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才是高科技机场呢?当然是非人类的才先进
最早开始放机器人的机场是日内瓦机场,然后奥克兰机场也赶紧跟风,让机器人去做行李转运和清洁工。荷兰皇家航空公司看到也眼红了,机器人进机场,哪能光扫厕所啊?咱们老龄化这么严重,雇人都雇不到,于是他们更是希望通过机器人来改变行业游戏规则,比如机器人可以给乘客带路,识别乘客的情绪,预知乘客的需要和解决突发状况等。
2016年拉斯维加斯的CES展上,Aldebaran提出了机器人Pepper,这货可以跟你聊天,记住你,还能察言观色你的反应和情绪。小O看到这里也吓得坐到了地上,现在竞争也太激烈了,当机器人都要会读心术了?总之,这Pepper算是机器人的里程碑了,也充分说明荷兰皇家航空没有白日做梦,这项技术实现只是早晚的事。
后来阿联酋航空也坐不住了,你们让机器人当地勤,我们就去研发人工智能和认知技术,你得靠我们的技术才能雇机器人服务员。这不,去年他们还与IBM签署了价值7亿美元的交易,其中还包括了IBM Watson的人工智能程序,种种迹象都说明,阿联酋航空对人工智能的认可和重视认知技术的价值。
说完了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还得说说生物识别技术。
原来为了方便乘客托运,节约时间,美国很多机场都提供自助托运。比如让乘客在打印登机牌的机器前自己办好登机手续,然后行李扔在传送带上就ok了。可是这一举动却让恐怖分子有机可乘,他们也学着乘客将危险品丢在传送带上,即便是在扫描行李时可以检查出行李中有危险品,却不能追查到是谁扔的。
还是新西兰航空公司使了一计,在自助托运的地方安装了13个具有人脸识别的摄像头,用以捕捉乘客在扔下行李一瞬间时的面部特征。
说了这么多,怎么还没说到大数据?因为大数据被应用到航空公司和机场这件事,已经被说烂了,但是随着行业的不断丰盈巨大的数据库,大数据跟机场的关系也越来越像一对好基友。
目前阿联酋航空和阿提哈德航空公司正在进行数据科学的项目技术改造,通过加快航空公司内部大数据分析来挖掘人工智能,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增加收入和客户满意度,这些都是大数据才能做到的。
说到增加机场收入,这才是我们最关心的话题好吗?卖机票?零售?卖机位?别卖关子了到底是啥?!
正确答案是--停车场!
北京首都机场半年的停车收入近8000万人民币(2016年),伦敦机场半年的停车收入达5200万英镑(2015年)。在全世界的机场中,停车场收入在非航空收入的比例达22.3%,其美国机场比例最高的,有41.2%,是亚洲机场的5倍多。
和其他国家不同,美国联邦航空局有规定,通过航空公司挣的钱给他们发工资都不可以,只能用来修建跑道,修建航站楼,所以停车挣来的钱是真正的钱。基本上占到美国机场总收入20%-25%左右,高的甚至可以到一半,因此对于机场来说,把停车场做好,就等于抓住了饭碗。

想知道Smarking CEO如何亲口告诉你大数据来定价停车场,并以此来支撑机场收入吗?
赶快扫码关注三橙视频吧!
历史内容回顾
带你遇见未来的第一视频账户
微信:chuangyemeiguo
微博:创业美国
知乎:陈一佳
《创业美国》节目视频
优酷搜索:创业美国
短视频
微博:三橙视频
微信:三橙视频
腾讯:一佳创美
今日头条:三橙
秒拍:三橙视频
《创业美国》节目音频
凤凰、蜻蜓、喜马拉雅、多听
合作联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