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底的某一天,我跟顾及进行了一次通话。
让我们首先来看看她的履历,从康奈尔,到华尔街投行,再到华尔街的买方——传统的金融精英路径之后,画风一转,进入了游戏行业成为产品经理,而如今,她已经成为了“助理来也”这样一家创业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如果算上她在新加坡新闻业、在战略咨询业的尝试,顾及的职业经验更是非常多元化。
可以说当下年轻人最想进入的那些行业、与世界的变化隔得最近的那些行业,顾及都曾经尝试过。
可是,跟那些在各种演讲里激情澎湃的讲述自己的故事以包装自己的人不同,顾及坦诚的告诉我,她的每一次转型都未必有什么曲折的故事和动人的理由,更多的是客观的原因——留学过程中的适应并没有太多困难,只是努力去学去融入;毕业就进入投行是当时家中突变,需要赚钱;做产品经理最初只是因为想去一个发展最快的行业;有创业的想法是因为想寻找一些有挑战性的方向,而决定加入“助理来也”是因为早就认识合伙人,与他们有聪明人的一拍即合。
一切情节她谈起来都云淡风轻,比起告诉你这一路上的故事和情绪,这场通话里她讲述的更多的,是每一段旅程中总结出来的一些平实的道理。在我们的二十岁之初,让我们迷茫的事情有很多,而其中,如何寻找最适合你的发展方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而尝试过一些不同的领域的人,最能在这个问题上给你建议。而她也的确是一个愿意去给别人建议,愿意分享的人。她在领英上写专栏,在福布斯做专栏作者,在在行上进行职业和留学的指导——分享可以说是她的个人爱好,她喜欢给别人带来帮助,帮别人解决问题。
这篇文章我将截取我与顾及的对话里对我最有启迪,也许也将对你最有启迪的几个问题。关于职业选择,这是非常好的一课。
Q:您经历过很多不同的行业,那么在您看来不同行业需要的素质有什么区别呢?
A:其实各个行业需要的素质差异不太大,选择行业最重要还是在于你的兴趣在哪一块。其中,每个行业都需要的就是学习能力,因为你进入一个新的行业,你可能对这个行业一无所知,但只要你有学习能力,你就可以去向学习:行业往往有一些现成的规则可以学习,技能可以培训,在大公司你可以学到很多架构,甚至职业发展路径都可以看到。
Q: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的年轻人很多喜欢跟风选择一个行业,而您在很多人们向往的行业都待过,那么在您看来,会不会每个人都会有天生不适合的行业?
A:有,比如我可能就不那么适合投行。(笑)
Q:那么您觉得年轻人应该怎么找到适合的行业?
A:有很多种方式,首先,我觉得可以不断尝试在不同行业工作,看起来很浪费时间,但最有效;其次,你也可以去认识不同行业的人,和他们聊天,这种方法问题在于如果不见到他们日常工作状态,你听到的东西是片面的,你永远不知道自己喜不喜欢这份工作;第三,所以我觉得有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你去尝试不一定要花很多时间在这份工作里,你跟着一个人在一个行业做一天,也可以看到这份工作的常态。
Q:在互联网公司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您选择了创业,关于创业,您觉得应该怎么寻找方向?
A:平时多观察,多思考,看生活中哪些问题是需要解决的,还没有好的解决方法。硅谷的思路是这样,是找到问题才去创业,但国内可能看到风口就涌进去了。
Q:您为什么选择现在的合伙人?怎么寻找合伙人?
A:他们之前创过业,并且成功退出了,而且我们的能力是互补的,他们是产品及技术方面,我是运营、产品、商务等方面。
Q:在您看来,怎样的人适合创业?
A:有两种人比较适合,第一种是本身物质条件很不错的人,因为创业很苦需要物质支持,另一种是特别年轻的人,他们无牵无挂,失败成本不高。创业跟进入一个行业不一样——行业往往有迹可循,创业完全没有。所以在创业中,学习能力只是一块儿,还要看运气,不是光有能力和性格就可以的。我可以给一些创业需要的特质,但不能保证就能成功。
Q:过去在不同行业的职场学到的东西是否对今天的你还有用?
A:很多技能都是有用的,在投行我负责做模型,这边也可以做基础模型;当记者的时候会写稿子,现在也可以写一些宣传的东西,或者至少能对负责公关宣传的人提要求;上学的时候学理工科,学到一些逻辑性的方法,所以创业的时候遇到问题就能分解成小问题来解决;做过咨询,所以在创业中遇到问题就可以以比较高的视角来看。
Q:作为一个创业者,又有很多别的爱好,您如何平衡时间呢?
A:周六会上班,所以周末时间其实是不确定的,安排时间的时候我会看看最近着重要做的事情,有需要做的就去做。我会每天写任务清单。
在确认了稿件不久,工作中我来到顾及曾担任COO的那家公司,得知了她已辞去职务。

几天后,在我们公司的办公室里,我又与顾及再次碰面。此间她正忙碌于我实习公司的一次活动,召集了一些曾经创业失败的学员,为他们进行复盘,让他们更好上路。顾及在活动中担任院长,负责活动组织,也负责为学员们授课。
一个一路成功的人,要如何盘点失败呢?顾及从自我认知讲起——在她看来,所有的问题都是自我认知的问题。只要真正了解自己,就能获得自己想要的成功。
她也把授课内容浓缩式的为我们分享:你需要与一个不那么熟悉的人,在十分钟内针对不同问题敞开心扉。关于对方不知道的,关于你的一件事;你最近最开心的事情;你最不擅长表达的情绪......
这也许是我们不愿意去面对的议题,更愿意在平时的谈话里插科打诨,甚至在一个人的时候也只愿意思考具体的方法论,寻找做成事情的捷径,而非去思考更加深入的,关于自我的话题。

但正如她所说,无论想做什么,探索自我都至关重要。
顾及离职也是因为,她更想花更多时间去做自己更想做的事情,比如上这样的一堂课,更愿意把时间花在,与自己相处,更了解自己上。
在我的实习中,也接触到了非常多过去职业经历非常丰富,但在每一段旅程中都有不少成就的同事,在实习生独享的每周分享里,关于如何去寻找最适合你的方向这个问题,他们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在年轻的时候犯错的机会成本很低,你得遇到错的才知道什么是对的。”谈起尝试,有人这样说。她还分享,每当她低着头跑了一段时间以后,会在某个节点想要有新的尝试,这时候她会去找很多有经验的、比自己年长的人聊天,会一个人出去旅行,静下来思考自己想做什么,还能做些什么,以找到自己发展的出口。
而另一位我非常尊敬的同事则给出了具体的思考方向,不止停留在问自己喜欢什么职业,我们还可以去思考这个职业的工作包括哪些内容,我喜欢哪一块儿,不喜欢哪一块儿。“如果我喜欢做记者,我是喜欢采访还是写作?如果我喜欢采访,那么我是不是喜欢倾听和了解别人?那么我可以去做管理者。我是喜欢慢慢接近真相的过程吗?那么我是不是可以去做侦探?” 当你不知道做什么的时候,你还可以去找一个非常成功的人,为他当助理或者替他工作,让他成为你的引领者,从观察他在做什么来寻找方向。
关于人生选择的问题,很难一概而论,应该结合你自己的情况去做出判断。但是,博采众家之长,学一些思考的方向,找一些尝试的技巧,也可以让你的迷茫期度过的更高效。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