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径是我走过的
最长的路
1.
大学期间,对于有限青年来说,逃课是一种家常便饭,谁如果说自己没有逃过课,一般会遭受到别人的鄙夷。毕竟大学的生活如此多姿多彩,太过墨守成规地上每一节课,那这种人该有多无趣呢?
由于平时不上课,等到了考试的前一周,他们才开始走捷径,在书本上划重点,做好小抄,提前打探好考场情况,互相之间沆瀣一气。往往这种时候,一向低调沉默的学霸们,开始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因此提前和学霸打好关系,是一个学渣应该具备的基本考试能力。
最终,试卷上的分数并未辜负他们临时抱佛脚的努力,因为这是对他们社交和临场应变能力的一种嘉奖。
等到繁华落幕后,学渣们歌舞着荒诞的青春,而原本位于视野中心的学霸们,逐渐被淡出这场盛宴,因为剩余价值已被榨干。
这时候,学渣们还会暗地里鄙夷着这群一味读书的学霸。在他们眼里,懂得走捷径,是灵活聪明的体现,也是适应社会的潜规则之一,远不是书呆子能领悟到的人生真理。
他们或许从小到大就被灌输成功学和创业的励志鸡汤,鼓吹学习无用论,习惯了走捷径,跳过获取知识的过程,认为只要胆大有勇谋,并善于结交朋友,在社会上就能吃得开,才能成功。
2.
现实中但凡碰到情感挫折,职场上面临工资天花板,或是社交技能严重贫瘠时,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充电来提升自己,然而方法往往都用错了。
目前互联网出现了许多付费课程,涵盖了职场、教育、育儿、语言或情绪管理等方面,如雨后春笋般竞相迸发。琳琅满目。我们都说,现在是知识付费的元年,全民学习的热情日益高涨,这背后直接带动了庞大的在线消费市场。
然而纵观大部分付费课程,除了少数以工具技能学习的课程之外,绝大部分的付费课程,仍停留在如何教人充电的浅显过程。这里就出现矛盾了,很多人听课的目的是想充电,提升自己,然而学到的课程,更多的是教会自己如何去充电,有多少种方法去充电。
这些课程往往学时不短,若只听两三个课程,可能只需耗费1000元,然而时间精力的耗费,却是三个月左右。到头来,你终于弄懂了如何充电的方法之后,才发现自己还没开始正式充电,汲取营养。本想着走捷径,结果比原来的路绕更多路程了。
也有人喜欢总结类的课程,如《让你写出月薪两万的好文案》、《优秀营销方案的的六种创作方法》、《12个小众运营的推广技巧》等,因为很多人懒于自己学习和总结,既然能付出一点金钱,就能获得大咖的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这类课程正是抓住了大众喜欢走捷径的心态,也就是占小便宜,因此不断以业内大咖或某领域精英为宣传突破点,增强了用户的信任心理。而读者在很短的时间内收获了牛人的毕生心血,觉得物超所值。于是,和谐的供需市场便诞生了。
付费课程即便性价比高,但它不是公平的交易,尽管你付出了钱,却很难去获取同等的知识储备以及干货,因为你没有经历知识储备过程,只是在乞求别人给你一个没有解题过程的答案
这种心理上的假想满足,除了在一段时间内获得打鸡血般的亢奋后,很少能收获其它的干货和心得了,更别提能在脑海里形成清晰的思维导图。费课程,很多时候已成为读者安慰过去懒惰不学习的一种自我安慰剂。
它们的可怕之处在于阻塞了大部分人自我思考的能力,将答案和结果直接呈现出来,帮助众人走捷径,而忽略了积累过程,养成了伸手党的习惯。(科学家发明的便利工具不在讨论范围之内,如电灯、汽车等。)
对了,知识付费课程的鼻祖,莫过于李阳疯狂英语了,想必各位也深有体会,这里不说了。
真正想提升某方面的能力,肯定得去付出实际行动,去翻阅资料,去恶补书籍,去实习,去体验,总有一项充电的方向,好过去听鸡汤,去听无意义的“干货”。
3.
在现实中,国人热衷于赚快钱,喜欢追求短期效益,因此为了走捷径而交的智商税实在太多了。各种理财骗局本就千篇一律,以高收益低风险为诱饵,依然能吸引到一大群爱占便宜、想大赚一笔横财的人,到头来不是血本巨亏就是被卷款逃跑。
也有一些处于青春年华的姑娘,当第一次用身体换来快钱,尝到走捷径的甜头时,便一发不可收拾。她们年轻的时候,无需为了工作而辛苦劳碌,等老了,或许连原路都走不下去时,就只能让老实人接盘了。
结交朋友也是如此,平时刻意去结交八方人物,通过钱财或者利益纠葛走来捷径,尽管能在短时间内积累一大批人脉,但轻易用金钱链接的关系,也就意味着当有一天没钱的时候,会出现树倒猢狲散的局面。
你在王者荣耀连续胜利二十局,和你的当月绩效奖金有5000元,哪种奖励机制更能吸引你?只要不是和我故意作对的富二代,应该都会选择绩效奖金,因为两种结果的诱惑性来看,5000元更具有实际上的物质意义。
当我们想获得5000元的绩效奖金时,需要耗费不止二十局的游戏时间去努力工作,而这个过程注定是不舒服且反人类的,需要走很多原路才能到达终点。而且很多时候不一定能走到终点,这对很多人来说看不到奖励的希望,因此会泄气,会颓废,会放弃。
相反,王者荣耀的奖励机制,比获取5000元奖金来说容易多了,因为这游戏不仅走捷径都比获得5000元的捷径要短,花费的时间也短,获得胜利的反馈机制及时,进一步鼓励玩家玩下去。
于是,很多人就陷进短途的奖励陷阱中,跳脱不出,真正能将享受递延的人,无不是有意志力和克制力的人才。短途激励的可怕之处在于,它的奖励很难给人全面提升的能力,因为奖励获得方式太过容易,回报自然也是简单地重复。
当然,你可以说,玩游戏可以培养友情,可以磨练团队默契,可以直播赚钱,甚至可以找到女朋友。
这种观点,就好比嗑瓜子,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嗑瓜子?因为瓜子只需轻轻剥壳就能享受到美味,正反馈时间短。但你把它磕出花来,它也只是一个瓜子。
当然,你可以说,嗑瓜子可以锻炼牙齿,可以活动手指防止腱鞘炎,可以饱腹,甚至可以推动瓜子行业的市场业绩。
只要你想反驳我的观点,有一万种都可以辩驳,但你不能否认,嗑瓜子很多时候都是无意义的原地享乐行为。
难道生活中就不能走捷径了吗?,并不是,这里的大前提是,当你掌握了基础能力后,如果面临提升的桎梏,这时才需要借助学习或者他人的点拨,方能达到最佳效果。
在某个领域不懂的时候,不要急于盲从领域大牛的经验,因为这是别人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人生,换做你身上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
4.
走捷径和走原路,并非互相排斥,更多时候需要看一件事的性质是什么,上班能坐地铁当然不会选择走路,走捷径如果能腾出更多时间去做有意义的事情,那就不要矫揉造作的走原路了。
很多人时间有限,因此不少推荐类的书单或者电影清单应运而生,这就是合理运用捷径的方法。
有时候,走捷径会被人定义为少吃苦的属性,如“吃得苦中苦,方位人上人”这句诗,更多的是倡导吃苦耐劳的励志行为,在特定的贫苦年代里,这种品质值得提倡,因为人总要生存下去。
但在当下,一味地追求吃苦,甚至是为了吃苦而吃苦,就显得过犹不及了。我始终认为,能吃苦只是一种行为,但不是一个人的品德
许多家长因为理解错了穷养儿富养女的概念,导致儿子因为贫穷而对这个世界充满畏缩,性格自卑而懦弱;而女儿却成功养成了娇生惯养的富家公主病。
无意义的原路,有时候甚至比取巧的捷径更有危害,后者起码有上进的动力,前者完全是在浪费时间,偏偏结局还不尽人意,这时候已经拐进了弯路里出不来了,背道而驰。
这就需要一个清晰冷静的思辨能力,决策出最妥当的方法。
但可以确定一点的是,人习惯了走捷径,尝到甜头,便不想回到原路,久而久之,回不去了;而坚持走原路的人,给了自己多一条路的选择。
文章来源:智先生(Sleepheads)
内推机会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