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与德国法兰克福是友好姐妹城市,多年来,两地的教育文化交流活跃,两地学生的教育交流活动更是得到了两地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成为两个友好城市之间的重要交流项目。自2001年起,广州市教育局与法兰克福市教育局每年都进行师生互访活动。2017年,广州市执信中学与安娜•史密特学校教育互访交流活动进入第十七个年头,2017年3月29日—4月13日德国姐妹学校的师生交流团26人(学生24人,老师2人)来访,我校有24个学生家庭参与了家庭接待项目。那么,参加中德友城交流活动家庭接待项目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今天,我们就来听听活动参与者是怎么说的吧。
一次学习之旅
高一2班谭天
       早在马库斯来之前,我们便通过邮件建立了联系。第一次的破冰之旅活动上,我们第一眼就认出的了对方。也许是因为先前有过交流,一切都显得如此自然,丝毫没有紧张。之后的一切,也都有条不紊得进行着。似乎除了语言和外貌外,没有什么能提醒我他是德国人。
        回家的路上,马库斯告诉我他给我带了很多礼物——各种吃的。一到家,他稍微整理一下行装就叫我进入他的房间。看着床上的各种各样零食,我连忙表示感谢,但是为什么总是觉得房间有点不太对劲呢?喔,我突然发现,我已经被浓浓的德国香水包围着了。虽然马库斯刚刚进入房间。但香水味已经散入了房间的每一个角落。从前只是听说欧洲人喜欢用香水,今天终于看到了——香水不仅身上要有,还要充满住所。
        在聊天中,马库斯提及他曾经上过私立学校,早上六点起床到下午五点放学对他来说不会很困难。早上六点半,他的闹钟果然准时响起,随即房间里就开始有动静。可是,始终都没人出来。直到十分钟后,才有一个穿着休闲西装、梳着整齐的金发、浑身散发着香水味的小哥朝我们打招呼。随后的几天,天天如此。甚至于每次出门前,他也要先整理下形象。回想起第一次见面时,马库斯曾经说起他出来见我之前忘记洗澡了,并表示歉意。看样子,马库斯确实很注重形象。与大多数早上到学校了还依旧没睡醒的中国学生相比,对待个人形象的态度简直天壤之别。这点十分值得我们学习。
      晚饭过后,我常常会陪马库斯出门散步,路上各种话题都会提及。马库斯表示他很喜欢中国的制度,德国应该向中国学习。与此同时,惊叹于中国在飞速发展,马库斯还特邀我就中国改革开放的政策做了一个简短的访谈,他说他回国后会在他的班里和同学分享,并就中国发展发表演讲。这值得不少崇洋媚外的人深思。当然,和马库斯的交谈也让我了解到德国政府也有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如对工人的保护,对短暂失业者的帮助等。
       每天回到家,马库斯都会给我看一些他白天拍的视频。有一个词语,几乎每一次都会出现——“amazing”。人口,amazing;珠江夜游,amazing;学生,amazing;花城广场,amazing;早茶,amazing;文化,amazing。显然,在来之前,马库斯并没有想到中国会是这样的。中国漂亮的城市中心建设、壮观的广图、美丽的珠江、都让外国人叹为观止。还有尤其是中国的学生。马库斯对于我能花大量课后时间学习表示万分惊讶,以及不少中国学生将学习当作机会,而非一件烦人的事。他对我表示非常的赞赏,并且说如果我在德国,一定会过得非常好,因为我十分努力。由此看来,中国的学生确实在外面很有竞争力。
        通过这次活动,我了解到了很多,并与马库斯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尤其是通过马库斯的角度,重新审视了中国与欧洲国家。两者都有优势与劣势,也许互相学习会是最好的办法,也就是我们这代青年的任务。相信八月份的回访能够收获颇丰,也期待再次见到马库斯。
Markus和谭天喝夜茶
Markus和谭天在录节目
在陈家祠
欢乐时光
走访新荔枝湾
在广州塔前留影
我和我的德国伙伴Emilia
高一1 吕彦妍
       我还记得当我得知自己的申请通过,可以参加中德交换项目的时候那一份难以自抑的激动;记得为partner收拾房间时隐隐约约的期待;记得我小心翼翼地踏进奉恩堂,在一排交换生中寻找自己的partner时小鹿乱撞的紧张;记得我和小伙伴一起外出活动时看到她灿烂的笑容时那种发自内心的快乐;更记得与伙伴分别时浓重的不舍和悲伤。
       除了这些美好的回忆和情感,在过去的十天里,我的partner还给我带来了来自另一种文化的体验和感受。
       我的partner是个安静腼腆的女孩子。就像大家口中的德国人一样,她规则意识很强,在回家和我一起乘电梯上楼的时候她不忘问我这栋楼有没有楼梯,因为在德国一栋建筑只有电梯而没有修建楼梯是不被允许的。但她并不像大家所说的那样那么刻板,而是很随和。她总是毫不吝啬地使用“谢谢”和各式赞美的语言,让人因她愉悦的语气而感到温暖和快乐。
       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她表现出的热爱学习的态度。每当她遇到不了解的事物时,她总是第一时间向我提出,如果我解释得不够清楚,她也会再次提问,直到自己理解为止。清明假期我和她去参观博物馆时,她也很认真地听了讲解员的讲解,当我心不在焉地四处乱晃时,她又有一连串的问题要向我提出了。吃饭时我们怕她不习惯,专门拿出了刀叉,她却坚持用筷子,虽然夹起东西来还是比较困难,但几天下来,她拿筷子的动作已经非常标准了。仅从日常生活中获取新的知识似乎并不能令她满足,晚上回到家后她总是在房间里看自己带来的书。有一次我们在交流中遇到了语言上的困难,她直接从背包里掏出了一本厚重的字典翻了起来,吓了我一大跳。
       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一个交流平台,也感谢Emilia选择参与进来,让我得到了一个这样难得的机会。在这短暂却又因充实的经历而显得漫长的十天里,我交到了一个与我相隔千里的另一个国度的朋友,了解到了对我而言完全神秘的外国人的生活,并从她的讲述里以一个中国人的角度了解德国。在向她介绍中国文化时,我尝试着以一个介绍者的身份带领她走过悠久的中华历史,同时以探索的眼光,从一种全新的角度贴近了自己的国家和民族。
       十天的时间虽短,但在习惯了Emilia的陪伴后,回归原来的生活也像适应一种全新的生活一样艰难。分别的悲伤一点点淡去了,记忆中的快乐却在脑海深处不断发酵膨胀,酿成了沉甸甸的对下一次见面的期待。
       那么,就像小伙伴们离开前安慰我们的那样——今年八月,我们德国再见。
吕彦妍、林凌、肖任虹与Emilia Karoline Clara 在黄埔古港
第二站:参观广东中医药博物馆 中华文化话你知
吕彦妍、肖任虹与Emilia、Clara在广东中医药博物馆
吕彦妍与Emilia在家里
吕彦妍与Emilia在学校参加艺术节
       今年的8月,我校将组团(学生24人,老师2人)回访德国姐妹学校。学生们将通过德国的文化历史、文学艺术、音乐建筑、汽车文化等方面的学习来认识德国、了解德国。活动丰富,内容精彩,请不要错过我们公众号的推送哦!
       2018年4月和7月,第十八次广州市执信中学与安娜•史密特学校教育互访交流活动又将开启,欢迎同学们踊跃报名!
                                                                                   办公室综合整理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