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他
Jerry Wu,来自北京
现就读于美国辛辛那提的Summit Country Day School
他说在宗教学校你可以不信教,但是一定要懂得尊重;无论是走读学校还是选择“工人阶级”作为寄宿家庭都是他自己的选择,他希望接触不同的人群来更深刻地理解真实的美国。
 作者说
Shirley来自苏州,就读于麻省The Williston Northampton School
她是《花开彼岸》的主创之一。
她也是FS的实习生,协助出版《美高百问新编》
一直想写写Jerry,同为留美高中生,我能感受到他那份异于同龄人的质朴、诚恳和稳重。经过美国两年的历练,这个十七岁的少年身上,少了鲁莽,多了思考。
 正文
Jerry于2015年进入Summit Country Day School,这所位于美国辛辛那提的天主教走读高中规模不大,每个年级有一百个人左右,中国学生的比例控制在百分之十以内,其他的国际学生不多。学校以白人为主,大概有百分之十的黑人。
在这篇人物专访里,Jerry以亲历者的视角,为大家分享关于宗教学校、寄宿家庭、美高带来的改变和成长,以及他因为兴趣和想要帮助“后来人”而创立公众号的故事。
对宗教学校,大家可能有一点误解
很多学生和家长心里都对有着宗教背景的美国高中存有疑惑,就此,Jerry以他自己的学校为例,进行了一个简单的科普。
▲图片来自Summit Country Day School官网
“虽然我们学校是Catholic school,但并没有要求你信这个教,我们也有穆斯林和其他的宗教背景学生。虽然我不信天主教,在学校也不觉得有任何被特殊对待的感受。”Jerry说道。
作为一所天主教高中,Summit Country Day School有两个特点:
第一,学校的宗教课占得比重和正常的英文数学是一样的,是每年的必修课。过宗教课的内容和目的并不是指导学生去信教,而是向学生们介绍相关的历史和文化。
第二,学校会举行以弥撒为代表的宗教活动。每一个月有一次固定的弥撒,一些突发情况下也会举办弥撒活动。
Jerry坦诚地说,自己对弥撒及圣歌等没有太大共鸣,但也并不排斥。
他说起了一件事:前一段时间,学校公布有学生自杀了。正当所有人都沉浸在震惊中的时候,一位宗教老师站起来说:我们祈祷吧。
一屋子一百多个人立刻就开始祈祷。那一瞬间,Jerry忽然心生震撼,对有信仰的人来说,伤心的时刻似乎有一种信念在支撑着他们。这种信念是富有感染力的。
▲图片来自Summit Country Day School的FB
Jerry提到,想要融入宗教学校,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尊重,不用强迫自己去信教,但是要主动去了解、尊重彼此的信仰和一些习惯。
Jerry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写过关于宗教学校的文章:在一个天主教高中上学有怎样的感受?
进走读学校是我的选择,寄宿家庭很温馨
标题
如果说去到一所宗教背景的高中是机缘巧合,那么选择走读学校就是Jerry深思熟虑后的选择了。
“住家有一个优势可能就是能遇到更多不同的人吧。”
“比如说,我住家爸妈都没上过大学,是工人阶级,而在寄宿高中可能接触到的都是一些比较富裕的小孩。我觉得选择住家能够更好地了解美国社会。”
Jerry说,当时的住家是中介安排的。在寻找合适的住宿家庭时,他提出的希望是对方家庭能对体育有兴趣,这样比较有共同话题。
“虽然我个人对观看体育比赛什么的更感兴趣,而住家则更喜欢参与像铁人三项这样的体育活动,但是我并不反感,现在也会和住家一起参与进去,跑步,骑车,游泳等等。“
Jerry对住家的总体情况是比较满意的。他是唯一的一个中国学生,一人一间屋,比较自由。住家自己有三个小孩,一个在大学,一个高两届,一个和他一届,这样也比较容易交到美国朋友。
“住家人比较好,他们没有把收钱作为一个目的,而是很真心的对待我。在住宿家庭的问题上,运气的成分总是占得很大。”Jerry有些庆幸自己在异乡收获了一份温馨的家庭生活。
美高两年,我的变化和成长
当被问及“出国后觉得自己在哪些方面有所改变”的时候,Jerry沉思了片刻,接着对自己
两年的美高生活做了个小小的总结。
[学术方面]
出国前,Jerry就读于北京某区排名第一的公立学校,学习氛围非常浓厚,生活基调也比较紧张。
“其实与国内(高中)相比,课业上并没有太大区别。特别是现在国内的一些高中,像北京实验中学啊,也都设有国际部,光从academics来说国内也很丰富,不过国外自己做research的机会会比较多。”  
Jerry最喜欢的课目是历史,对他来说,学历史就好像是不断地在听故事,很有意思。高二的时候,他就按学校要求完成了一份自主研究调查,写成了一篇二十多页的论文。这个research是由学生自由选题,老师则负责定期的辅导以及检查进度。
Jerry选择的话题是“Education During the Chinese Cultural Revolution” (文革期间的教育)。“每次deadline前几天还是比较忙的,经常会写到凌晨。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我太拖了。”他笑着说。
[体育方面]
“如果有什么是我真的从小就喜欢的,那就是体育了。”
Jerry从很小的时候就对体育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他讲道,当别的小孩都还在看动画片的时候,他就嚷嚷着要看体育比赛了。可惜的是,在国内的时候并没有什么机会和时间做运动。
虽然他小时候练过击剑和跆拳道,但都因为课业紧张就放弃了。来到美国后,Jerry很高兴体育成为了受到学校重视的一部分。
如今,他参加了cross country, 篮球,网球,还经常去健身房健身。每一天都充满了期待和阳光。
[独立性方面]
Jerry提到,自己在国内的时候就比较独立,但与来到国外后还是很不一样。在美国,作为国际生,父母家人都不在身边,必须得自己安排和考虑事情。虽然住在寄宿家庭,不需要自己做饭,但是还是要自己照顾自己。
“刚开始我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变化,是回国后,很多人都说我有所长进,和从前不一样了,我才意识到。”
在美国的时候,Jerry还向住家学习了开车。“自己开车了之后,就能安排很多事情,不用麻烦别人了,方便了很多。”
如今,小小年纪的他俨然是个“老司机”了。
[思想方面]
思想上的变化往往悄无声息,但却一直是最意义深远的。
Jerry说自己很早就决定了大学出国,但后来决定了高中就出来,是希望能提前接触美国文化和思想。而选择走读学校,也是因为和住家的相处会更日常一些,能帮助自己真正去体会美国的生活,了解不同的人和事情。 
“在国内的时候,可能比较少去关注国外到底是什么样的,不会放眼国际事件。到了美国之后,确实比较关注世界上发生了什么,也比从前更关心社会问题了。”
Jerry提到,很多学校socialstudies的作业就需要关注时事。比如说,他ap economics的假期作业就是要找12条新闻,再与经济联系起来,而ap us history的作业呢,则是从社会新闻中找相关例子。
大选结束,美国的高中生们都怎么看?
创立公众号,希望帮助“后来人”
创立

目前,Jerry与他的朋友一起运营着一个学生公众号,名叫40N。
“刚开始的时候主要是想写美高的生活经历,但是后来又觉得不用那么拘束,与美国相关的都会写一写。” Jerry提到,刚开始创办这个公众号的时候正赶上奥运会,就写了一篇文叫做“为什么美国是永恒的体育强国”很粗略地讲了讲美国的体育制度,没有想到一下子达到了六千多的阅读量,涨了几百的粉丝。“当时当然是很有成就感,特别的热情高涨。”他说道。
到16年底的时候,公众号收获了一千名左右的粉丝,从那时候起,就开始有学生来联系40N,希望能在这个公众号写稿。
“现在的话我们更新的频率比较低了,也几度变过思路。比如说我们去年感恩节做过活动,让不同的学生来写一些短的片段,做成一个集锦。又比如去年大选结束后,我们联系了在不同州的美高同学,以第一视角介绍美高的同学们都是怎样看待大选结果的。” 
Jerry说道:“主旨依然是想给以后想走这条(留学)路的人一些经验和参考吧。
Jerry补充道,学生的文字可能很主观,也不是很成熟,但却真实,是第一手的资源和体验。
“不管以后能做成什么样,更重要的是这个过程,虽然更得少了,但是从来没觉得这个公众号是个拖累,我觉得很有意义。虽然做不了10万+的自媒体,但至少能写点/发点自己喜欢的,想写的东西。我现在并不在乎粉丝人数,更多的是一种乐趣,又或许是一种责任?既然出国了,我就希望能把自己看到的东西带给那些没出国的人,那些想出国的人。
Jerry的40N公众号
不知不觉,笔者与Jerry就聊了将近一个小时。对于正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夏校的他来说,指针马上就要指向凌晨十二点了。
“那就先这样吧,你有什么问题,随时问我!”他笑呵呵地说,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那一份朝气。挂断通话,他的语音语调还在脑海里盘旋。令人钦佩的,是他浑然天成的亲切,荣辱不惊的胆识,和那份不忘初心的热忱。
推荐阅读:
FS为留学家庭开设“人物”专栏,如果你想分享你的故事
欢迎联系Summer:微信号summerjingxia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