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Chu Ran
采访 | Chu Ran
编辑 | 江南杜 小志
亲爱的日记本:
他是一个加入了美国二战空降兵表演队基金会的中国留学生。作为唯一一个混迹在这帮美国军人队伍中的中国公民,他被他的伙伴们戏称为“共匪”。他对二战有特殊情结,为了纪念二战的历史,他曾8次模拟二战伞兵从运输机跳下。他是一个90后,他说 “战争是一个大舞台,它把人性最好的一面和人性最坏的一面、人间的喜剧、悲剧都集中展现了出来。”  让我们听听这个90后中国留学生与众不同的故事。
M是一个在美国修军事历史的大四留学生。2017年是他来美国的第四年。最初听说M加入了美国二战纪念组织的时候,我是好奇的。我好奇他一个在中国完成初高中学习的90后为什么会对二战如此情有独钟。我知道对于很多中国国内的90后来说,二战那段历史是遥远且陌生的。
“二战”更像是课本上的一段考完就忘的文字,或者新闻媒体上一个与抗日战争联系在一起的名词。提到二战,他们会想到希特勒,也许也会想到日本,但很可能想不到苏联、斯大林。是什么使得M如此着迷那段历史?而又为什么他选择加入美国的二战空降兵表演队?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开始了对M的采访。
降落中的M
M说,他对二战、对伞兵的特殊情结来源于他特殊的成长环境,开始于一次意外的邂逅M成长于一个军人环绕的环境里:曾祖父参加过抗日战争与内战,家族中许多亲人也曾服役。小男孩对打仗游戏的热爱、对强者的敬仰、掺杂上成长环境带来的对军人的亲切感,使得M对经历过战争的军人有一种特别的感情。
有一天在一个茶楼里, 7、8岁的M偶遇了一位来中国寻找老战友的美国退休军人。尽管自己年纪小英语又不好,M还是忍不住兴奋、好奇的心情与对方攀谈起来。语言不通,但是M有办法。他通过涂鸦、比划和仅会的几句英文和对方聊起天来。 M还记得当他从对方的涂鸦中了解到自己面前的是当年帮助训练中国伞兵的美国老兵的那种吃惊与激动。
 “他画了一个降落伞,然后比划自己从天上跳下来。我当时就想,哇,太酷了!” (后来M还了解到,当时遇到的老先生是由美国战略情报局 (OSS, CIA前身) 派到中国区协助作战的人员!) 这段奇妙的邂逅从此改变了M的人生轨迹。他从那时起开始注意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美国伞兵。
“二战时,美国是中国的主要盟友国,共同抗战的那段历史让我觉得二战时期的美国军人看起来很亲切。而且二战期间空降兵在战争中起了很大作用。” 随着二战美国伞兵了解的深入,M越来越喜欢这支队伍,也慢慢对二战、伞兵都有了特殊情结。长大一点后的M开始阅读相关历史书籍、军事杂志,在网上翻阅各种相关消息,观看相关影视作品。 “特别是影视作品,它们从视觉上给我战争的概念。” 其中对后来M加入空降兵表演队有重要影响的是一部著名美国电视连续剧——《兄弟连》。
《兄弟连》海报
《兄弟连》,又译为《诺曼底大空降》(英语:Band of Brothers)是一部2001年上映的美国电视连续剧。 这部剧改编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第101空降师一个伞兵连从诺曼底登陆打到战争结束的真实作战经历 。M说,这部电视剧让他看到军人间的战友情和其他人性的元素。从那时起对M来说“战争”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不再是新闻里的图片。它是历史,是政治,是悲剧。这样直观的视觉刺激让M开始思考战争后面的东西。他开始关心军事、政治。而这种兴趣也促使M选择军事历史为自己的专业。
兴趣不仅决定了M的专业,还为他参加美国二战空降兵跳伞表演队学校埋下了伏笔。二战空降兵跳伞表演队学校是一个由二战空降兵表演队基金会组织的为期10天的学校,学生们会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参加二战期间美国伞兵训练课程。学校里所有的生活设施、跳伞训练全都是以重现二战那段历史而设。如果想顺利毕业成为合格伞兵,学生们必须完成相关课程和5次合格跳伞训练。
某次在网上浏览的时候,M了解到了这个组织的存在。那时M还在读高中,他并不知道自己以后会有留学美国的一天。 那时的他只能看着学校网页羡慕不已。在得知有机会来美国读书以后,加入这所学校自然而然就成了M的目标之一。为了参加这所他向往已久的学校,资金不富裕的M早早开始省钱,终于在2016年得偿所愿。如今,伞兵毕业生M已经完成8次合格的跳伞训练。M说,他现在的新目标是完成35次跳伞以取得表演资格,然后去法国参加2024年举行的诺曼底豋陆80年纪念活动。
M在整理自己的降落伞
跳伞训练中使用的美军二战运输机
新学员训话
聊到为什么加入美国的纪念组织而不是中国的纪念组织时,M表示自己也很无奈。“中国因为种种原因,这类组织少一些,而且组织度和人员素质有点参差不齐。相对而言,美国群众对军事荣誉比较重视,有战争纪念活动的传统。不论是一战二战还是其他战役,美国都有这样那样的历史重演(reenactment)组织来保存他们的历史。这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聊到国内情况,不得不说的是近年来活跃在电视屏幕上的种种抗日雷剧。和大多数群众一样,M也很不喜欢这种影视作品,但是他给的理由可能有些不同:“这些低质量的影视作品让人逐渐对那段历史失去了兴趣。更严重的是,它让战争看起来像一出儿戏。民众对战争的认识由此有很大偏差。” 这种偏差是很明显的。
一直以来中国周边国际形势复杂多变,而每当有国际冲突事件报道出来的时候我们都可以在网络上看到大片键盘侠们喊打喊战的声音。群众中一些人并有没有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他们不明白一场战争可能给一个家庭、一个群体、一个民族带来怎样的伤痛。 “虽然我喜欢军事历史,但是我非常热爱生活、不希望战争现实发生。我觉得我们要以积极备战来预防战争。
用罗马人的话说,‘要想获得和平,必先准备战争’。我们要避免战争,但同时要保持对战争的危机感。” 长时间生活在和平地区的我们可能已经把安定当做生活理所当然的底色,但是我们应该时刻铭记和平并不是必然, 战争离我们并不远。以4月份以来美国相关国际形势为例:2017年4月4日叙利亚一小镇疑遭化学武器袭击,4月7日美国发射超过50枚导弹打击叙空军基地以“惩罚”叙利亚政府,朝鲜方面谴责美国是侵略,4月8日美国航母群开往朝鲜以示回应,4月15日朝鲜举行阅兵, 4月17日美国副总统彭斯到达韩国。 战争不是抗日剧里面的必胜结局,它是随时可能差枪走火的人间悲剧。
M说,“中国在国际上是一个大国,未来面临的国际冲突会越来越多。我们国家也应该鼓励、发展战争历史重演组织,让民众更加重视国防教育。这几年国际上并不太平,我们应该做好国防准备。”  我们希望人们能珍惜自己所处的中国百年来最和平最稳定最繁荣的时代,也希望人们能够理解换来这个时代所付出的代价,同时意识到当下的危机与责任。
人生短短数十载,借彼此之眼,看看世界

知乎专栏:日记本
  新浪微博:早安日记本
关注日记本
看到生命不同的可能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