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这类剧难免会”穿现代人的衣服演争权夺利的古代帝王戏”的感觉。来美国这几年,见识了另一种社会面貌,再看这类剧,猛然意识到不少情节其实是极具中国特色的。

特色 1.
沙书记、高书记、李书记、祁厅长、季检察长、侯局长、陆处长。。赵总、杜总、高总以及那阿尔法公司的郑总、宝宝总。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称呼职务很有用处,既体现一种尊重,表示对方有头有脸有地位的,并非普通老百姓;同时也好让不熟悉的人在高低尊卑远近亲属的礼数秩序中,迅速找到自己的定位,才好开展接下来的活动。这样的习惯延续到现代社会,就显得官僚了,仍是一种对权力的崇拜或者取悦。现代的团队协作需要的是像球队一样的组织,各司其职,各尽其用,一起面对输赢。如果球队里总是彼此称呼王队长、张中峰、李后卫,平时再为个一官半职或者谁和谁亲信等暗地里较个劲,能赢球才怪。


特色 2. 
我们在主观上默认定位就是干部要比百姓先进。在农业社会或者计划经济,百姓或许是需要干部穿起白衬衫,撸起袖子,带领村民们工人们使劲干奔小康。说起好干部,不是像李达康那样的铁面无私,就得像易学习那样的风尘仆仆。但这还是一种封建官本位的优越感。在现代商业社会中,社会分工这么细,需要的专业水平也越来越高,百姓不再是封建时代那些只知道种地的愚民,所以需要的并不是这些外行干部们多么刚正勤恳,多么带头猛干,只求官员们也都能做到跟普通上班族一样,敬业有操守,把分内职责做好就已经很好了。有时候以勤奋的名义,去搞一些过快过多的政绩,才是劳民伤财。“高手在民间”。发家致富,创新创业的事应该交给各行各业里的专业人员去领导前沿,去发挥各自的天赋,与世界同行们在创新上自由竞争。政府就做好裁判的工作,给百姓们一个公平竞赛的环境,让蔡成功们既可以公平的贷到款,也可以正规的申请破产。

特色 3. 
刘新建的报恩思想、蔡成功的发小观念以及祁同伟的同乡师门情节等等,这些在封建秩序里的长幼尊卑观念,或因为人情,或因为面子,可以超越法律和职责要求,构建起一个又一个的亲密小圈子。大家做事想到的不是共同的规则,而是先看亲疏远近。人民也是一方面痛恨这种拉帮结派,另一方面又特别希望自己能跟权力搭上这样小圈子。这些根上的旧观念不破,很难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公平公义的法治社会。

“在现代社会,权力往往都是别人赋予的,而非自己攫取的。当一个人能为一个集体谋取更多的福利、能让一个集体保持稳定并得到发展,那么其他成员都更愿意赋予这个人权力。然而,拥有权力的状态,会容易让我们变得自私自利、冲动且难以克制自己的欲望。我们的同理心被消磨掉,道德感对我们的约束变得更弱,从而踏上失权的道路”。
-- 达契尔·克特纳(Dacher Keltner)  “权力的悖论”。
“中国目前的政治生态,就是一把手,几乎拥有绝对的权力”。一把手也是人,人都是不可靠的。沙瑞金不常有,赵立春常有;侯亮平不常有,祁同伟常有。全剧结尾提出一把手的权力也要平级监督,执行起来还是挺难的。除了期待习大大倡导的制度改革,将权力真正的关进笼子里。在文化上,一方面应该破除官本位带来的干部优越感,将当官归为一个服务性的普通岗位;另一方面应该破除那些同乡、师门、旧部、亲属等等旧观念,倡导以专业技能和契约精神作为协作的唯一纽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