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迪说】
今天我们如何做女人?这是一个困扰很多女人的问题。2015年端午节我和3位好友(都是女心理咨询师)一起为女性打造了一道心灵大餐——《生为女人》女性魅力特训营,今年五一将是第6期。(戳蓝字了解详情)
《生为女人》一年只开两次五一和国庆,我特别选择了上海佘山富有禅意的希音山房,三天两晚度假修心两相宜。我们4运用国际最前沿的心理咨询技术轮流带领,心理培训界前所未有的创举,性价比爆表的自我成长课。
4位女心理咨询师组合(从左至右)王琦,王海女,吴迪,坐地者马丽
我们四人的年龄跨度36-48岁,在成为职业心理咨询师之前都在其他领域工作多年,婚姻状况有单身、已婚和再婚,除了心理咨询技术同时用自己的生命经验作为女学员们的参照系。
王海女36岁,是我们当中最年轻也是最美的,我笑称她是我们4人组合的颜值担当。她目前单身无孩,每次《生为女人》课上都负责回答恨嫁女学员的一个问题“36岁还没结婚,没孩子,你不着急吗?”她的回答给学员们打开了“我们如何做女人”的另一扇窗口。
王海女: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美国加州专业催眠治疗学院高阶催眠治疗师,OH卡系列心灵图卡创始人德国心理学家MoritzEgetmeyer在中国亲自培训的首批OH卡专业培训师。
能创造自己的,只有自己
文:王海女
去年的十月末,我在纽约旅行。这是一场10天的独自旅行,安宁而自由,让我有机会更多地去看,去想,去感受,以及更深地听到自己内在的声音。
因为是第一次去美国,又是一个人出行,所以我预定了Airbnb,以备无人之需。我的房东是位拉丁裔的老妈妈,在我见到她的第一眼时,怎么也不会相信她已经74岁高龄了。无论是她的笑,她的眼神,她的行走坐立。我对她的年轻态表示赞叹,她却眨眨眼说:“没有什么秘诀,或者,也许是因为我爱艺术吧!”我看着家里一整面墙的涂鸦,点点头。
她又从手机里翻出几张照片给我看,照片上她戴着艳丽的发带,涂着红唇,穿着黑袍,一副神秘女巫的模样。她告诉我,这是去年万圣节时她的装束,过几天又要到万圣节了,她还在琢磨今年要扮什么。
有一天我从外面回到家,一开门,她指着电视对我叫:“Sher!快来看!你的国家!”我跑过去看到屏幕上滚动着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地,黄山、故宫、长城、九寨沟……还有我的故乡桂林山水。
她又问我:“配乐很好听,是中国的歌曲吗?”我听出这旋律是《红梅赞》,随口就跟着轻轻唱了起来。她一叠声地催我唱大声一点,又不停地说:“太好听了!太好听了!你一定骗了我!你怎么会是心理咨询师!你是singer!”我很不好意思地接受了她超乎事实的夸奖,但还是被她的兴奋感染了,摇头晃脑地继续唱着,然后我听到她说:“我要学会这首歌。”
我跟她确认:“你要用中文唱它吗?现在开始学习?”她点点头,看着我不可置信的模样,又转而问我:“你呢?现在还在学习吗?”我回答她:“是的。”
接着,我向她介绍我正在学习的一个长达15个月的家庭治疗师课程。我告诉她,我每个月都会有几天要放下工作,在上海和北京两城之间往返,做一个认真的学生。她问我:“你为什么想学习它?你喜欢它吗?”我说:“是的!我喜欢!我对它很有兴趣,这里面也有我的梦想。我希望能够从一个人去看到他的家庭,也从一个家庭去理解其中的人。我希望有更多的家庭里的人能彼此理解。我希望我能陪伴更多的家庭建造出爱与滋养的土壤。”
等我说完,她笑嘻嘻地提醒我:“Sher,不要忘了,你也将近四十岁了,你不是也在学习新的东西吗?那为什么我这个七十多岁的人不可以去学习新的东西呢?你一定懂得,学习不是孩子的专利,也不是年轻人的专利。学习是一件公平的事,可以属于任何人。当你爱上一样新东西的时候,你当然应该去学习它。然后,你也会是新的。是的,就是这样,学习会创造一个新的你。”
老实说,我的英文并不算好,但这一番对话,我竟然毫无障碍地都说明白了,也听明白了。“学习”,是我熟悉的词语,而“创造”,却带着一点新鲜感。当我去念诵“创造”两个字时,我分明能觉察出内心的悸动,甚至能清晰地感受到身体里的血脉渐渐地开始奔涌起来。“我在创造一个新的我“,这听起来,简直是世上最动人的爱自己的情话。
也是在纽约。
从我住的房间的窗户望出去,对街就是纽约圣约翰大教堂。这座至今未完工的哥特式基督教堂,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祷告之所。到达纽约的第二天,我便去了那里。
工作日的白天,教堂里空空荡荡。一圈圈的顶灯和微跃的烛光,偶尔的轻声细语,好一处静谧幽然之所。我一个人在这座有两个美式足球场长度的教堂里细游慢荡,品味斑斓的花窗素净的石刻,直至走到布道坛下的大厅。
在那里,我看到墙上挂着一系列摄影作品,是正举办的一个展览。作品里是同一个女人,她在不同的场景里——巨浪拍打的崖石边,山间庙宇的风铃下,茅草摇曳的铁轨上……或站或坐或躺,呈现着某种行为艺术主题。
我凝视照片里的那张脸,一个东方女人,看上去不年轻了,表情肃然,眼神坚定。有时披挂着宽松的禅服,有时身着和服,妆白如艺妓。看表演者的介绍,果然是日本名字。
看完了展览,觉得有些累了,照片附近恰好摆放了几排座椅,我走过去歇歇。我的边上坐着一个女人,她手里拿着衣服,正做着针线活。我坐下时,她与我对视了一眼,朝我点头微笑了一下。电光火石之间,我认出面前的这张脸,正是我刚才凝视的照片里的那张脸。
她真的不年轻了,皮肤上有明显的皱褶,也不白皙,我仿佛在她脸上能看见照片里她所待过的各个场景里的风吹过的痕迹。她的手指瘦如枯枝,却灵活非凡,在昏暗的光里穿针引线,宛若游龙。而她缝补的衣服,是照片里曾出现过的某一件表演服。
这时,我才注意到,这几排座椅前面,是一个正在临时搭建的小小的四方舞台,原来她晚间会在这里呈现她的行为艺术。我就在一旁看着她时而立起,干练地指导工作人员布灯,像一个职场“白骨精”;时而坐下,继续低头整理缝补手里的旧衣服,像一个慈祥老太太。
在纽约凛冽的深秋里,她赤足穿着木屐,却似乎收藏着某种热烈的光,好像随时都可以登台绽放。我为这具朴素的躯壳里生动的灵魂而着迷,坐在那里看了她好久,竟完全没想到拍下一张照片留念。如今忆起,亦无甚遗憾,我哪里会忘记这样的女人呢?一边在生活,又一边在创造。
王海女(红裙者)在《生为女人》课上
几乎每一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存在,和存在的价值感,以及存在的意义。我们需要它们,因为它们是我们能好好活着的动力。而“创造”本身,在那里面,蕴涵着真正的生命之火,生命之光,生命之美。
如果你觉得你感受不到你的存在,你就去创造你的存在。
如果你觉得你的存在没有价值,你就去创造你的存在的价值。
如果你觉得你曾经创造过的价值已经不能再体现你存在的意义,你就去创造新的价值。
请注意,创造的主语,是你自己。
我服务的工作对象里,80%以上都是女性。我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被问:“一个女人应该怎样活才算对?”
“应该”和“对”这样的词语,都在表达一种标准。而对于“人”(不止于女人)这样的变量来说,哪里会有恒定的标准呢?
如果真的要有,你当下的心,才是唯一的指引。
所以,每当我听到这样的困惑时,我都会望着那些迷茫又美丽的眼睛,反问道:“此刻你觉得,你怎样活,会在将来临终回想此生时问心无愧?”
然后,我常常会听到这样的回答:“可是,我不会知道将来临终时的想法啊。”
我会继续问:“那你知道你此刻的想法吗?”
以下都是可能的回答:“我不知道/我不确定/我想我知道。”
王海女在希音山房《生为女人》课间
亲爱的你,如果你不知道此刻的想法,你更不会知道将来的想法。开始去寻找答案吧,请你立即问问自己:“此刻,我想怎样活?”
如果你知道此刻的想法,那么开始去创造它。因为,过去已然散去,将来尚未成形,你手中所切实拥有的,就是此刻。
而当有一天你将合上双眼的时候,来倾听你一生陈词的,唯有你自己的心。
正如黑塞在《德米安》里写过的:“我们可以彼此理解,然而能解读自己的人只有自己。”
同样,能创造自己的,也只有自己。

打赏请长按二维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