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产阶级结构下,往往会出现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即家庭越富有,妻子和丈夫受教育程度越高,那他们的生育率就越低,家庭规模就越小——不论在中国,美国还是其他什么国家,这一理论都基本成立。
所以如果你查看世界生育率排行,会发现在没有政府计划生育等政策的干扰下,生育率最高的往往都是那些最穷的国家,比如非洲的尼日尔,乌干达,中东的阿富汗等等。
以下为2012年的一张数据图:
生活在中国城市中的你,可能也有这样的感觉。
即身边学历水平低的朋友,可能已经早早结婚生子,孩子都能打酱油了;而在名牌大学读书,受过高等教育的同学,可能连结婚都非常犹豫,有的甚至还会质疑婚姻制度究竟有何意义。
当然如果你去到农村走一走,会发现一家多口是非常普遍的事情;如果你去过美国,也会发现美国城市家庭的生育率远比动辄六七个孩子的农场家庭要小得多。
所以在几乎所有有关未来的电影都对人类的未来充满了信心,认为未来我们会更高,更快,更强,更聪明时,有一部叫《蠢蛋进化论》的电影,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理论:
因为高智商的家庭会合理使用避孕措施,会在生孩子前仔细思考能不能给孩子好的教育,好的照顾,会平衡自己的感受,再选择要不要孩子;
5年过去了...
与此同时,低智商的人啥都不会想就越生越多,可能因为他们啥都没想,可能因为他们没做相关避孕措施,可能只是因为他们忘了,总之,虽然他们又无法给自己孩子好的教育,好的照顾,但他们会生很多:
五年后,孩子就在他们家长的争吵中长大。

又十年过去了,他们的孩子也已经长大,开始了自己的繁育之旅..
注意看右边,他真的把她们都干了...
自然界那些淘汰低智商人群的措施,在强大的现代医学面前也无能为力。虽然他试图跳到一架喷气式飞机上,胯部撞到铁门,但因为现代医学,他不但活下来了,而且

就这样,五年又五年,一代又一代过去了。高智商的人群越生越少,而低智商的人越生越多。
曾经向着更强,更聪明,更高等进化的进化论,在人类的普世价值,高超医术以及人道主义精神上变得不再适用。我们的进化不再向着更强进发,转而向更愿意生,更能生孩子进发,所以在电影里,人类的智力在五百年内直线下降。
五百年后,当时被冷冻起来却因为特殊原因没能醒来的男主角醒来时,在他眼前的是这样一个世界。
垃圾堆积成山,没有人知道应该如何解决。

最受欢迎的电视节目是《Oh, my balls》,内容大致如下。
男人从高空落下卡到蛋蛋。

弹飞到高空后,落下又卡到蛋蛋。


然后被狗咬蛋蛋。
从墙上落下又卡到蛋蛋。


总之就是一个蓝衣男子不断卡到蛋蛋,不断惨叫的恶俗电视剧。而那时普通居民的生活状态就是一直坐在这样的椅子上看电视。
医院遍地垃圾,医生和护士根本不知道病人有什么病。


诊断方法就是把几个一样的棒棒放到嘴里,屁股里。
当时的广告和电影基本是这样的。
男主因为做了这样一个智商测试,就被认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得以去白宫就职。
听到问题时,男主的表情是崩溃的
除此之外,法院,警察,政府,普通民众的审美都以一种搞笑,扭曲的姿态呈现在我们面前,因为太过冗长,就不截图了。总之在影片的最后,男主角靠着自己超高的智商,成为了美国总统,而曾经的一个妓女,则成为了第一夫人。
(注意,这可是2006年的电影,当时的总统是乔治布什。)
因为是喜剧,所以电影以一种极夸张的方式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搞笑滑稽的世界,没有深入去说。但看完电影,细想起来,你会发现有一些不对的地方。
那就是既然人类都这么笨了,连基本生存能力都没有,那么他们是靠什么生存下来的,那些电影又都是谁拍出来的呢?
电影里也给了答案,他们喝的水(电解质饮料)都是这家叫做BRAWNDO的公司生产的,人们会用它们家的水解渴,喂奶,灌溉,做一切事情。
这家公司的广告和标识在电影中随处可见,还提到了他们买通国家部门,篡改相关条例,以实现垄断——这根本不是智商50的人做得出来的事情。
所以说,很显然,电影里除了主角所在城市,以及那个城市里那些如同弱智,行尸走肉的居民以外,还有一个更上层的,更高级的世界,而那个世界的大公司们,可能控制着这些智商不到50的普通居民的日常饮食,居住,出行。
当然,因为这是一部喜剧,所以这些都没有拍,只是以暗示的形式出现,但现实中其实就是如此。
无论如何,拥有社会资源极少的底层都是被奴役的一代,而且因为遭受到这样,那样的剥削,他们所能占有的社会资源只会越来越少,所以他们后代所受教育也会越来越低级——一个事实是,这几年寒门越来越难出贵子,即使有高考,清北复交人几所超级大学的寒门学子也越来越少了。
长此以往,底层人士会越来越难以翻身。现在还只是没有机会,未来可能连智商上都要低人一等了。
从希望到绝望,最后到认命,这是一个底层的三部曲。
如果你看看新闻其实应该意识到,豪门其实还是愿意生孩子的,而且一生就是不少个,因为豪门往往可以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机会,而且生孩子也丝毫不会影响他们自己的生活。
所以其实《蠢蛋进化论》里那些不愿意生育的,针对的多半是中产阶级人群。现实的中国,那些不愿意生孩子,被学区房,被城市户口折磨的,也多半是中产阶级,因为极低的生育率,他们最终可能会逐渐消失。
从希望到没有希望,最后到消失,这是一个中产的三部曲。
这一切加起来,就叫做阶级固化。
(举一个之前写过的例子。:大同黑煤窑的工人的工资就稍微要高一点。每天6点天没亮就要下去拉煤,一直拉到晚上没办法工作了为止。从地下七八百米的地方把几十斤重的煤运上来,一名工人每天可以得到一百元左右的报酬,大致等于什么事都不用做的实习生每天的报酬。除了工作环境艰苦,工人们还要面对矿难塌方,老板拖欠工资,自己身体扛不住等风险。即使如此,在被问到是否辛苦时,从四川农村来的陈姓工人还是这样说:
“这里比在家乡要好上10倍,这儿干一年,比得上在家乡干6年”
所以我不认为在未来,我们所有人都会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强壮,就像那些乐观积极的科幻电影一样。
可能在未来,随着人口的爆炸增长,地球有限的资源只能满足少部分人维持现在这样的生活,而更多人则可能像电影中的“弱智一样”,因为智商低,所以浑浑噩噩,像个行尸走肉一样的活着,成为垄断公司倾销商品的实验田以及政府征收赋税的肉鸡。
他们还以为自己吃喝玩乐,像活在天堂。
那时,没有资源但有智商的中产阶级早已经消失,底层因为国家机器强大的洗脑,控制能力,完全凌驾于个人之上的暴力机构而逐渐认命。
在最近很火的日剧《东京女子图鉴》中,有这样一段理论。
说积极响应政府多生孩子的号召,大多是没有智慧和能力的女人,光是劣质遗传基因不断增值,教育和育儿方面也做得非常糟糕:
如此生活三百年,直到沦为奴隶。
是吗?
是吧。
-END-
【推荐阅读】
我常常会在朋友圈发一些有趣的图片和文字
可惜没办法和所有人分享
所以我设置了自动回复
只要回复晚安会得到一些特别的话和图片
今天回复,会得到一个搞笑的段子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