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大林、Michelle
昨天,川普决定退出巴黎协定,称这一协定是一次 “糟糕的交易”。消息一出,全球气候变暖的环保话题又被推向风口浪尖。
此前全球 400 位科学家,包括30位诺贝尔获奖者曾联合站出来抵抗川普。这其中包括英国物理学家霍金,天体物理学家奈尔·德葛拉斯·泰森,以及一位华裔科学家—— 朱棣文。
朱棣文不会讲中文。
他却给自己起了个很合适的英文名字 Steven,
听上去很像棣(di)文(wen)。
他似乎只是一个普通的ABC,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父母早年留学定居纽约。
直到高中,朱棣文在学校都成绩平平。
大学申请被常青藤联盟全拒,最后去了家门口的罗切斯特大学。
大学毕业以后,朱棣文开始牛逼了,
而且一牛就停不下来。
30岁从伯克利博士后毕业进入贝尔实验室,
40岁在斯坦福大学任教,
50岁拿到诺贝尔物理学奖,
60岁就任美国能源部部长,
如今他将要70岁,不知道又要放什么大招。
第八代留学生的我们,最可怕的是迷失自己
没有学会美国人的创新精神,还丢掉了中国人的美德和传统。而朱棣文保有了中国人的智慧和实干,又完美地结合了美式的幽默和创新
最令人羡慕的是他拥有极度自由的少年,成年后又有绝佳的机遇。
天才的种子与肥沃的土壤
朱棣文绝对是有强大的DNA的。
朱家世代是读书人,父兄辈几乎人手至少一个博士学位。
他的父母都是本科清华、博士MIT的高材生,
外祖父还曾任国民政府的教育部长。
但朱棣文绝对不是单打独斗的天才。
助力他成功的是美国式的研究自由、合作和沟通
贝尔实验室管理层为年轻科学家们提供足够的经费支持,
保护他们免于外面的官僚作风“侵扰”,专心学术。
朱棣文和研究伙伴 Allen Mills 的优势完美地互补,一个解决正电子问题,另一个解决激光测量问题。
用四年的时间共同得出了原子体系之中量子电力学修正的最精密测量方法。
之后他和博士后 Leo Holberg 以及技术员 Alex Cable,共同开始了激光冷却实验。
近十年后朱棣文终于实现了原子捕捉,
构成了他的诺贝尔奖主题。
捕捉到了原子,朱棣文就想捕捉生物分子。
完全没有生物学背景的朱棣文,1500页的生物资料看了150页就看不下去了
他放下书本,直接带着大胆的假设找到生物学家聊。
取经回来后用可行的问题再看生物教材,
不久便可以看懂生物学的前沿文献。
这样的沟通打破了部门和专业的限制,
朱棣文带着学生用抓住原子的光抓住了链状生物分子的两端。
朱棣文从来不会自视甚高。
在斯坦福做教授时,他常常向学生请教
他相信学生充满热情、思路开放,并且能按照自己的思路收集所需要的信息。
这样的心态让朱棣文拿到诺贝尔奖以后,也只是说 
“有很多更优秀的科学家,我只是很幸运,我还是我”。
别人挖坑他挖井
少年朱棣文仿佛真的是家中拖后腿的那个。
三兄弟中他最不听父母话、中文补习班不肯去,学校作业也不愿意做。
还好他排行老二,哥哥朱筑文承担了满足父母期望的责任,从小到大都是第一名。
朱棣文全神贯注做的就是玩儿
别人玩儿常常是到处给自己挖坑。
朱棣文是挖井,挖出了水就去挖另一个。
朱棣文小学时最喜欢军舰、火箭模型。
他会用几天的课外时间动手组装数百个金属部件,不是为了完成模型的成就感,他装配的原则仅仅是“让尽量多的部件能动,规模尽量大”。
中学时期他迷上了化学。
一度承接帮邻居测算土壤酸碱度的业务,忙活了一整个暑假。
同时他还自学了乒乓球。
在校队打了三年,之后又玩起了撑杆跳。
玩腻了以后接着挑战美式橄榄球、棒球、篮球等等。
他没有想到,日后他会因为打网球找到真爱,娶了金发碧眼的英国物理学家吉恩做中国媳妇
也没有想到,挑战诺贝尔奖的过程中,最能够帮助他放松的是游泳
因为运动,朱棣文绝不是一个安静的书呆子
他总是保持精神抖擞,谈笑风生。
进入大学以后,朱棣文开始发力。
他的研究兴趣不断扩大,科学版图也在扩张。
初进大学,朱棣文醉心数学。
大二时一本《费曼物理讲义》让他决定转战物理学。
家人劝告他物理学不好找工作,朱棣文还是决定要顺从自己的兴趣。
他喜欢古典音乐,就结合古典音乐来研究物理,评估频率的准确性。
而诺贝尔奖主题的灵感来源于大雪天,他将温度降到零下273摄氏度,把超音速飞机速度的原子冻得动弹不得,六道激光从不同方向追捕,终于抓住了原子。
那一刻,仿佛哈利波特乘着飞天扫帚,抓住了空中极速的魁地奇金球。
对于做什么成什么的实干家朱棣文,科学研究只是他做成的其中一件事情
奥巴马总统看中了朱棣文带头做出的贝尔实验室的环境及能源问题报告,更看到了他对生物燃料和太阳能科技的热情和执行力。
这一点与奥巴马本人不谋而合,要知道,奥巴马的口头禅就是 “Let’s do this”,是个一旦得出结论马上付诸实践的执行者。
两人达成了共同目标——让美国变得更加能源高效,减少碳排放量,应对全球环境危机。
奥巴马认命朱棣文为新一届的能源部长,是继劳工部赵小兰后第二位华裔部长。
这个毫无政治经验的科学家并不羞怯,也绝不逞强
他尽自己所能领导“太阳神”计划,用革命性的方法,将各种纤维直接转化为能源,最大限度地获取太阳能。
四年后奥巴马连任,朱棣文适时地请辞。
奥巴马发文感谢并赞扬朱棣文的工作,也支持他回校继续教学和学术研究。
这是朱棣文唯一一次的浅尝辄止,然而也是令人佩服的急流勇退。
树高千尺不忘根
相比巨大的成就,朱棣文骨子里的忠孝更让人敬重。
朱棣文有一件后悔的事,是小时候没有好好学中文。
朱棣文有一件内疚的事,是博士后毕业后离开了母校伯克利去贝尔实验室。
如今他跟着洋媳妇一起学中文,三十年后也回到伯克利任教报效母校。
还不止,他还要报效祖国,报效家乡。
他多次返回祖国,致力于做中美交流的“纽带”,
他以中科院外籍院士的身份,到北京大学、天津大学讲学,在祖籍太仓创建朱棣文小学。
他希望用自己的一份力,用知识将人与人相连,用科技将年轻人和未来相连。
在一次回顾自己多年历程的访谈中,朱棣文称自己走过的路是 随意的徜徉 follow the flow”。
经历过自由的幼年,坚持不懈的青年和中年,今日的他对后来人说:在一生中,你必须做你真正想做的事情,带着你的热情去迎战,不轻易放弃。
文末福利
每150个国际留学生,只有9个人能拿到面试,最终只有1人最终拿下Offer,
想在美国找工作,没有提前报名这门课的同学都后悔了!
马上直接点击下图了解美国求职大杀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