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学校、一间教室、一个老师、十几或几十个学生,老师站在讲台上,孩子端正坐着。老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学生云里雾里昏昏欲睡。这是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教学模式,课堂形式单一,学生被动接受着老师们一厢情愿灌输的知识。
这种低效的讲授形式,也被众人戏称做“填鸭式教育”。
在英文语境下,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被称作“Lecture”,翻看美国各大高校本科生的课程表,尤其是在大一、大二的通识教育阶段,最普遍的授课方式便是“Lecture", 然而近年来随着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填鸭式教学已经越来越不受待见。
2016年7月,《大西洋月刊》刊登的《大学真的应该摒弃讲课吗?》一文中指出,美国近期通过对225个STEM领域教学案例的统计发现,采用主动学习的模式能有效降低学生挂科率36%,并且他们的平均成绩也比采用lecture方式上课的学生高出很多。此外,采用小班制主动学习模式的学生在学习成果方面表现更为突出。
这个结果与学习金字塔所透露的规律不谋而合。
“学习金字塔”是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成果,它用数字形式形象显示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的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的多少。是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1946年通过对比试验得出的经典结论。
这个理论指出:第一种学习方式——"lecture",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而最后一种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平均学习保持率高达90%。
而在麻省理工学院,本科生必修的基础物理课早已摒弃讲课的形式,而提倡学生主动学习。他们单独,或组成小组进行讨论,授课老师也不在高高在上,而是走到学生中间,或旁听或指导,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本人。
斯坦福大学物理教授卡尔•威曼和哈佛大学教授艾瑞克•麦哲皆是主动学习理念的推崇者,他们的看法更直接,认为“Lecture”的教学方式就像是在电视上看马拉松比赛,来学习如何跑步,连隔靴搔痒都算不上。
威曼教授表示,这种形式终将退出历史舞台。

无论现实是否如此,传统的课堂形式都在或主动或被动得进行探索性的改革。
导学案探究学习生本教育PBLWebQuest到翻转课堂,概念与形式层出不穷、花样繁多,也让很多家长甚至老师连呼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但事实上,无论形式与概念如何变化,很多理论与尝试性体验是一致的。比如教学过程中,无论教学内容、课堂练习和教学方式呈现何种形式,其最终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落实在学生本身,使他们熟练且稳固得掌握他们所学的知识。
所以,能够诱发孩子积极的学习状态,才是检验某种形式是否有效的最佳方式
那么,如何做才能诱发和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呢?
集中注意力
01
第一步,唤起感官的注意
进入学习状态之前,学习者的思想、视觉、听觉都是离散的,所以第一步我们要迅速唤起他们在感官上的注意力。

你首先要做的就是排除分散在周围的其他刺激因素,然后就可以通过运用各种声音/音乐/视频等感官刺激手段来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再这之后,可以提出一些违反常识的观点/案例或事件来进一步对他们产生粘性。
02
第二步,引起心理的注意

但以上所做的一切还都只是让学习者停留在感官上的刺激,这种注意通常是极为短暂的,等到新鲜劲一过,他们有可能会再一次失去兴趣。这个时候要做的就是引起学习者心理上的注意。这一步,好奇心是最重要的,我们可以通过预设问题,诱导学习主动反应;鼓励学生去解决问题,并付之于行动。

03
第三步,保持注意力

不过,难以回避的事实是,即便已经进入了心理层面,学习者的注意力还是会在教学过程中持续下降。这就要求我们在教授过程中尽量避免复杂单一的形态,和被动讲述的状态,使用简洁但丰富多样的方式,灵活运用熟悉的人物/事件/图景/背景知识或案例,去启发学生的思维,把学习和个人动机关联起来,并与他们产生持续性的互动。
记得第一次通过网络听到可汗学院的公开课时,我大为惊异,作为一个理科渣,我在第一次听他们的基础化学课时就一口气听了十几节,并认真做了笔记。当时就想,如果我初高中的化学启蒙是这样的课程,那我的理科素养不会像现在那么低。
他们每节课都很短,只介绍一个知识点,这让我在学习中觉得特别自信,觉得自己完全能够掌握,而且因为事先有看过他们的大纲,知道之后我的每个学习目标是什么样的,给了我一种明确的结构意识,能够自己控制课程速度的感觉也相当好。
这也给我们一种启示,提高学习自信感和满足感也是教学过程中就应该意识到并规划好的部分。
让孩子对学习充满自信
想要提高教学中学生的自信,通常来说有三个要点:
1.让学生了解清晰的学习标准。这就要求我们在授课前就应该,明确提出课程目标和结构;明确给出评价标准,并实时给予他们反馈意见,告诉他们哪里做的好,哪里还需要加强;并且最基本的是,要确认考试条件。让学生有明确的方向与目标。
2.使学生确信自己能力
我们可以依照先易后难的顺序提出课题,这样可以让几乎所有学生有一个适应过程,在教课过程中要维持适当的难易度,而且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水平提供不同的起点和难易度。

3.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可以控制学习
就像可汗公开课一样,我们可以 让学生获得机会,自己提出学习结束;自己调节学习过程中的速度,也可以自由回归到想要学习的部分,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为主动,让自己有种控制感,并能对自己的选择去负责,因为,只有学生自己才最了解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多少。
让孩子拥有学习满足感
除了在学习过程中自信,怀有足够的自信,学生们可能还会要求自己的知识是有用的,能够得到正想反馈的,或者他们也希望能够有机会检验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这就要求我们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考虑到学生学习满足感的部分。这里有几种最基本的方式,可以尝试运用。
01
自然满足
在一个知识点结束后,我们可以通过练习和后续的学习,给他们运用知识的机会,因为知识结构体系多数情况下是阶梯状的,一个知识点扣着另外一个,总能够有无数的机会去反复巩固之前的学习所得;还有一个方式就是通过情景模拟,让大家都参与进来去分享和运用自己的知识,这样不仅可以运用自己所学,还能通过与其他人的互动来查缺补漏,效仿别人更有效的学习和运用方式。

02
奖励式满足

奖励永远是锦上添花式的动力,可以更大程度得提升学习者得满足感。我们应该学会良好运用奖励得技巧。比如,适当让学生分享自己得学习成果,强调对正确回答得奖励,建立选择式得奖励体制,让学习者得脑海中形成一种可以激发兴趣得奖励意向。
传统教育体系的成功之处,是吸引力系统和压力系统的设计。这套设计最直接的结果是非常高的学习完成率和非常低的退学率。而这一切通通都是被动的讲授,但学习是远远比教育更重要的事。
而上述方法,除了教师在做课程设计时可以用得到,做为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也可以做一定参考。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