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大访问学者章莹颖失踪的案件引起了美国和中国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最令人揪心的问题就是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安全问题了。不管你是初来乍到,还是在美国已经居住了一段时间,打算在这里安居乐业,安全防范意识都是必不可少的。今天,北美新文就带大家回顾一些北美安全问题中常见的认知误区,教你如何在不同的生活场景中保护自己。
【误区一】:美国人都是活雷锋
小编的表妹小美最近要来美国参加夏令营,她听说美国很多人都特别友好,会免费给陌生人提供搭车服务,她也从其他同学那里听到,美国很多人特别善良,会无条件地帮助陌生人。在了解到失踪案之后,小美有点糊涂了,问小编:这美国人究竟是不是活雷锋呀!
无论在世界上哪个国家,都有好人,也有坏人,不可一概而论。小编在美国既遇到过下雨天免费给学生借伞的纹身店大叔,也遇到过坑蒙拐骗样样全的本校大学生。一个人的种族,职业,性别,年龄,都不应该成为你放松警惕的理由。 我们都不具备读心的本领,也无法贸然判断一个陌生人是好人还是坏人,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对陌生人的帮助心怀警惕,尽量在出门办事之前做好准备,并联络朋友和家人告知自己要去哪里办什么事。
出门前的准备,可以包括:
1. 看天气预报(看是否会下雨,下雪,或有其他极端天气预警),
2. 带好必须的证件和办事需要的材料(证件放在安全的地方,不要在身上放超过50美元的现金),
3. 将联络工作做好(手机充好电,带充电线或充电宝,提前联络朋友和家人告知要去的地点和时间),
4. 查询好路线(比如下载必要的手机App看当地的Next Bus Schedule, 可以实时告知公交车什么时候来,但注意时间表可能会不准,事先考虑好如果遇到公交车停运的话第二套交通方案是什么)等等。
    如果遇到了突发状况,比如手机没电了,迷路了等状况,首先不要慌张,不要在路上表现出非常焦急和紧张的状态,其次是去寻找周围最近的大型连锁店铺(比如星巴克,Safeway超市等等),先让自己有一个安全的落脚之处。如果是夜间迷路的话,在手机有电的情况下可以联系当地警察局的热线电话求救,如果手机没有电的话,可以借电话进行联系,但不要上陌生人的车,或者跟陌生人走。
    不管是中国人,美国人,还是世界上任何国家的任何人,都不是活雷锋。我们常言说,即使知人知面,也未必知心,更别说是陌生人了。做好必要的行前准备,是保护自己的第一步。
【误区二】:那我给别人提供帮助总没事儿了吧?
经常看《犯罪心理》这类刑侦类美剧的读者们可能会看到一些受害者因为向陌生人提供帮助而受害的案件,而这类案件绝对不是耸人听闻的。比如说,十年前,在小编读书的城市的沃尔玛商场发生了一个连环绑架杀人案,犯罪分子将自己装扮成年迈女性,并在衣服中藏有一把斧头,在沃尔玛商场的停车场里寻求年轻女性的帮助。一旦年轻女性因为心软想送其回家,就会被犯罪分子无情地绑架并杀害。也有人曾经开车的时候被人敲车窗问路求助,在摇下车窗的那一刻被抢劫甚至绑架。
那我们是不是不能帮助陌生人了呢?并不是的,但是我们不能自己贸然提供帮助,而是应该等待警察对其提供必要的帮助。比如说,如果一个年迈的老人或者残疾人在商场停车场里问你能否开车回家,你可以说:抱歉,我自己不能开车送你回家,但我可以带你联系商场保安处(Mall cop/security)或者替你电话联系当地警察局。如果是真的需要求助的人,警察可以更好的帮助他们。
我们不能因为求助的对方是弱势群体,就放松警惕。这种情景下的处理准则是,让专业的人和机构来提供帮助,不要自己贸然开车/步行送他人回家或下车查看状况。开车窗的时候,不要完全摇下来,只要稍微够听清楚对方说话即可,不要给对方创造可乘之机。
(图片来源为网络)
【误区三】:犯罪案件都是陌生的歹徒实施的
实际上,很大一部分性侵案件是由熟人实施的。即使是和朋友们出去玩,也不能放松必要的警惕。比如说,不要在离席之后再继续引用之前开了的饮料或食用暴露在公众视线下的食品(美国大学校园中流行Date-Rape drug, 又称 Roofie, 会让受害者昏迷)。不管是异性还是同性,都要避免有可能对自己产生危险的情景。在外面Party的时候,一定要和信任的朋友结伴而行, 并对同行的朋友也担任一些Watch out 的责任。 在和室友/男女朋友/约会对象相处的时候,随时留意对方是否有异常行为(比如暴力倾向等等),并且在必要的时候勇敢寻求帮助。不要认为家丑不可外扬,美国大学里和社会上的警察局对于家庭暴力,虐待等问题是十分关注的,也有很多相应的资源可以进行提供。
(图片来源为网络)
【误区四】:那我待在家里什么都不干总没事儿了吧?
。你不仅应该通过「Crime Rate Report」这类关键词查询你生活半径的社区治安状况,还应该给自己居住的地方做好相应的安全准备,比如上安全保险/家庭安全系统,再比如每天出门,睡觉前锁好门窗等等。如果有人敲门,最好先通过猫眼看清来人,如果对方说是搞维修的甚至说自己是警察,也应当先核实对方身份再开门。也有朋友们询问,家里有没有必要买枪呢?小编认为,家中持枪视情况而定可能是有必要的,但枪支使用安全问题更应该引起关注。请大家务必按照当地法律法规要求进行持枪的相关学习培训,并杜绝儿童/青少年接触到家中的枪支。每年,在美国因为不会用枪不小心被枪伤到了的概率是非常吓人的。
【结语】
在美国,了解相关的安全知识,随时保护自己,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功课。我们总结起来,实际上有这么几个热点:提前了解(居住地区的治安状况,应当避免的地区),不轻信(无论是什么肤色,国籍,性别,年龄的人),做好行前准备(物品,也可以准备一些防身的辣椒水/高分贝警报器/防身Tactical Pen等等),时刻警惕周围状况即使是熟人也不能放松警惕。 之后,我们还会分专题给大家介绍在北美防身的小技巧。祝大家在北美(包括在世界的其他地区)平平安安度过每一天,也希望所有的犯罪分子能够得到法律的制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