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人民币比较强势,在最近的一篇外汇管制的文章我也提到由于国家对外汇流出的控制,从个人到企业都有;把几个活跃分子都直接冻结彻查。刚看到一个数据说最近几年万达的海外投资占到中国外汇储备的1.2%,这种内保外贷的方式妥妥地任凭中国再大的外汇储备估计也是不够用的。
风头最劲的万达,复星,海航和安邦。记得当初接到安邦猎头的电话,问他们在哪里找什么级别的海外投资人士,结果人家说从directoranalyst都要,从美国欧洲新加坡都要;口气之大。当然,从安邦后来的大手笔来看,确实需要很多很多的相关人士。不管目前的被查是因为某大召开前的动荡,还是因为外汇的压力;我今天要说的是他们的运作模式。
曾经见过这几个企业中的某一个CFO,到美国来见投资者;谈到理想的企业运作模式,就是像巴菲特一样,用保险公司的钱去做投资。其实国际投资者并不喜欢混业经营,当然巴菲特的BerkshireHathaway并不在乎花街的想法,他只要专注于自己的投资理念投资就好。下图是2015年圣诞节时候的公司员工合照;大家能想象一个市值达到430B4300亿美元的上市公司总部员工少于30人吗?那一般的上市公司是不是连财务部门都要上百的,更别提兼并收购、投资者关系、营销、公司策略等各种部门。
我们来看看这些年巴菲特的大手笔,他从保洁手里买入了Duracell电池,把Heinz番茄酱私有化,买入BurlingtonNorthern 火车运输,买入卡夫食品;这些都是现金流极强的传统行业。在金融危机2008年的时候投资50亿在高盛,使用的是优先股Preferred shares,每年的利息是10%,同时有权在115的价位买入高盛股票;而到2011年,这个投资给巴菲特的帐面利润约37亿,70%的投资收益。他在金融危机的时候也买入了有6%年收益的美国银行优先股加期权,执行价是7.14每股。
所以大家看到巴菲特的投资风格了吗?一方面喜欢现金流(现金流才是金阿),另一方面逢低买入,还有各种结构附加,稳赚不赔啊。至于说到巴菲特的保险公司Geico汽车保险,Property&Casualtytailrisk也相对比较少。刚查了2017年一季度BerkshireHathaway的持股情况,100%收购的大部分都是实业,金融行业基本都是保险公司了,房地产更是没有。
我们再来看看这些中国企业的投资和商业模式吧。人人都想成为巴菲特,但是你是保险公司,你到处收购不代表你就是巴菲特投资。拿万达和安邦作例子吧。万达是国内的房地产企业,然后内保外贷;高负债率的情况下借国内银行的钱到海外收购资产;收购的除了房地产,就是影院、娱乐、球队。。。。。
再来看安邦,号称国内的保险公司,在国内通过银行发行不少类似理财产品的保险产品。这钱也是拿过来买买买;欧洲的银行、全球的房地产、酒店。。。。。。其他地方我不知道,但是美国的酒店和房地产可是出于高点。也不知道这些公司在买买买的时候有没有计算投资收益。而一旦发生坏帐,这些银行贷款也好,理财产品也好;兜底的就是政府或者最后平民老百姓。所以不管这样的彻查出于什么目的,我举双手赞成。
关注北美理财,关注麦睿投资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