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人间失格》
“要站在别人角度看问题,替别人着想”——这种教育观念到底对不对?
知友:小轻
“要多替别人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多替他人着想”。
相信我们小时候都被这样教育过。
老规矩,在讨论对不对以前,首先要看看“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替别人着想”能为我们带来什么。
我为什么要这么干?我期望从中得到什么?我实际上能从中得到了什么?
很多时候在人际交往中感到不舒服,是因为我们忽略了自己的实际需求。
就好像你吃了一个特别难吃的餐厅,出来之后你一边打恶心一遍抱怨,可是却忽略了当初为什么会选择它。而事实上,只有真正搞明白了选择的前因后果,才能在下次不犯同样的错误。
我想持有“替别人着想”观点的人大致是会怀着以下三类目的:
1、希望能和他人好好相处。这应该是主流,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合群、能够被主流文化接受,拥有成功的人际交往。
2、希望避免纷争。人们总是不会喜欢人际纠纷,如果处事能够更加圆滑周到一些,人际纠纷就会少一些,相对的生活也会容易一些。
3、希望成为更好的自己,看问题能拥有更全面的视角,不局限于自我。
这三类目的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不过问题就来了:这三个目的真的能够通过“多为他人着想”实现吗?换句话说,我们真的能够通过换位思考做到“学会人际交往、避免人际冲突、学会用更宽广的视野看世界”吗?用一个比较脑洞的例子来说就是,自己的车爆胎了,你的第一反应是自己太沉,而不是路上有钉子。
而成熟的人际关系中,同理心只是小小的一部分,我们还需要边界感、沟通技巧、稳定的自尊、良好的安全感等很多其他方面。其中有一样特别重要:自我。
什么叫做自我?在以前的文章中我谈过 self psychology 理论中的 nuclear self 这一概念,它指的是人内在的核心的关于自我的认知和看法。这是一个很重要也很复杂的概念,这里我们只是简单谈谈其中的一部分内容。
nuclear self 可以在这里被理解成我对自己的观察和对自己特点的理解。飘渺点说就是“我是谁?我想成为谁?”这个观点的形成需要人的内在对自己有一个比较一致和客观的认识,这种观察人士可以让人对自己未来的样子和生活的走向有一个大概的预期。
比如说我是一个幽默的人,我希望我成为一个可以把快乐融入我生活的人,因此我会选择能让我感到快乐的工作(比如文娱行业之类的),再或者我是一个严谨的人,我希望我未来从事和严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相关的工作(比如手艺工匠之类)。人需要以一种不断自我探索和自我观察的方式对待自己,积极尝试新鲜事物、不断探索自己的特点、认真理解自我需求、客观的自我鼓励,最终构建一个自己的世界。这种对待自我的方式一般是孩子以父母为榜样而习得。
与这种成熟的自我对待方式相对的是另一种自我对待方式,我将之命名为“拍手式应对”。就是仅仅对面前的任务和任务产生的结果进行处理。就像拍手一样,我拍拍手,就能听到啪啪响,然后我以响声大小来判断自己拍手这个行为的好坏。以考试成绩评定学生,以考上好大学为生活的全部,时刻被“别人家的孩子”比着教育……这些例子都属于“拍手式自我对待”。
这种方式能让我们快速的学会应对生活,却不能真正的学会生活。
在这种反应状态下,我们只能看到眼下的好坏。成功和失败就是决定你价值的筹码,而不是面向未来对于广阔远景的经验积累。这样建立的自我是脆弱的,因为成功永远都是一时的,一定会被后来者超越和抹杀。如果没有能够在内心积累的成就感,人们就很难在失败时依然坚信自我的价值。
一味的强调替别人着想,就是一种典型的拍手式自我对待。
它会令我们无法构建以自我为中心的人际交往,内心无法摆脱“我必须讨好别人迎合别人”的人际链接模式。你一方面内心被拥有“你需要替别人考虑,不能过分要求他人,要充分理解他人....”等理念的强烈超我严格管控,另一方面又被自己内心“凭什么他们都不关心我啊,为什么总是我去替别人考虑,我也好想成为不需要牺牲的被爱者....”之类的痛苦不断折磨,而找不到任何解决办法。
人要让自己明白我为什么这么做,而不仅仅是需要知道我要怎么做。你要学会明白人的内心活动与需求,而不是明白你要做什么让一切看上去不出问题。家长需要的是激发孩子去探索他人和自己兴趣,并且用成人丰富的方法和更成熟的智力去帮助他们学会如何面对探索中的困难,最终形成属于他自己的世界观,而不仅仅是培养一个知道怎么做不出错的应对机器。这也是为什么我不直接去写一篇《200 天建立完美自尊》之类的指南文章,因为那只能让被困扰的大家以一种教条代替另一种教条,而核心的我依然是一片空白。
所以问题又来了:怎么找到“核心的我”呢?
如果你不幸是拍手式教育的受害者,情绪,就是找回自己的最佳力量。
学会体会自己的情绪,理解它的产生,并且进行自我照顾,这就是找回自己的三部曲。
情绪会牵扯出自我需求、自尊、自我价值、安全感等一系列话题,它就是哪个你开启真实自我观察的钥匙。成长的第一步,我们需要认识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我们会为什么开心,那是怎样一种感受?我们又会为什么伤感,那又是怎样一种感觉?这一系列的追问,就是为了帮你开启自己内心世界的大门。
简而言之,就是进行充分的自我观察、自我探索、自我理解。

这是为了达到一下三个方面的目的:
1、拓宽自我认知。
如果你觉得自己很好,好在哪里?怎么个好法?为什么如果你觉得自己很差,又是哪里不如别人?能不能弥补?
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其实常常被单纯的自责和自卑所掩盖,而它们其实才是你取得进步的关键。真实的看待自我、认识自我,可以帮助我们建立稳定的自信,而不是陷入自责或自大的漩涡中。
2、告别伤害性的自我对待。
明知没有好处,为什么还是忍不住这样做了?为什么我总是得不到自己期待中的那些对待?每个人都会有一些两难的行为模式,理解它们,可以帮我们找到被卡住的自我的核心点,而不是在矛盾中消耗自己。
3、形成核心自我。
我到底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为此需要具备哪些功能?是什么让我害怕尝试,不能按自己的期待去构建生活?
理解自我发展的道路,自我限制的来源,从而形成稳定的自我认知,发展出完善的自我照料功能。这就是个人发展的终极目标。这个目标方向唯一,得到的结果却可能千变万化,并且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
简单的说就是,你应该花费长久的时间来寻找自己的答案,而不是在别人提供的正确答案样本中流连。
说一千道一万,这篇文章也只是一个所谓的“正确答案样本”。只不过更偏向于思考,而不是给出具体建议。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个自我成长思路。如果有条件进行心理咨询当然是最好,如果没有条件,也希望大家在读完这篇文章后能得到一个努力的方向。希望我们都能够好好的惦记着自己。
 本文内容来自「知乎」 
 转载请联系知乎原作者 
 未经作者授权同意,禁止转载 
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