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章,请勿擅自转载。合作请后台联系。谢谢。
两年前发表了结构作钓指南中的小几篇之后,就收到过多位钓友的问题,说的是这些等深图啦,结构标点种类啦,都需要鱼探机配合,没有鱼探机似乎就很难来钓结构,在船上如此,在岸上更甚。
结构作钓不适合岸钓?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那么岸钓如何来钓结构呢?
图:5磅大嘴,岸钓于河床凹隧标点
其实说穿了很简单,大致就是两个步骤。
一看👀👀👀
水色清,有时候可以眼睛直接看水下;或者是看掩蔽物,但是这不是本文讨论的范围。本文所指结构,依然是离岸结构。这些结构,绝大多数时候肉眼是难以奏效的,猴年已过,大家从老孙那里借来的临时火眼金睛想必都过气了,水下是看不到滴。下面主要说静水。
静水比较难”看“。看静水,首先看岸线。岸线突出,或者凹陷,在规则中寻找不规则。这样可以大致选取同岸边有关联的结构类标点的位置,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突岬,其特征就是岸线向水中突出,相信人人都可以找到,尖细的锐角或者宽缓的钝角,延伸出去的相应水下结构不一样。但是光看岸线还不够,还需要看总体地形走势和组成。依然拿突岬为例,地形走势就是大致的坡度,岸上角度大的,入水后角度一般也大;坡度缓的,入水后坡度也缓。
图:这个胖子,则是一个台阶标点上的住客
而岸上地表的组成,也一样重要,甚至比看坡度更重要。土坡还是砂石坡,坡上有没有石头,石头是大石头还是小石头,有没有密集的碎石堆。结构上的鱼,也不是均匀地分布在整个结构上,而是选择性地呆在所谓的”高几率“标点,也就是那些结构上的不规则区域,比如草堆,比如沙泥中的碎石底,比如附属突岬等等(这些结构的详细内容,包括在《结构作钓指南》的剩余部分,订阅号用户超过1000时的福利~~看官手指动一动,让更多朋友分享本号,用户增加越快,我的笔头越勤快😊)。 如果是纯石块,那么即便岸上看坡度不大,水下也难保有没有陡降甚至渊壁。
这些当然不能一概而论,岸上有坡的入水基本都有坡,岸上没坡的入水则不一定就没坡没结构。毕竟鱼在水里不在岸上晒太阳。所以还是需要第二步。
图:这底下有啥结构?
原创文章,请勿擅自转载。合作请后台联系。谢谢。
二探
在并不遥远的10年前,鱼探机还只能探查声纳探头竖直方向下方的水域。近几年鱼探技术的迅猛发展,鱼探机分分钟要变投影彩电,在让我坚信几年内鱼探机上也能上微信的同时,也让我们深深地依赖上了鱼探机。其实,探底是用一竿一轮一线一钓组,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事实上,结构作钓就是这样起源的:布克-佩里老爷子,用他的spoonplug拖。
我们要用的,则是———卡罗莱纳钓组:
纯碳线1盎司或者以上的钨子弹,不绑钩或者绑钩都可以。入水后不要马上合线杯,放松线,让其垂直沉底(如果带紧线,子弹会向钓手方向钟摆式下沉),然后保持竿子30-45度或者更大角度(依据远近,越远竿子上扬角度越要大,增加敏感度)慢慢回拉,用可以一直保持子弹触底的最快速度慢收。这到底是快是慢?这里的意思是,整个过程是用钨子弹触底所以回收速度不能快到让子弹上扬离开水底;但是也不能太慢,否则您探个三竿子之后也就可以收竿回家吃饭了,因为太阳落山了。比较好的办法是用竿子去拉,拉的时候感知,轮子收虚线;而不仅仅是靠轮子收线。竿子拉还可以变换角度,手感也绝对比轮子收线好,获得的探底讯息更多。整个过程需要保持线的张力。
图:1盎司钨制子弹配重
用这玩意儿或者其他玩意儿敲底,反映到手里的只有这几种感觉:上坡,下坡,平地,受阻。
操作中,如果突然间没有触底感觉了,需要挑起竿子带紧线,等待再次触底时候的“噔”一下。这种突然没有手感的情况是遇到了下坡,下坡可以关联的结构很多,突岬有下坡,水下岛屿有下坡,深沟有下坡,坑有下坡,台阶也有下坡;根据下坡幅度可以大致判断(想象)结构种类,可以通过追加抛投搜索来确定:用更慢的速度回拉,通过估计手感消失到再次触底之间的时间来估算,时间越长,坡的幅度越大。这种地方一般都意味着陡降之类的大结构,变界线,是需要仔细探查的重点。而上行坡则一般是阻力越来越大。
最后是根据抛投的平面角度(扇面抛投,平行抛投都可以,哪种方便用哪种),结合上坡/下坡的感觉,在脑中还原水底情形。想象一下等深图的样子,有助于把探到的讯号解读为脑中的等深图,来大致判读结构的种类、位置、大小和相互关系。
探查的时候需要留意阻力感觉的不同,清脆的石头底,混沌的泥沙底,受阻又突然阻力消失则多半是水草、水绵。这些是二级标点的重要讯息。
图:掠食者聚集的结构,岸钓也一样可以有
用钨的好处是硬度高,触感传递多。这在解读受阻情况的时候非常有用:硬底还是水草或者泥沙。铅用久了也可以说得出来,但是不如钨容易。钨就是比较贵,但是我国是钨产量世界第一,应该不会太贵。用其他饵,比如金属VIB, 大的裙边铅头钩之类的也可以,但是拖底的时候VIB会有竖直和躺到两种姿势,而且即便是金属VIB一般也都是铅或者钢,远远没有钨制的子弹来的硬,敲底讯号反映回来自然也就难以高保真。另外还有密度的问题。钨制子弹密度在所有拟饵钓具中最大,这样在深水它下沉最快,到底之后讯号最大,而且,远距离情况下受风和水流影响最少,受其他障碍物影响也最少,总是最忠实地沉到水底呆着,不动都可以当锚使。大自重的目的也是这个。
图:浅滩找坑,再配点水草,水面系爆咬
我们的目的是探底,还不是钓鱼。这是门手艺,手上功夫和经验很重要,重要性在于解读。探查的时候,用的是一点(钨制子弹)去探出一条线(投出收回探的是一条线),然后用多条线去组合成水下的地形图,最后返回到这个地形图的重点部位,那些二级标点,着重钓那些点的鱼。这就是没有鱼探却也可以达成的岸钓结构的秘籍,点-线-面-点。当然,找点大方向首先别忘了看季节,注意鱼在不同季节的生命主题。
原创文章,请勿擅自转载。合作请后台联系。谢谢。
最后提一下流水。流水要简单得多。绝大多数水下结构不外乎是水流中的各类阻流标点,或者各类造成水流方向发生变化,或者水流速度发生变化的水底、河岸的地形变化。水不太深的流水情况,通过研读水表面水流的讯息就可准确判断底下结构的位置,再结合探查,便可以比较便捷地确定结构种类和关系。不过这其中也还是有不少可以展开的,这些都留在《拟饵流水账》里了。
图:流水小嘴无压力啊
——————————————————————————————————
扫一扫,大鱼到!欢迎关注本号,大渔祈愿🐟🎣🐠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