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流浪美少女”,和我们一起去流浪~
熬过周六就即将迎来端午小长假,不知道你是不是也和很多人一样会选择将香港作为三天假期的出游目的地。
在香港除了越来越难吃的茶餐厅、喝排不完队的下午茶或者不定位就吃不上的西餐厅以外,其实最带本地特色的平价大排档也是个好选择。尤其是在这样天气的夜里,坐在大排档吃吃小菜喝喝啤酒,能缓解一大半你白天在香港大暴走的疲惫。
这次Susie和Shake提前到香港,暂时放下减肥这一终身事业,以长肉这一惨痛代价为各位测评了几家人气大排档。我俩撒着脚丫子走遍了每个热门区,可以说不管你住哪,都能有得吃。如果你按图索骥去了觉得好吃,可以奖励我们劳损的肌肉两个按摩师傅
第一家一定要推荐Susie觉得最好吃的坤记。不夸张的说,香港生活了快三年,坤记绝对是我吃过大排档里的
第一名


以前就专程来过坤记老店。结果五点一开始营业,就被店员礼貌地劝回。理由是“
没有预定吃不了”。
想订位?需要提前一到两周......不过现在在离老店不远的地方,又开了一家新店,店面是原来三倍大。再也不用苦哈哈地等半天还吃不上了。

既然是煲仔店,靠煲仔饭撑场子是必须的,我们点了招牌的白鳝饭腊肠田鸡饭。好几天没吃大米饭的我和Shake,看着一人面前一锅冒着热气的饭感动得想流泪。
舀一勺坤记秘制豉油倒入煲中,褐色的豉油欢快地朝四周米饭蔓延开。
腊肠饭里面的腊肠是两种口味,带着浓郁的酒香。腊肠的油润在煮饭过程中一点点渗入饭中,米饭吸收了腊肠的油气变得晶亮,腊肠吃起来也完全都不会腻了。 
肉质鲜嫩的白鳝、浸入豉油汁的米饭,此时成为世间最相配的情侣。为了让它俩永远都不分开,Susie暂时牺牲掉自己的减肥事业,把它们全部吃进肚里。
看看锅底这金黄的饭焦,可以说厨师如果没有十成功力是做不到每锅饭都能这样焦而不糊的。
作为在香港的最后一顿晚餐,我们当然是不会只吃两碗饭就走的。连续几天的暴走让我俩心力交瘁,又叫了锅招牌猪骨煲来给我们补身体。
文火慢煲的白胡椒猪骨汤底里又额外加入了鸡爪腐皮、玉米、白萝卜等食材一起煮,喝一口鲜得不得了,嘴唇上长时间残留鸡爪的胶原蛋白。
喝一碗汤再吃一碗米饭、吃完米饭再来碗汤......一大锅汤和两锅米饭,就在这样的无限循环中被我们消灭了。想着接下来不知道要跑多少圈才能消灭掉这些卡路里的我现在有点后悔。
📍 西环德辅道西243-245号
🚇  港铁港岛线西营盘站B3出口
💰  人均约150元港币
出发香港之前Shake就一直强烈安利我这家大排档,吃过一次就在她脑海里多年不忘。隐藏在北角街市楼上的东宝小馆。
二楼一层楼有好几家大排档,不过不用担心找不到,人坐得最满的那家就是东宝小馆。
这里给我的感觉很像香港版的居酒屋:穿着正装的上班族们一边就着小菜喝着啤酒一边大肆谈笑。整层楼还大放背景音乐,像什么《失恋阵线联盟》......嗯,应该说像80年代的居酒屋更符合这个气氛。
看到这酒碗的造型,Susie就明白为何上班族们爱把这里当作晚间食堂了。毕竟挣钱这么辛苦,下班了还不给自己打点气,第二天没办法继续战斗啊。
香港人爱吃鸡,随便哪家餐厅都能找出几十种鸡肉的做法。 这里最出名的是风沙鸡。用秘制卤水卤过的鸡肉鲜嫩多汁,表面还撒了一串炸蒜粒提味。炸脆的蒜配上软糯的鸡肉,口感层次丰富。好吃的我都想真封杀它了,让风沙鸡以后只能专供给我一个人吃。
椒盐骨看着十分浮夸,本来Susie以为端上来会是一盘简单朴素的骨头本人。没想到上面铺了厚厚一层炸蒜粒、香葱、辣椒碎,光这堆配料就足够我吃一碗饭了。深埋在佐料下的排骨反而没那么出彩,也许是一块块纯肉太扎实了吧,一块骨头都没有,更适合资深肉控。
等另一道招牌黄金虾上来的时候,我已经被上面的肉坨打闷了。本来抱着只尝一小口的心态吃这个虾,结果实在很好吃,又连吃了三四只......连皮都炸到酥脆的一颗颗虾,外面又包了一层咸蛋黄。口感实在结合的太好了,连皮都不需要吐就吃完一整只了。
是不是想吐槽连盘炒糖生菜都要po图?其实Susie只是想用了警醒自己和劝诫大家——在家里多吃些几块钱一筐的青菜,否则旅行时再想吃一盘,就得掏88块!
总的来说东宝小馆味道都不错,但价格算大排档里的“奢侈品”。不过菜的分量很足,加之现场氛围很轻松,特别适合一大群朋友聚会。像我和Shake两个人一不小心就点多了,而经费有限的我们因为在这里斥资太多,导致我们之后探店时点菜都变得比较寒酸......
📍 北角渣华道99号渣华道市政大厦2楼
🚇  港铁港岛线北角站A1出口
💰  人均约300港币
深水埗除了有TVB里的黑手党,还有分布在各个街边的大排档。幸好我和Shake自带吃货信号搜寻器,才能在一堆外表看着差不多的店里找出一家真·好吃的。
容记作为香港大排档中的扛把子,曾在当地轰动一时。即使处在同类竞争如此激烈的地段,我们晚上十点过到,仍等了十分钟才坐上桌。 
也是和明星们吃过同款菜的人了。
墙上荧光色系的菜单360度展现着老板誓做“深水埗弄潮儿”的内心世界。
容记的招牌菜的名字十分霸气——扬名国际烧肉
作为一块来自本土的烧肉,想要扬名国际,要先经过千层高温火烤的锤炼,烤出层次分明的五层才行。一层肉一层油要能清晰分开,表皮酥脆化渣,吃在嘴里感觉快和吃薯片差不多了。如果觉得空口吃有点腻,可以蘸着小碟里的芥末和甜酱一起吃。
鸡又出现了......啫啫鸡肉煲,浓油赤酱大火猛炒后立马上桌。猛火锁住了鸡肉的水分所以吃起来特别嫩。调味也恰到好处,十分配饭。我忍了很久,才抑制住自己想要叫一碗米饭的冲动。
连续几天吃了太多的肉,此时我只想做回那个“水做的女孩”。向大家强烈推荐点他家的每日例汤,“每天煲足十小时“,骨头和冬瓜都一抿就化了,汤也甜甜的。终于喝到一碗没有味精的汤,感恩的我剩下的时间全部花在喝汤上面了。
📍 深水埗荃湾线福华街118-120地下
🚇  港铁深水埗站D2出口
💰  人均100-200港币
其实以前就听过中环盛记的大名,但这是第一次去吃,也是这次所有大排档里我觉得最一般的一家,一般得都有点难吃了......

店铺开在中环的长楼梯附近,简单的店招下面挂着同样大小牌子的“蔡澜推荐”。
保持了香港传统老档位的格局:一间小门面用作厨房,椅子桌子支开在路边。 
由于经费所剩不多,此时已经变得非常小气的我们只点了两个店家推荐的招牌菜。其一为被强烈推荐的椒盐鲜鱿,不知为何厨师倒了估计一袋那么多的盐进去?为了提高中午时分的酒水销量么?
生炒骨,你也可以叫它糖醋小排。糖醋汁还行,只是骨头肉硬得生生把我咬肌又嚼大了两圈。
为了再给它一个机会,我们又追加了一盘煎酿三宝。没想到厨师的水准一如既往:局部还有点硬的茄子、不入味的青椒、尬在中间格格不入的肉馅......
有人评价盛记是一家“锅气十足”的店,锅不锅气我且不说,但绝对是一家“油烟气十足”的店。整个中午我都笼罩在摊位散发的浓浓“油雾”中,建议想吃这家的女性朋友当天去之前别洗头。
如果你刚好路过,可以坐下试试,但专门前去就没必要了。毕竟估计下次蔡澜老先生路过再吃的时候,都会带着“蔡澜推荐”的牌匾转身离开......
📍 中环士丹利街82号铺
🚇  港铁荃湾/港岛线中环站D2出口
💰  人均约100港币
这次时间太紧我们没有来得及去到沙田的香港大排档之花陈根记。不过作为中文大学学子的周末食堂,以前念书的时候Susie也已经把菜单扫过好几轮了。
深藏在街市里的陈根记,每天一到五点就会涌入大批吃货。半露天的场地、一个个铺着一次性塑料桌布的老式大圆桌、墙上挂着无数大块的点菜牌,环境十分接地气。
Wasabi蟹籽手撕鸡,不管去吃多少次,都是一定会点的。是的,依然是鸡。撕成一条条的鸡丝用蟹籽和芥末凉拌,新奇的组合出乎意料的很搭。像Susie这样根本不吃芥末星人,也能连吃好几口并不掉一滴泪。
椒盐鲜鱿,裹一层薄薄面粉炸到焦脆的鱿鱼,旁边再配一碟椒盐做调味。最简单的做法才是最需要技术的,同样都是椒盐鲜鱿,希望盛记的厨师能到陈根记的后厨去偷师一下。
这里的甜品属于“隐藏版菜单”,菜牌上是没有的,你需要自己去店内角落的甜品柜单点。五点半开售,数量有限先到先得,看着时间到了就要立刻去排队,抢完就没了。
芒果一口脆是最抢手的网红甜品。现点现做,外表刚炸好的酥皮果着冰冻的芒果内馅,冷热交替。让你一口一个高热量根本停不下来。
图据openrice@Sunny1948
📍沙田禾峯邨街市大排档3-5号
🚇  港铁东铁线沙田或火炭站
💰  人均80-120港币
最后再推荐一家甜品吧,某天晚上吃完大排档以后,虽然两人都表示撑得不行。但看到这家人满为患的糖水铺时,我们那个专为甜品准备的另一个胃又突然上线了。
深水埗的糖水铺也是一个接着一个,我俩歪打正着去了这家最厉害的绿林甜品。 
点单的时候我们彷佛忘了自己才说过晚上再也不吃的誓言,十分钟后这三大碗就被彻底扫光。

蛋白杏仁茶、招牌凉粉都很好吃,香港糖水的水准普遍都很高,这家还在平均之上。最特别应该算这个新出的奥利奥布甸。奥利奥饼干脆和冰冻嫩滑的布丁一起吃真是太棒了。为什么最好吃的永远是那些热量最高的呢?这个千古谜题希望有大厨能解决一下。
📍 深水埗元州街77-79号地下
🚇  港铁荃湾线深水埗站D2出口
💰  人均约40港币
当然啦,香港的大排档还有很多,我们也没办法一一吃完,毕竟吃到最后我已经想回到只靠喝露水度日的单纯生活。但这几家店也足够你端午节这几天吃吃喝喝了。
大家小长假带着这份地图在香港长肉玩的愉快。
哪里可以找到我们?
Wechat:流浪美少女
Weibo:流浪美少女S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