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国际范儿”
1
以诗会友
死亡诗社
我一直以为,《死亡诗社》的出现为那些不懂诗歌的孩子启开了一道自由的大门,尽管它只启开在黑夜中。我也一直相信,诗歌是手术刀,割除了那些思想的肿瘤,也淬炼了那些久已沉默的心。——陆支羽(著名影评人)
电影《死亡诗社》的故事发生一所以其沉稳凝重的教学风格和较高的升学率闻名的威尔顿预备学院,作为其毕业班的学生,理想就是升入名校。而新学期文学老师约翰·基汀的到来如同一阵春风,一反传统名校的严肃刻板。
文学老师约翰·基汀
基汀带学生们在校史楼内聆听死亡的声音,反思生的意义;让男生们在绿茵场上宣读自己的理想;鼓励学生站在课桌上,用新的视角俯瞰世界。老师自由发散式的哲学思维让学生内心产生强烈的共鸣,他们渐渐学会自己思考与求索,勇敢地追问人生的路途,甚至违反学校的规定,成立死亡诗社,在山洞里击节而歌。他们的诗社”宝书”的扉页上的那段话就来自《瓦尔登湖》。
我到林中去,因为我希望谨慎地生活,只面对生活的基本事实,看看我是否学得到生活要教育我的东西,免得到了临死的时候,才发现我根本就没有生活过。我不希望度过非生活的生活,生活是那样的可爱;我却也不愿意去修行过隐逸的生活,除非是万不得已。我要生活得深深地把生命的精髓都吸到,要生活得稳稳当当,生活得斯巴达式的,以便根除一切非生活的东西,划出一块刈割的面积来,细细地刈割或修剪,把生活压缩到一个角隅里去,把它缩小到最低的条件中,如果它被证明是卑微的,那么就把那真正的卑微全部认识到,并把它的卑微之处公布于世界;或者,如果它是崇高的,就用切身的经历来体会它,在我下一次远游时,也可以作出一个真实的报道。
——亨利·梭罗(徐迟译)
诗社在山洞中的集会
而正是在图中的这次集会中,年轻的会员们为随后加入集会的女同学朗诵了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第18首)。
我怎么能够把你来比作夏天? 

你不独比它可爱也比它温婉: 

狂风把五月宠爱的嫩蕊作践, 

夏天出赁的期限又未免太短: 

天上的眼睛有时照得太酷烈, 

它那炳耀的金颜又常遭掩蔽: 

被机缘或无常的天道所摧折, 

没有芳艳不终于雕残或销毁。 

但是你的长夏永远不会凋落, 
也不会损失你这皎洁的红芳, 

或死神夸口你在他影里漂泊, 

当你在不朽的诗里与时同长。 

只要一天有人类,或人有眼睛, 

这诗将长存,并且赐给你生命。
——莎士比亚(梁宗岱译)
历史系男生
《历史系男生》的故事同样发生在学校里,不过这次地点了换成英国北部的一所男子中学里,八个高中生正积极准备着牛津和剑桥大学的招生考试。这几个男生性格各异,他们对课本对知识都有着属于自己的解读。 

教他们文学的是个略微发胖、教学方式独特的怪老头赫克托,他主张学生通过课本获得情感上的共鸣和享受,而不是单纯为了升学而读:他和学生讨论哈代文字的美妙甚至于动名词的结构;与他教学模式相反的则是学校新聘请的老师汤姆。汤姆的目标则是协助这些孩子尽可能考上牛津或剑桥。
文学老师赫克托
“历史系男生”们时而会在课堂上用一种不可思议的语速诵读着W.H.奥登的诗歌,时而又转向那略微苦涩的A.E.豪斯曼:
《摇篮曲》(节选)
放下你沉睡的头,我的爱,
在我背叛的臂弯里:
时间和热病烧掉了
个体的美丽,从
沉思的孩子身上,坟墓
证明那孩子的短命:
但在破晓之前,先让仅存的生者
躺在我的臂弯,
平凡、有罪,对我来说
却是彻底的美丽。
——W.H.奥登(薛舟译)
什罗普郡少年》(节选)
汝当衣锦归,

否则永莫回,

令汝别后之儿童

望到拉德罗塔毁。
——A.E.豪斯曼(郁达夫译)
《历史系男生》(2006)中的“历史系男生们”
此后英国国家剧院也复排过这部剧)
2
书店情缘
诺丁山
《诺丁山》(1999)
安娜在威廉的书店
《诺丁山》这部英国影史上最佳的爱情片之一,里面那间小小的书店对这场爱情故事来说功不可没。

个性温柔善良的威廉·住在伦敦西部的诺丁山,拥有一家生意惨淡的旅游书店,在书店的附近与人合租一套居室。而安娜是美国的电影明星,她的玉照出现在各个杂志的封面上,一举一动都受到全世界的关注。
一个平淡无奇的星期三,安娜走进威廉的书店里,她优雅的姿态给威廉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同时他也意识到,这位优雅的女士正是那位家喻户晓的好莱坞女影星安娜。很快两人坠入爱河,本来甜蜜的生活却一下子被发现了的记者破坏了。安娜承受着媒体的压力,需要做出决定,两人的恋爱关系百转千回。这是一段发生在现代伦敦的,并不同于“灰姑娘”的“灰王子”的故事。
电影《诺丁山》著名桥段:书店邂逅
爱在日落黄昏后
在巴黎莎士比亚书店前的杰西和席琳

《爱在日落黄昏后》是《爱在日落黄昏后》三部曲的第二部。九年前,杰西与席琳在火车上不期而遇,怦然心动。在维也纳渡过疯狂而又浪漫的一夜后,他们在日出前分手,并相约在维也纳重逢。

九年之后,杰西已成为畅销书作家,而席琳则是法国环保组织成员。杰西在新书里娓娓道来的,正是九年前的浪漫夜晚。在巴黎莎士比亚书店,杰
西促销新书时与席琳在书店相遇,然而他们只有一下午的时光相处,日落之前,杰西要乘飞机赶回美国。两人在午后的巴黎街头散步,在美丽的护城河上泛舟,无所不谈,兴致勃勃。可是就像命运的捉弄,快乐的时光像烟花一样醉人却短暂。
《爱在日落黄昏后》(2004)

3
光影中的作家
天才捕手
托马斯·沃尔夫和麦克斯·珀金斯
《天才捕手》无疑就是一本关于书的电影。电影描写了上世纪20年代末,默默无闻的托马斯·沃尔夫怀揣着他的文学梦来到纽约,而他冗长的自传体小说被曾一手发掘过菲兹杰拉德、海明威等作家的文学编辑麦克斯·珀金斯看中。珀金斯大刀阔斧地为沃尔夫删减文章篇幅,最后该书出版时大获成功,沃尔夫也成为了文学界新星,而这本书正是他流传后世的著名小说《天使,望故乡》。 
电影以传记片的形式描写了一段天才作家与天才编辑之间的故事,其中穿插了许多同时代作家的生活,还探讨了创作、编辑和天才、灵感等等一系列的话题。
简·奥斯丁书友会
《简·奥斯丁书友会》(2007)
伯纳黛特是位温柔的女士,她对爱情总是充满希望,她也关心书会中每个人的生活与心情。她成立的奥斯丁书友会,喜欢把会员聚集在一起讨论奥斯丁书中的内容。
会员乔斯琳多年来一直独身,她享受与爱犬生活在一起。她的好友西尔维娅也是会员之一,可是她25年的婚姻受到挑战,她与丈夫丹尼尔离婚了。后来加入书会的格瑞格也圈入了这段感情风波中。


普鲁迪也是会员之一,是一名法语教师。可是她的丈夫并不体贴,就在她感到无助脆弱的时候她爱上了自己的学生特雷。普鲁迪的言论并不会完全得到书会中会员的认同,大家都认为她性格怪异。她与新朋友们的相处渐入佳境,而她也要为自己的爱情做出抉择。

他们相处甚欢,每次讨论一本书,其间把各自的生活观点联合书上内容一起讨论,他们的生活都离不开奥斯丁的著作,他们的生活也将受到女作家六本小说带来的影响。
电影海报的中心是折成心形的书页
4
朗读与记忆
朗读者
《朗读者》(2008)
《朗读者》的故事发生在15岁的少年米夏·伯格与36岁的中年神秘女列车售票员汉娜之间,他们两个发展出了一段秘密的情人关系。汉娜最喜欢躺在米夏怀里听米夏为他读书,她总是沉浸在那朗朗的读书声中。年轻的米夏沉溺于这种关系不能自拔的同时,却发现他自己根本不了解汉娜。忽然有一天,这个神秘女人不告而别,米夏在短暂的迷惑和悲伤之后,开始了新的生活。 

二战虽然结束了,但德国对于纳粹战犯的审判还在继续。成为法律学校的实习生的米夏,在一次旁听对纳粹战犯的审判过程中,竟然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虽然已经事隔8年,但米夏还是一眼便认出那就是消失8年的汉娜。而这一次,她坐上了纳粹战犯审判法庭的被告席,这个神秘女人的往事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逐渐清晰。然而,米夏却发现了一个汉娜宁愿搭上性命也要隐藏秘密——汉娜虽然喜爱阅读,但她并不识字。不识字的她无法为自己写出一纸说明,在文盲与罪犯之间,她选择承认后者。米夏通过记忆知晓了这一事实,只需要他说出真相汉娜即可免去终身监禁,但是他却出于尊重选择了保密。
这种聆听式样的阅读,是汉娜的至爱——她喜欢契诃夫,狄更斯,海明威,马克·吐温,荷马的文学巨著,不过他偶尔也听《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和《丁丁历险记》这样类似开胃小菜的作品。
喜爱聆听式阅读的汉娜,同时也是二战的纳粹战犯
国际范儿
我们力图做到
专业  好看  有趣
本期责编:蒋思洁         
主编:吴云
相关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