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另一家航空公司又爆丑闻,空乘粗暴对待怀抱婴儿的白人妇女,擅自做主处理婴儿车而且当着婴儿出手打他们的妈妈,甚至差点打到婴儿。

看到图片,我们发现受欺负的人居然不是亚裔,而是一味金发碧眼、白皮肤、两个婴儿的母亲!
曾经我们走进西方的华人,动不动就惯性地认为:
1)西方对亚裔有天生的歧视
2)西方只认同自己人
曾经我们尚未深入西方的华人,动不动就抱有幻想:
1)西方是个具有无限人性光辉的圣地
2)西方人人平等互爱,是社会文明高度发达的完美之地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认知主要表现两种心理状态:
一种是对于已经拥有的东西,欲望不满;
一种是对于尚未得到的东西,抱有幻想。
因为欲求不满,所见之处,处处斑驳;因为热情追求,所念之处,处处美好。
其实我们对于婚姻、事业、生活、恋爱、教育何尝不是如此?
欲求不得则大加贬斥,欲求不满则满目疮痍;看到亚裔被欺负就是歧视,看到白人也遭遇同等虐待,则是运气不好。看到自己的婚姻都是仇人相见,看到别人的婚姻都是爱情如蜜。看到自己事业停滞不前则是怀才不遇,看到别人风生水起则是会拍马屁。看到别人有钱有闲心生向往,看到自己没钱没闲心生厌恶。看到自己的教育体制都是惨不忍睹,看到海外的教育则是这边风景独好。
我们看待事物主要来源于个人与周边的矛盾关系,带有极强的个人主义色彩。
所以古今中外都强调修身养性的重要性,通过读书可以开拓精神视野,通过身体力行可以内化感知。中国阳明先生提倡的知行合一就是帮助我们修炼"超越小我的狭隘意识,通达明辨事理的大格局"。
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没有什么不好,只要有能力发现世界的美好,善独其实是一种极致自由的美好境地。但倘若遇事就龟缩到自我的铠甲中,找遍一切理由保全自我,则会沦为小人的境界。
"小人常戚戚,君子坦荡荡"说的就是这种心境。有趣的是,用到跨文化冲突中同样奏效。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