,但这一次,中国几乎和世界同步。
由于中国网民基数庞大,14亿人口,7亿网民,中国更有条件在大数据、算法、人工智能领域进行研发和创新,很多成果走在了世界前列。前不久,在一年一度的计算机视觉领域权威比赛“ImageNet大规模视觉识别挑战赛”中,来自中国的自动驾驶公司Momenta 研发团队,以2.3%的识别错误率荣获物体识别冠军。国际知名调研机构Gartner近日公布了2017年IaaS魔力象限和全球云计算云存储魔力象限,阿里云在两项中,都与亚马逊、微软、谷歌共同跻身四强。
2、中国科技企业超越了大学的研发能力和研发条件,大量成果开始来自企业的研发机构,不少大学和研究机构人才开始投奔企业。
这次获奖的科学家王刚,选择告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终身教授,加入阿里巴巴AI Labs。从大学到企业,他的选择绝非个案。在阿里、腾讯和百度,很多研究人员来自大学。一位斯坦福大学教授吐槽说,“我们学术界已经不太想做深度学习了,因为我们根本做不过工业界,你们每年投入人工智能多少预算?我们不敢想象。”
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说,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中国企业,大量招揽了人工智能领域的世界顶级人才,甚至在硅谷专门设立实验室。以蚂蚁金服为例,其人工智能团队是整个公司博士比例和海归比例最高的团队。
3、中国企业的创新技术和创新模式开始成为美国企业学习和效仿的榜样,这是过去几十年所没有过的。
PayPal被认为是互联网金融的全球老大哥,但这两年却在学习支付宝,而且随着蚂蚁金服进入全球市场,PayPal压力与日俱增;Facebook是全球社交网络之王,但这两年却不断曝出在学习和模仿微信的功能;以摩拜和ofo为代表的中国共享单车,更是成为中国首创的物联网新玩法,正在进入欧美、日本、南亚等地区。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今非昔比,而且正成为创新输出国。
这一次阿里巴巴两位科学家获奖,不仅是阿里的荣耀,也是中国科学家走上全球舞台的聚光灯下,不断取得突破性贡献的表现。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杂志说,“我们每年评选全球 35 位 35 岁以下的科技创新青年,就是提醒我们,在所有那些创新背后是一群有梦想也有忧虑和野心的年轻人。我们希望对这35位科技创新者的描述,能让人感受技术的研究范畴有多广阔,以及未来有可能即将发生什么。”
未来已来,而且这一次,中国人可能更早享受到创新成果。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