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一结束,感觉考砸了,内心万马奔腾:“我怎么这么笨”!“我早点开始复习就好了”!“我就知道这次又不行,都是我的错”!。。。
工作中准备了一个项目介绍,结果介绍完了之后大家反应平平,内心不平静了:“我的想法还是太幼稚了吧,都没人喜欢”。“我准备的太仓促了,怎么不早点开始,多修改几次呢”!“完了,这么重要的项目都被我搞砸了,惨了惨了”。。。
很多研究都显示,严苛的自我批评,事后不断的自责,长时间的后悔,会打压积极性,损害目标完成的进度,还会增加患拖延症的风险。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美国心理咨询师Melody wilding提出了三个小建议:
1)保持冷静,出去散散步。
当我们经历挫折后,情绪激动,头脑发热,这个时候很难做出冷静优秀的判断和行为。最好的方法就是让自己物理上和心理上都离开这个负面情景,转移注意力到其他的事情上,冷静24小时后,再回来重新看待这一挫折情景,想办法面对。
2)检查自己的完美主义倾向。
对自己大声说:“我是一个人,我也会犯错误的”!
问问自己,有没有经常这样埋怨自己:“我总是忘记别人的名字”。“我永远都没办法写出一份让我老板满意的报告”!如果你有类似的念头,那么意味着,你倾向于把失败和不顺心归咎于自己身上那些“永久性”的“无法更改”的特质。

一个好的应对方法就是引导自己的思维到具体的细节上,例如:“我这次只花了5分钟读材料,太匆忙了,下次我要留足15分钟”。类似的对具体行为的关注和分析,可以帮我们将思维定势从“我必须要完美”!转移到“我在工作的进程中,还有进步的空间,没关系”。
3)关注自己以外的人。
找一个身边的有着积极特质的人,在失意的时候多多相处。这个人可以擅长你感到挫败的事情,也可以在你失意的时候冷静帮你分析,为你提供回馈信息。总之,如果在你遇到挫折的时候,能够帮你更积极正向的看待问题,就是有帮助的。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