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才是美国 |

用亲历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美国
美国华裔有没有身份认同困境呢?今天这才是美国翻译Noah在获奖次数超过世界上任何其它报纸的nytimes.com纽约时报网上看到的这篇文章,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本文作者An Rong Xu是美国华裔摄影师、电影制作人、艺术家。他正是经历了从排斥到认同中国文化的过程。其他美国华裔可是有不同意见呢,快来看看他们在知乎上是怎么争论的。
作者 | AN RONG XU
翻译 | NOAH  编辑 | 荔枝
2000年,我在纽约皇后区读初二。其他孩子经常因为我褐色的眼睛、黄皮肤和黑头发(简单点说,就是我的中国面孔)欺负我。
他们问我是不是吃虫子和猫肉,也常常嘲笑我的母语。这些经历让那个阶段的我非常讨厌自己,以至于之后很多年里我一直有意远离华人文化。
然而有趣的是,尽管我在青少年时期竭力避开中国城,但我人生中最早拍下的照片却是曼哈顿的中国城。
在那里,我看到了华人移民的吃苦耐劳,还有他们为了追求美国梦,不惜做出的种种牺牲。
那之后,我去了美国西部加州洛克镇的早期美国华人定居点。而我的一些华人亲友追根溯源,发现他们的祖辈曾是为美国修建铁路的工人。
对华人的历史了解得越多,我就越为华人感到骄傲,并开始接受自己美国华人的身份。
我的曾祖父Gee Goon 20世纪初来到旧金山湾区的天使岛,后来搬到马萨诸塞昆西市。
我感觉自己仿佛也走过相同的路。
我去到不同的地方,试图探寻美国华人的身份认同,并拍下了下面这些照片。
每一张照片都是一个融合了中美文化的故事,而这两种文化有时是水火难容的。
我试图以艺术的角度来阅读华人社区以及华人对美国社会的贡献,在这个过程中,我有了新的发现。
无论是在唐人街悠哉漫步的老人,还是努力平衡家庭、学业和爱情的年轻女子,我捕捉到的瞬间不仅是华裔美国人的故事,也是所有美国人的故事。
纽约·唐人街
纽约·天使模特大赛
纽约·麦迪逊大街
纽约·Grand Park里的男孩
纽约·Grand Park里的女孩
纽约华埠·Pell Street
加州·洛克镇
纽约·祖父过世后祖母孤身一人
西雅图·Hollis Wong-Wear
(华裔音乐人、诗人、社会运动家)
纽约·唐人街
布鲁克林·Raymond Chow
纽约华埠·Pell Street
纽约·布鲁克林大桥公园
纽约华埠·Pell Street
旧金山·Jenny Ton
纽约·Mr. Li
大峡谷·Ryan Takemiya

关于美国华人的身份认同问题,有人曾在美版知乎 「Quora」网站上发帖问到:

「ABC(American born Chinese 在美国出生的华裔后代)是否能够比他们的父母(一代移民)更容易应对身份认同危机呢?」

提问者强调:
「我主要是指第三代移民。他们的父母也是在美国出生,和他们有共同的生长环境,这是否可以帮助他们免受身份认同的困惑呢?
还是,因为西方文化对他们本族文化的同化,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年轻华人越来越难认同本族文化呢?」

我们来看引起共鸣最多,获得点赞数排名前三的回帖。

Philip Lee
香港人
从我个人的经历来看,ABC比父辈更难认同自己的身份。
在中国出生、长大的人,无论移民到了哪里,都把自己看作中国人。
这一身份认同与生俱来,移民后,看到海外的很多华人,又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身份认同。
因此,对所有一代华人移民来说,只要他们愿意,都可以身处美国的熔炉文化却十分清楚自己的中国人身份。
而在美国出生的华裔后代 (ABC) 往往难以避免身份认同的危机。有趣的是,很多时候连他们自己都没意识到这一点。
每次当我听到ABC提到自己的中文有多差,或者自嘲说自己「一点儿都没有中国人的样子」,我的感觉是:他们刻意向他人强调自己的美国人(或者说「非中国人」)身份。 
看似随意的表达其实说明了深层次的问题。
ABC身份危机(或者说「身份否定」)的另一个表现是,非常排斥与其他华人或东亚人恋爱交往。
这不是「差异性导致彼此相吸」或者「美国本身就是个大熔炉」的说辞就能解释的。
目前,在美国所有的少数族裔群体中,东亚裔美国人的跨族裔婚姻比例最高。
不仅仅东亚女性如此,根据心理学家的调查,东亚男性有相同程度的「身份否定」心理。当然,唯一的区别是,东亚男性更难成功牵手其他族裔。
再来看ABC的语言表达。
在美国西海岸的ABC年轻男性中,越来越流行学习黑人的社交用语和动作。
我很喜欢看一对华裔兄弟做的Fung Bros视频(主要是因为喜欢美食照片),但他们明显模仿黑人的风格和讲话方式,说实话,实在很可悲。
最后,ABC试图让自己白人化(或者黑人化),绝不是因为来自白人(更不可能是来自黑人)的压力。
其实,白人非常接纳少数族裔表现出自己的族裔特点,这也是为什么他们经常问ABC「【某个英语词】用汉语怎么说?」或者「你从哪里来?」或者直接讲「你好」之类的问候语。
ABC让自己白人化或者黑人化是因为他们自己想这样做。这是他们的个人选择,并非迫于生存压力。
我以前这么说,现在依然这么看,没有人比ABC更渴望撇弃自己的遗传/族裔身份。
你是否认同上面香港小哥的分享呢?下面我们来看看一个澳大利亚人的看法。
jason Li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前研究员,曾在中国居住
就我的经历看,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第三代华裔移民完全没有所谓的「身份认同危机」。(小编仿佛听到了辩论拉响的号角)
对他们来说,自己的身份简单明了,就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华人,他们很适应别人这样称呼他们。
通常,他们认同自己所在国家的主流文化。
根据生活地点和社会经济地位的不同,他们身上体现了所在国文化的不同侧面:
名校熏陶过的东海岸精英文化、西海岸工人阶层的黑人文化、多伦多/温哥华兼容并蓄的文化,也有澳洲大陆的粗暴文化。
对他们来说,中国让他们好奇。在遥远的过去,他们的祖辈从那里出发来到美国。中国对于他们的意义,就像德国对于特朗普。
然而,当其他人(主要是中国人)认为他们有不同于上述身份的另一种身份时,他们往往会很尴尬。
如果中国人问起岳飞,他们可能一脸疑惑:「我怎么会知道他?」或者如果被问到自己吃不吃牛肚,他们一定马上否定说:「不,我从不吃那个。」
如果看到他们的样子就认为他们可以把一门外语(中文)讲得很熟练,或者说话做事会有「中国人」的样子,在他们看来,即使不算歧视,也是太无知,对他们太缺乏了解了。
他们成长的文化通常教育他们,在遇到类似情况时仍要保持对他人的和善和尊重。
因此,他们可能会以「对不起,我不是个好的中国人」来表示歉意并为自己辩解,期待那位过于民族主义和执拗的「提问者」可以满意并不再追问,并且以后不再强迫他们用自己不熟悉和感到不舒服的方式做事或表现。
这样的回答通常都可以达到理想的结果。
就我的观察,通常一代华人移民的身份认同问题最严重。
他们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对中国有自己的记忆。但是因为中国的快速发展,他们不再了解自己出生成长的那个中国。
同时,他们对美国文化的抵触又使他们不能很好地融入当地的生活。二代以后的移民通常不会有这样的负担。
上面两位,一个是香港人,一个是澳大利亚人。这观点还真是差异蛮大。兼听则明是对的,不过咱们最后来看一个二代美国华人移民怎么说。
匿名
二代美国华人
我是一名二代美国华人。
我父母都在中国出生长大,20多岁时来到美国。我在美国出生,长大。我可以说说自己的经历并分享一下下一代华人(第三代)可能面对的情况。免责声明:本人没孩子。
首先,我想说一下身份危机来自哪里。我反对任何人把「白人特权」合理化,进而霸凌他人或强制推行某些观点。
但是我承认,在美国,「白人」与美国相关联,而亚裔则没有。人们认为,黑人的美国人身份比亚裔或拉美裔更无可厚非,但仍然不及白人。
这种观念会一直影响「有色族裔」如亚裔和拉美裔的每一代孩子,除非我们接受美国不只是白人的美国。
对于二代移民来说,情况更糟糕(我主要是说美国华人),我们夹在父辈成长的中国文化和自己成长的美国文化之间。
因此,我们不仅看起来「不一样」,而且是在交融的文化中长大的。
上面这一点不太会影响到二代以后的移民。
比如,我父母从来没有参加过SAT考试。在他们长大的国家,高考才是最重要的考试。
我没参加过高考,我参加了SAT和几次SAT II(暴露年龄了,有木有?)。
因此,等我有了孩子,当他们准备SAT考试的时候,我不会跟他们说起我个人完全没有经历过的中国考试。
因此,就这个层面来看,因为二代移民也在美国出生长大,的确可以因为共同的经历帮助到自己的下一代。
这也是为什么文化传统会随着时间的过去而「流失」。一代一代的移民,他们与自己先祖故土的联系越来越弱,越来越抽象。我听说过我父母的一些故事,但是没有像他们那样经历过那些事。
每个人都必须亲自解决身份认同的问题,而有些人可能从来不会有这样的问题。
就我而言,在我人生中曾有一段时间,我把自己看作「白人」。
大多数美国华人住在美国的四个州,而我是在其他46个州里的几个州生活长大。我的同学中极少有华人或亚裔。我曾认为「白人」是我所在地区的默认肤色。
直到高中,我才对「肤色」有了更多的认识。
那时我才知道,什么是白人,什么是非美国人,这些定义从古至今发生了很多变化。
如果「默认值」始终在变化,那么「白人」怎么可能就是「默认」?
那时,我明白了:我不是白人,我是美国人。白人不等于美国,等我有孩子了,会教育他们明白这一点。
小编觉得,是否会有身份认同危机,完全因人而异。对于美国华裔而言,当然有必要知道自己的根在中华,但是他们最终认可哪种文化或生活方式,就不该是别人该操心的了。
-好书推荐-
对美国,
肤浅地讨论它的优劣毫无益处。
那些真实的留学生活到底怎么样?
移民去美国者是否真的过得好吗?
生个美国孩子真有那么多福利?
想象中的美国,
真实的美国差距何在
……
一群真实的华裔美国人,
用亲身经历讲述美国真实故事。
↓↓↓阅读原文查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