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迪(心理咨询师/两性关系专家/恋爱训练营创办人)
一个人出门,永远怕忘带钥匙;一个人进门,总下意识反锁门;一个人做饭,总吃一半、冷藏一半……如果你符合以上特征,又恰巧是单身、年龄在20-39岁、生活在异地这三个状态,那恭喜你,你就是一枚彻头彻尾的空巢青年
53日,淘宝对外发布《中国空巢青年图鉴》,在全网中找到了5000万符合特征的空巢青年,一下子成了网红。淘宝真会玩概念,明明就是离家在异地打拼的单身独居青年,在我创办的恋爱训练营就有一半学员是这样的单身“新上海人”,却给安上了“空巢青年”这样一个略带伤感的词汇。
空巢,原来是老年人的专属,还要配上春晚饱含深情的劝导歌《常回家看看》。世界上最奇怪的法律莫过于我国把“常回家看看”入法。这些宣传传递了四个字——养儿防老。有人说这是政府的阴谋,当年大力倡导“只生一个好,养老靠政府”,现在政府缺养老金,就反过来宣传“常回家看看。”我恋爱训练营的学员就怕回家,每逢佳节被逼婚,一个字——烦。
十几年前我上考心理咨询师执照的课程,华师大心理系一个五六十岁男教授给我们上课。他问:“一个社会最小的单元是什么”?我抢着举手回答:“一个人”。他说:“错,是一个家庭”。我不服,说,一个人也可以是一户人家啊,他她可能是单身。我记得很清楚他当时轻蔑的表情。
中国传统的价值观,一个人是微不足道的,他她必须在一个组织里,一出生就在的那个组织,叫家庭。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了子女而活,一旦子女长大了离开了,就找不到北了。所以“常回家看看”才能得到举国共鸣。
随着独生子女第一代长大离家,新名词“中年空巢”出现了。四五十岁的父母,还没老呢,就因为子女去外地上大学或工作,就开始空虚了,能汇入广场舞排遣的,那都是好同志哈。
电视剧《小别离》代表的中年空巢
我当“空巢中年”一年了。去年我的龙凤胎上了预备班,周一到五住校,我跟老公就空巢了。我很开心,开启伪单身生活,有更多时间工作赚钱,做瑜伽跳现代舞,见朋友,在城里到处溜达。5月各种演出多,下图是我买的票,还没到齐呢。
我第一次感受到孩子离家后的空巢是在娃三年级的时候,他们第一次参加为期一周的夏令营,说好的每天晚上打电话报平安。头两天还准时,第三天就不来电话了,我追打电话过去,娃就平淡一句“忙着玩呢,忘了。” 我一边嘀咕“小没良心的”,一边欣慰,娃长大了,可以离开父母自得其乐了,会交朋友了,会适应新环境了。
我的朋友圈里有不少孩子高中、本科去留学的父母,有14岁,16岁的孩子就能独自拖着一个箱子上飞机,独自去学校的。父母说都是从小锻炼了离家的本领,妈妈们也跟我分享孩子走后面对空荡荡的家,她们的失落和眼泪。不过,过一阵就好了,人是能适应各种环境的动物,前提是这些当父母的都是有自己事做的人,本来就不是围着孩子转的直升飞机式家长。
断奶这件事,最难的不是孩子,是妈。在我过去十三年的心理咨询工作中,见过不少为孩子而活的妈,同时也是全面控制孩子的妈,她们的孩子也很容易成为妈宝。孩子初中住校,有利于帮助我顺利过渡到完全的空巢。
为人父母,孩子长大离家了,才有“空巢”,二三十岁单身青年,空了啥巢?
  • 难道不应该离开父母的巢,至少过10年天地任我行的单身生活吗?
  • 难道不应该“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吗?
  • 难道不应该“说走就走的旅行”吗?
  • 难道不应该“世界辣么大,我想去看看”吗?
  • 难道不应该“爱谁谁,千金难买我愿意”,多谈几场不以结婚为直接目的的恋爱吗?
我上网查了一下,中国总人口13.8亿,20-394.3亿,5000万“空巢青年”只占这个年龄段的12%。多吗?我认为,不多,太少。我在美国留学生活四年,这个比例在美国会大得多,因为他们的价值观年过18岁的成年人就应该跟父母分开住自立门户,父母也不会住到已婚子女家里帮他们带孩子,更不会要求子女“常回家看看”。我当穷留学生的时候住在一个老年公寓里,绝大部分都是独居的老人,他们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很充实,不要求子女来拯救。
淘宝《中国空巢青年图鉴》说:
  • 男性的空巢青年人数是女性2
  • 90后占据主角(占比61%); 80后独身独居并不小众,占比高达35%
  • 空巢青年城市排行,深圳一下子挤掉北京和上海,成为第一。近年来,深圳以创新、创业的优势吸引了大量青年来此奋斗。成都排名第五。杭州,这座电商之城,吸引大量IT、互联网人才汇集于此。常住人口仅有800万的东莞,空巢青年高达142万。郑州和武汉代表中部地区跻身空巢城市TOP10”
  • 什么地方空巢青年少?兰州排第29位,乌鲁木齐、西宁、银川分别排在313335位。
看了这样的分布图,真相就是:
什么狗屁“空巢青年”,不就是“大城市青年奋斗者”吗?
不就是“追赶机遇的打拼族”吗?
不就是赖在父母家里“啃老族”的对立面吗?
网上看到的关于“空巢青年”的报道,采访了几个人。上图是被访者之一。
“慢慢成了女汉子”
宋文颖,黑龙江哈尔滨人,24岁,来北京工作两年,现在在一家英语培训机构做英语老师。
“自己一个人住有很多事要自己去做,慢慢就成了一个女汉子。
“在外面热闹的环境中玩完,回到出租屋一个人安静下来就感觉挺孤单的,以前读书的时候上个厕所都要和同学一起。——妹子,恭喜你,你不是成了女汉子,你终于长大成人了,你终于能生活自理了。恭喜,恭喜!
在我创办的恋爱训练营里,有一半是“空巢青年”,他们被称为“新上海人”,独自在上海打拼,还有一半是本地上海人,绝大部分跟父母住。我很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有些年轻人虽然父母是工薪阶层,可是在家被过度照顾,连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没有,十指不沾阳春水。我曾经给一个28岁的上海女生布置过这样的家庭作业:学做蛋炒饭,自己洗内衣。我吃她做的蛋炒饭给反馈意见。
坚持了三个月,换来了她妈的感慨:“宝贝啊,你长大了!”
瞬间想脱单的9个瞬间。活脱脱就是个废物点心
很多单身女人,结婚的目的貌似就是找一个干爹干妈,找一个能替代父母全面照顾她的人。这是我吐槽过的《女生想脱单的几个瞬间》。这种说话的口气就是一个弱不禁风、娇喘微微,不具备最基本生活能力的女生,一心期待有个男人来拯救。她们嘴里动不动就说的“慢慢成了女汉子”,其实就是具备了正常的成年人自理水平的意思。我在美国留学的时候,美国女同学给我的震撼就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会读书,会社交,会跳艳舞,会吸引男人,会飙车,在高速公路上麻利地换轮胎不眨眼……妥妥碾压我们这里连个宜家组合柜都装不好,还自艾自怜瞬间想脱单+又不知道如何吸引男人的废物。

在恋爱训练营,我鼓励单身男女只要经济许可,一定要搬出去一个人住,做一个真正的单身青年。很多单身是伪的,他们跟父母紧紧粘连在一起,大把妈宝男女。然后从父母的家直接跳入婚姻,期待对方照顾自己迁就自己,结果各种不适。
上海民政局最新的数据,平均结婚年龄男31女28,这个数字每年都在往后移。我认为很好啊,为什么要那么早结婚呢?你终于成年了,离开父母的家,没人管的日子刚刚开始,为什么要急急忙忙跳到另一个巢里去?
1992年我高中毕业,执意离开上海的家去厦门大学读书。我妈坚决不同意,经过一番激烈斗争我得逞了。我的目的很简单——我要自由!我高二开始在上海《青年报》中学生记者团当记者,发表过很多文章。离开上海的时候,我在《青年报》写了最后一篇文章《离家的小狐狸》,抒写我的凌云壮志,用今天的流行语“世界辣么大,我要去看看”。那时看了日本纪录片《狐狸的故事》很受感染,狐狸夫妇为了让小狐狸长大自立,拼命把它们赶出家门,显得很不近人情。很多年后,我学到这样一句话:爱,都是为了在一起的;只有母爱,最终目的是(跟孩子)分离。
1987年我离开上海的家去了厦门大学。我自由了。
看“空巢青年”的采访报道,“想家”“孤单”频频出现,这些都是离家后很正常的情况,也是长大成人必经阶段。我入厦大头一个月是去福建山区军训,我水土不服身上发了严重的风疹块。我妈从上海给我寄了一包土,用水煎煮后涂在身上,很快就好了。我也会想家,也会哭。可是第二年的寒假我就乐不思蜀了,除夕都不回家,跟同学跑到广州看花市去了。
那五年,上海到厦门我都是坐36小时的绿皮火车。寒假时汇入春运大潮,挤成沙丁鱼罐头,买不到卧铺,跟同学们通宵打牌扛过去,或者钻到硬座椅的下面合衣睡地上。这种画面你可以从描述文革知青插队上山下乡的影视剧里看到。
苦吗?好像有点。但是不觉得,因为年轻,不怕苦。
我24岁到美国留学,离家更远,终于把我爸给比下去了。
跟我妈的理念截然不同的是我爸,我小学时他就唠叨“你爷爷16岁离开家,你爸我18岁离开家,你什么时候走啊?”他就像赶孩子出门的狐狸爸爸一样。哼,我才不会输给他呢。我也18岁离家,92年我从厦门大学毕业后就去了美国留学,96年回国,再也没有跟父母一起居住。我现在也经常跟我家两个小预备bb“你太外公16岁离开家,你外公18岁离开家,你妈我18岁离家,你们什么时候走啊?”
    《狐狸的故事》有一首插曲《大地,早上好》(Good morning, world),那时非常流行,网上有视频,感兴趣你找来看。我清楚地记得这首歌唱起的时候,离家的小狐狸迎着初升的太阳飞奔……
空巢青年,迎着太阳,飞奔吧!
打赏请长按二维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