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教育的实践与理论体系不断延展、丰富,但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建筑学学习方式和培养方向的改变以及行业对于建筑师技能的要求的提高,导致教育和职业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
面对着诸如此类的种种挑战,作为建筑学生,我们该何去何从?看完建筑师庄慎站在教育角度的分析,你定会产生自己的思考和认识。
 本文由 AC建筑创作 授权转载
 原文有删改。

庄慎
上海阿科米星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同济CAUP复合型创新人才实验班“小菜场上的家”课题教师
01 |  回溯
我所经历的学校教育与职业衔接

我是在同济教育体系里成长起来的。1997 年在同济大学完成了本科和硕士学习之后,又在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了三年。那时候的教育和职业环境与现在相比是有很大差异的。
庄慎在同济CAUP实验班教学现场
我读本科的时候最初接触到的是写钢笔字、画钢笔画、渲染、美术、构成练习这些基础课程,当然也包括建筑测绘。之后学习的专业课题是从简单到复杂的不同类型的建筑设计,比如小社区诊所、山地俱乐部、历史博物馆、住宅、商业建筑等等,总的说来属于功能与形式相对应的训练。当时学院的教学对于功能平面排布很重视,多以这方面练习为主,以至于我们当时往往是把平面分离出来排好,然后再做立面的设计。那时能看到的资料也不像现在这么多,基本都是经典的现代主义作品,例如柯布西耶、密斯、阿尔托、柯里亚等,包括不少当时被称为后现代、解构、高技等各色思想的作品,罗西、屈米、皮亚诺等。 但我个人对现代主义更感兴趣,因为当时学校训练的重点是现代主义。
勒·柯布西耶:萨伏伊别墅
密斯·凡·德·罗:巴塞罗那德国馆
上述这些学校教育的内容对我来说,其实是完成了一种从功能角度切入设计的思维训练,培养了一种习惯性的设计方法。这无疑可以帮助学生克服由教育向职业转化的陌生感。举例来说,我从本科到研究生阶段一直会做一些设计助学,就是当时所谓的“私活儿”,其中并没有遇到太大的障碍;毕业后进入设计院工作也不会感到慌张—事实上,当时我的软件能力是很滞后的,因为在那个年代拥有一台一万多块的586 电脑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高的消费,所以我是在进入设计院之前才刚学会CAD 的,也没有画过施工图,但这些问题很容易解决,而在设计工作的核心内容上我衔接的非常顺畅。
研究生阶段对我来说最有价值的经历是完成硕士论文。当年我的论文主题是《中国庭院的生命精神》,主要是关于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的美学、思想的研究,篇幅并不长,它的价值在于培养了我观察问题的切入点,而这背后所隐藏的其实是一个人看待事物的眼光。我认为学校教育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为学生培养一种个性的、独立的思考方式。学生将来离开学习环境,成为职业建筑师,他们仍然能够凭借学校时期的训练而保有这种职业的思维习惯、建立一种自己的形式逻辑和独立观点。这一点也是我在研究生时期最大的收获。
在我毕业的年代,大学建筑教育应该是与职业需求衔接得很好的,年轻的大学生在造型方面有优势,而施工图方面的技能也能通过工作自学完成,所以在工作中往往都能有不错的表现。我从刚进入设计院工作的时候就开始画施工图,很多内容都是第一次接触,每当遇到不会的我都会去借一套例图来看看,学习构造做法、设计说明等。在工作中边做边学,成长是非常快的。在设计院工作了三年后,我已幸运地建成了好几个项目,因此后来离开设计院合伙开自己的设计公司,应对工程问题也就比较平顺从容。我想今天的建筑的学生们所处的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现在我们整个行业的工作复杂度都增加了,毕业后融入到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会增多;建筑设计行业各种程序标准的“通货膨胀”也很严重,所以现在的年轻建筑师想要独立开业也许需要更多自信。
阿科米星建筑设计事务所:黎里
阿科米星建筑设计事务所:双栖斋
阿科米星建筑设计事务所:嘉定新城文化信息产业园一期
我离开设计院做建筑设计事务所已有16 年了。学校、设计院学到的东西一直是我工作的基础,是形式思考方式的基础,也是工程组织处理的基础。我一直习惯于将思考与实践联系在一起,觉得知行合一最重要,应该让工作具有持续探索的清晰脉络。从关注传统空间方式在设计中的运用,到理解消费逻辑并采用混合的方式设计,到在实践中关注运用民间建造,到关注日常城市的现象与实践,都是本着这样的习惯。
02 |  今昔
职业环境差异VS学校教育差异

我现在开事务所,碰到很多的年轻员工与实习同学,这些刚走出学校的学生与我当年的经历相比,在向职业环境过渡的过程中表现出更多的不适应。我不知道其中发生了什么,但大环境的变化也许是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
阿科米星建筑设计事务所成立于2009年7月
由庄慎、任皓创建,唐煜、朱捷加入合伙
20 世纪90 年代,画图方式还是以手绘为主,建筑设计图纸从数量到表达都精简有效。往往现在需要几百张施工图的项目,那时候可能只要画几十张图就够了。投标文本也很简单,往往就是前面两页效果图加主要图纸,评判的标准主要是功能合理性和平面的布局是否美观—这意味着学校所学的知识已经足以应付工作,留给新人自我学习的时间比较充足
另外,那个时候行业环境相对宽松,项目数量挺多。设计方的压力相对没有那么大,市场竞争并不算太激烈,参与竞争的境内外事务所也不算多,相应的,那时年轻建筑师承担大型项目的机会就更多,所以我在设计院常常有机会做到上海中心城区的项目。而现在,中心城区的很多项目都是外国建筑师在做,市场对设计方的要求也更高了,客观条件很难允许一个新丁来全面负责项目,这大概可以算做一种学习机会的损失。
但综合来说,行业要求的提升并不应该成为学校教育与职业衔接障碍的主要理由。如果说当下的建筑教育和职业需求之间的确实存在某种错位,我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今天的教育受图像化和知识碎片化影响大了,这样的倾向从某种程度上冲淡了建筑设计中的整体思维的学习训练与基本的形式转化训练。
庄慎早期作品: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当年我在学校接受教育,接触到现代主义作品时,学习的内容集中在功能与空间的排布上,那些训练虽然简单但有普适性,同时那些作品也具有很强的参照性。比如我的老师在指导我们设计时,会讲解厕所怎样布置好,和走廊关系怎样好;空间序列该怎样去排:人以怎样的方式进入,在何处停顿一下,然后再上到哪里看到景色。
通过简单的教学,能让你理解到功能和空间之间的关系,知道平面的原理是什么、逻辑是什么,也知道空间的节奏怎么把握。在这样的训练中,建筑设计可以靠平面思维和空间想象力完成,因此,毕业之后即使遇到没有做过的新的项目也不会犯愁,无论是住宅、行政中心还是任何之前没有接触过的项目都知道该如何开始设计,正是当时在学校的训练让我不觉得这是件难的事情。
庄慎在同济CAUP实验班教学现场
而我观察现在的建筑系毕业生,情况有时似乎恰恰相反——尽管他们在学校会接受一些很有特色的教育,会做分析图,会做模型,渲染制作一整套效果图也没有问题,但是却无法很顺利地将功能、空间、整体的建筑设计整合起来。这种从概念到形式的推进和转化能力的缺失,会让建筑设计的过程不能最终形成闭合。
这些现象多了,就说明学生的在校教育、或者自我学习并没有完成建筑设计所必须的基本功训练、形式功能之间转换的整体逻辑思维训练。这会成为学生们顺利走向职业道路时一个很大的障碍,因为建筑设计的整体性,设计的深化、施工图制作等等都与系统的,逻辑的组织方式和思维方式相关。尽管优秀的学生能够克服,但缺乏整体意识,缺乏系统逻辑这个问题是普遍存在的。
03 |  意义
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现自己

基本的功能训练并不意味着雷同化的结果,事实上这与每个学生不同的背景和个人特质都有关系。每个人的感知点不一样—有的人注意形态,也的人注意空间,有的人注意关系;有的人注意抽象的东西,有的人注意具像的东西。这些学生的差异在教学过程里是可以发现的。
学生应该学会发现和了解自己的特质—你喜欢怎样的思维?哪种思维你最擅长的?你能够很自由的去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吗?这些问题对于以后的职业发展或者就业本身都有助益。而作为老师,就应该去帮助学生去发现自己的思维方式。学生在刚开始做设计的时候,往往一方面有着自己很多想法与想象,另一方面会模仿一些自己喜欢的作品,各种想法与手法会糅杂在一起,使设计变得混乱,同学也会因此束手无策。因此,教师这时最好能鼓励学生说出自己思考的重点,通过引导让学生明确那些糅杂在一起的线索中哪个是比较适合自己的。这种点拨我认为是十分重要的。
所以我觉得建筑教育是不需要以“过去的”和“现在的”来区分高下的,因为教学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身有想法产生,能够有信心决策。
在教学的时候,有时候学生会产生一些很有意思的想法,而这些想法也会给教师带来触动,当学生什么想法都没有时,教学才会变得特别无聊。只要避免“一头热”的状态,学生都会感到很有意思,老师和学生的互动是能够很热烈的。
我对所有能产生这样的结果的教育都觉得是好的。无论是我自己那个时代相对传统的教育体系还是现在更加多元化的教育、学习方式,它们的目的都应该是为了发现最适合自己的设计方法。本质上学习不是学习别人、而是发现自己。在今天,有那么多东西可供我们学习,难道都要去学吗?我觉得是不可能的。如果说其中有哪些是能够学得的,那就是通过学习别人来找到自己。在学习别人的过程中触发了自己的思考、寻找到自己,明确自己最习惯干什么、最有能力干什么,应该是教与学最重要的一环。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