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新闻导读
近日有媒体报道,河北等地发现多处污水渗坑,对当地环境造成威胁。环境保护部会同河北省政府立即组成联合调查组赶赴现场进行调查。有关调查情况将及时向社会公开。
新闻来源:网易财经

违法偷排废酸为何屡禁不止?从华北地区发现17万平方米超级工业污水渗坑说起

知友: 陈小庆
这两天有媒体报道,在河北省大城县南赵扶镇存在数个大型工业污水渗坑。其中一个达17万平方米,废水呈锈红色、酸性,经调查员现场测量显示其pH约为1,属于强酸性废液。对作者而言,这又是一起典型的工业污染案例,环保部也第一时间作出了回应,似乎轮不到1500公里以外的作者瞎操心。然而,晚上电视新闻回放了河北大城官方回应污水渗坑事件的新闻视频,顿时感觉如鲠在喉。
新闻中河北省环保厅环境执法监察局队长戎立在渗坑现场向公众澄清,“你看它的pH浓度应该在6左右”,属于中性,似乎公众的担心有些多余。然而,作为一名化学工作者,作者一眼就看出了这位队长使用的是pH测量范围在6―8之间的精密试纸,如果待测水样的pH不在此范围内的话,检测结果毫无意义。这里作者对该队长具有误导性的信息不做过多的解读,但却产生了深切的担忧。我们的环境执法部门基本化学能力之缺乏(希望不是选择性误导),让作者这个化学专业从业者汗颜。恰巧,作者多年来一直从事工业过程中的清洁生产研究,对废酸回收再利用颇为熟悉,那就从这一起事件展开说说。
点开关于此事件的评论报道,基本评论无外乎下面几条:
(1)政府部门监管不力,执法不严
2)污水处理应该加码,不能成为摆设
(3)涉事企业无良,不可理喻,应该严刑峻法重罚
站在情感的角度,作者完全同意这些观点,然而嘴上骂过以后,事情是否真真得到了改善呢,答案往往是否定的。上述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式相当于是“堵”,大禹治水的故事告诉我们往往“疏”更为有效。作者就从专业观点浅谈一下整件事情的症结可能在哪里。
高浓度的酸在工业上被大量使用,比如金属矿物的浸出、金属的表面处理、以及电极箔的生产等,必须使用大量的酸。工业上使用量最大的无机酸为HCl和H2SO4,其价格非常低。例如纯净的31%浓度的HCl溶液价格仅为¥200/吨左右,95-98%浓度的H2SO4价格为¥300/吨左右,折合下来其价值低于超市瓶装饮用水
之所以会发生这种现象,完全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HCl和H2SO4是许多重要工业过程的副产物,如制冷剂生产、PVC塑料合成等会副产大量HCl,钢铁及有色金属冶炼行业会副产大量H2SO4,市场供应明显供大于求。
这些酸在使用过程中会与金属等其它物质发生反应而受到污染,无法完全利用,因此会产生许多废酸,绝大多数是生成了酸和盐的混合物。
目前工程技术上分离这些高浓度废酸液有很多种方法,可以将废酸中的游离酸分离出来重新使用,杜绝酸的排放。然而遗憾的是,无论何种处理技术,在处理废酸的过程中都面临成本问题。由于回收处理废酸的成本往往会高于企业直接购买新酸的费用,企业对废酸进行处置和回用的动力和愿望都不强。这样一来就催生了一个有利可图的灰色产业链:一些无资质的企业和个人以较低价格承揽业务,帮助企业处置废酸,其终点可能就是类似于大城县的这类渗坑
至于疏导的方式,作者以为可能在如下方面:
(1)减少和限制市场上酸的总供应量,适当提高酸的价格,使废酸的回收处置变成企业的自发行为。作者所说的限制绝不是限制企业正常生产。以PVC行业副产HCl为例,目前已有技术通过使用HCl再次制备Cl2用于三氯乙烯合成,提高Cl元素资源利用率,使所有Cl元素都转移至三氯乙烯产品中,减少或消除副产HCl的产生。
(2)对企业废酸回收处理过程提供一定的政府补贴,抵消企业在此回收过程中造成的成本上升。当然,作者只是普通的科研工作者,不应对政策的指定指手画脚,权当抛砖引玉吧。
 本文内容来自「知乎」 
 转载请联系知乎原作者 
 未经作者授权同意,禁止转载 
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你打过12369环保热线吗?管用吗
首先表示,我当然打过,同事接的,他们说你丫别添乱,自己去处理........

最近的一次是春节值班,淘气,打过去查岗恶心同事........

(白天的电话是办公室的萌妹子接,记录下来填在接访单上面交给所负责区域的同事处理,晚上是我们这些糙汉子接,遇到问题需要立即处理,就拉上另外一朵糙汉子,直接去现场处理)


有访必回,但是首先要明确我们的执法管辖范围,主要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事业单位,生产经营所产生的水、气、声、渣。公众服务类项目一般由各自的主管部门管理,我们很少直接插手管辖。(居民生活垃圾归城管局管,还有广场舞大妈我们也管不着,所以不要再跟我们举报投诉广场舞大妈的噪音了)


但是工作重心确实是在工矿企业上面,三产服务业基本上除了大型的,中小型的属于没有群众举报就没有过多要求.....因为精力着实不够。


我们的回访原则是七个工作日内处理,并且给予投诉人回复处理意见,当然忙不过来的时候也会超出时间。但是属于我们职权以内,并且不搭理、不处理的,超过时限就可以跟当地纪委、监察局、检察院举报。去年我们就通报一例环保局该处罚结果不作为,被检察院处理的事情。


另外,12369属于匿名电话,我们接电话是看不到你的来电号码的,所以如果你要给你回复的话,你就必须在电话里把你的号码留给我们,这样才能到现场处理的时候跟你联系,了解情况,并且给你回复处理意见。我们也有义务替你保密个人信息。(另外有同学支持电话不是匿名的,我估计是有可能的。啧啧,我们系统,路还很长)


除了12369以外,也可以致电上级环保部门,当地及上级政府信箱,如县长、市长、省长信箱,信访局,上级环保部门或者政府秘书处、监察局、信访局他们都会以督办、限时办理的文件形式下给我们,要求我们处理并回复处理意见。 


另,严重环境污染问题,还可以向法院的环保法庭提起诉讼,详情可咨询律师。但建议先联系环保部门处理,因为去法院打官司花钱,我们处理不花钱,而且问题严重的话,由我们提起诉讼、强制执行什么的,比公民自身提起诉讼力量更大,而且不另外花公民的钱。
因为很多原因,有时候虽然打不一定完全管用,但是不打,一定不管用。

法制化建设,路还很长。
知友:习惯君

配图:pexels.com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