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电商巨头亚马逊近年来动作频频
,最近更是高居各类话题榜前列:137亿美元收购连锁有机食品超市 Wholefoods,开办亚马逊实体书店,其陆续推出的Amazon Echo、Amazon Go、Prime Wardrobe、Dash Wand 等各类产品和服务更可谓是来势汹汹,简直要把人们生活时时处处的各项消费全包揽。

已开业的亚马逊书店
看到的人都说:亚马逊这是在下一盘大棋啊。
The Bezos Empire —— 亚马逊CEO贝索斯的商业帝国

图片来源:Visual Capitalist 版权属于原作者
亚马逊的野心,远不只如此
就在5月30日,亚马逊通过了一项专利申请——这项名为 Physical Store Online Shopping Control(实体店内的上网购物控管)的专利技术,为了让人乖乖地在实体店买买买,会干扰你的手机网络!
说起来容易,我就是想上个网,谁能拦我,难道亚马逊要建防火墙吗?
事情要从智能手机被人们普遍使用说起。
自从手机能上网,特别是智能手机几乎人手一支之后,不仅网络购物对于实体店的营业状况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就算是人们愿意“亲自”到实体店铺走走逛逛,随手用手机上网“货比三家”这件事,也造成了传统零售商的业绩下滑得“让人心疼”。
由于电商业务红火,利润丰厚,商家也越来越关注网上商店的售卖,给在网店购物的消费者更多优惠和福利。精明的消费者们当然不能放过一丁点薅羊毛的机会,网购虽优惠,却看不见实物,那就到店铺内实地考察一下,再下单便是!
Showrooming 一词应运而生。
Showrooming:在网购前去实体店考察一下商品详情的这种行为。是不是也叫靠柜?
消费者们潜入实体店,当场上网比价,享受了导购员们热情专业的服务后,却在竞争对手的网站上下了单,实体店铺除了赚了人气,其余什么都没捞着。
亚马逊拥有的这项专利技术,便可以防止这种行为的发生。
当消费者来到商场,并将手机连上店内的Wi-Fi时,系统会对消费者此刻所浏览的网页进行识别——如果正在浏览亚马逊竞争对手的网站,你可就要小心了!
亚马逊这项专利技术的描述图
当发生这种情况时,亚马逊可能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一旦消费者登陆了竞争对手的网站或者货品,
网页会自动跳转到亚马逊自己的网站
,或者是其他经过亚马逊价格认证的或隶属于亚马逊联盟的网站;举个例子,如果你在逛亚马逊书店的时候,跑去 Barns and Noble 的网站上比价,网页很可能自动跳转到amazon.com;

系统甚至会向在场的销售员发出通知,让他们立刻与这些上网比价的消费者们“寒暄寒暄”,尽可能地把生意“拉回来”;
或者会根据连接Wi-Fi时留下的登录信息,向消费者的手机发送短信、优惠券,以及其他能够把消费者吸引回亚马逊网站或实体店的信息。
这一来二去,想在逛商场累了时蹭个 Wi-Fi 认真上上网,都像是在做亏心事一般——抬头摄像头有监控,低头手机被追踪,想要为家里精打细算一回都不行,细思恐极。
免费 Wi-Fi 的猫腻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商场内免费 Wi-Fi 的那些猫腻了。有报道表明,有很多店铺商家都会根据 M.A.C 地址(一个用来定义网络设备位置的地址)追踪连上店内 Wi-Fi 的移动设备,并对这些设备拥有者的消费习惯进行分析。
美国著名百货公司 Nordstrom 就曾被揭露利用消费者手机连接店内的 Wi-Fi,来追踪和分析消费者在商场内的购物习惯:什么年龄什么性别什么打扮的消费者,在什么柜台停留了多久,都成为了商家记录在册的研究数据。
Nordstrom 的管理者在实时观察用户消费行为
如果有一天,疲劳工作了一天的你步入百货公司,本是想逛街放松一下,导购员用温暖的声音安慰你,领着你去买了一瓶有舒缓功效的芳香精油,再给你送上一杯红酒,让你一天的疲惫都一扫而光。
这样的购物体验听起来温暖又贴心。可一旦知道,这从头到尾都是商场通过你的手机,在监测了你的一举一动后,提供的专项服务,是不是听来还挺 creepy 的?
你用手机干了啥,从来都不是秘密
你此刻的阅读行为,可能也会被开发者分析。但如果能够充分保护用户的使用安全与隐私,在一定程度内的监测与分析无伤大雅。
苹果向所有注册 iOS 开发者开放了 app 分析工具,在这项工具的分析和帮助下,开发者们可以获得用户下载、使用和获取某一个 app 的方式,用户在 app 第几页停留了多久,在按下某个按钮前犹豫的时间,都会以数据的形式提供给开发者,成为帮助 app 的用户体验调整、功能迭代,以及营销策略提升的辅助。
这都是放在台面上说的话,为了最大可能地运用数据帮助研发和运营,也有开发者为了利益,采取了侵犯用户隐私和安全的方式。
不久前,Uber 被曝光通过一项名为 Hell(地狱)的计划,无良地监控竞争对手 Lyft 司机的行踪。
据悉,自2014年至2016年,Uber 建立了 Hell 项目专项小组,开发了一个秘密的特别功能,通过在竞争对手 Lyft 平台上建立的虚假用户账号,并利用其软件漏洞,对 Lyft 司机在行车路线、乘客接送等方面的信息进行采集。获得数据后,Uber 将此与自家公司司机的行车路线进行比对分析,从而“抓获”那些同时在 Uber 与 Lyft 兼职的司机,给他们增派 Uber 订单,提升收入,并且调整他们的行车路径,尽量完美避开 Lyft 平台的所有订单,以阻止他们继续为Lyft效劳。
从经济角度上看,被追踪了的 Uber 司机好像也没损失太多,但是长达两年都处于被监视的状态下,甚至被 Uber 操纵了整个行车路线,想想还是背后发凉。
更有甚者,Uber 被曝出在 iPhone 用户删除软件之后,仍然继续留存用户信息,并监控用户的手机使用动向,而这一违反了苹果公司用户隐私保护规定的行为,使得 Uber 前 CEO 卡兰尼克(对,就是刚辞职的那位)直接收到了苹果 CEO 库克的警告。
水好深,还能不能好好上网了?
万维网联盟 W3C 曾专门针对用户信息和追踪发布法案,以“防止意外,促成对Web 的信赖”,并保护网络用户的隐私,让用户可以选择退出网络追踪系统。在法案中,W3C 定义了拒绝追踪(do-not-track)的设定,网站应遵守的行为,并提出让网络用户有更多选择,保障网络使用者的信息安全。苹果也曾因为 UDID 有泄密用户信息的安全隐患,宣布全面禁止应用访问 UDID。
每天捧着手机、对着电脑的你,也应该时刻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信息。在多数移动设备上,需要访问用户位置信息的应用都会发送一个请求,只有用户点击同意,才能给该应用跟踪设备的权力。应当注意只从可靠的、经过认证的应用商店下载手机应用,不要随意在公共场所连接免费的Wi-Fi,谨慎使用手机上的“同意访问实时地理位置信息”等功能,毕竟网络时代嘛,还是谨慎点好。
再说回亚马逊申请了专利的这道Wi-Fi防火墙。
由于实体店的价格无法根据行情进行动态调整,利用这项技术,给用户打造一个离线的购物环境,理论上对于实体店铺的运营是有一定帮助的。然而,虽然2012年5月便提交了专利申请,亚马逊自始至终却都没有使用这项技术。
毕竟,会用手机的人都知道,只要数据流量够用,不连店内Wi-Fi,再厉害的专利技术,也挡不住咱这一颗精打细算的心呐!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