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困惑的妈妈在值乎的提问(经过提问者本人同意,在此处引用):
宋博士您好。我儿子现在6个月,从他出生开始我就没有离开过他一分钟,我到哪儿去都一定带着他,我不放心其他任何人带他。其实我隐约感觉到我的这种心态不正常,我甚至能意识到并不是他离不开我而是我离不开他。这大概跟我小时候离开妈妈跟着爷爷奶奶生活有关,生活里没有妈妈的心情直到现在回想起来都非常非常难过。现在有一个问题是我该回去上班了,这样我每天和我的儿子相处时间就会很短,我喜欢我的工作,但是我感到对我的儿子非常愧疚,也担心他会体验到我小时候不好感受,我怕他的心理受到不好的影响比如缺乏安全感。我非常不安和焦虑,宋博士可以给我一些建议吗?

Dr.Song宋博士的回答
由于工作的原因,第一次和孩子这样正式的分离会让很多新妈妈们产生或多或少的焦虑感和内疚感。不过正如你自己意识到的那样,你对孩子的这种严重焦虑心态更是自己童年分离体验的一种投射,对孩子这样时刻不离的照顾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变相心理补偿。
不过你对他人带孩子的不信任以及对和孩子分离的严重不安,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是有影响的。长此以往,不但会限制孩子与其他成年人交往的范围,也会让他倾向于不信任其他人,妨碍他与其他人建立健康亲密的关系。
此外,你这样的心态和养育方式,也会限制孩子独立性的发展,他在和你的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中,很难体验到正常清晰的人际边界,发展出健康的主客体关系。
安全感对孩子,尤其是婴幼儿的确非常重要。但是你作为妈妈在养育过程中的这种不安和焦虑,反而会不利于孩子内心安全感的建立。孩子对家长的情绪理解先于他们对语言的理解。因此,孩子在日常和你的交往中,也会体验到你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并受其影响。
几点建议:
1. 深刻的意识到自己这样的焦虑和不安会给自己、孩子还有其他家庭成员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2. 逐渐放权让其他家庭成员参与到对孩子的日常照料中,在和家人不断沟通的基础上,把自己的要求和期望清晰的告诉家人,要相信他们有能力照顾好孩子。
3. 要相信孩子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与不同抚养者之间的互动,对孩子的心智发展有益处。
4. 此外,你毕竟是天天能和孩子相处,虽然时间不长,但这和你小时候是完全不一样的,孩子并不会有被家人抛弃的感觉。
5. 高质量的陪伴是关键。尽量在能和孩子相处的时间里,给他尽可能多的关注,陪伴他们玩耍,多和孩子说话。只要孩子能体验到你一致的敏感的回应、及时的关注和爱,他的安全感不会受损。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