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感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
举例来说,准备一场宴席便是一件很有仪式感的事情:主人早早地为这次宴请做准备,从购买食材、饮料、水果到下厨做菜、布置餐桌,再到充满期待的等待客人上门;客人打扮停当,拎着礼物带着微笑,敲开主人的家门;早已准备好的饭菜的香气瞬时弥漫开来,主客坐定,共同举杯…… 所有这些步骤都充满了强烈的仪式感,让参加宴席的每个人都深深沉浸于这美好的气氛之中。
我的童年记忆似乎很多与仪式感相关:那时生活并不富裕,孩子们最盼望的便是过年(过春节)。因为过年不仅有好吃的好喝的,还有新衣服可以穿。大年初一的早晨,当我们被震耳欲聋的爆竹声惊醒,最开心的事情便是穿上妈妈为我们准备的新衣服了。
那时候没有羽绒服,冬天孩子们多半是罩着一件厚厚的棉袄,里面塞满了厚厚的棉花,外面再罩上一件花花绿绿的的确良罩衫——几乎是那时孩子们的标配。 里层的棉袄是不用换的,所以,能变化点花样的就是外面的那件罩衫了。
而我们在意的也就是,大年初一的早上,能穿上一件崭新崭新的棉袄,然后成群结队地去长辈家和老师家拜年,收取红包和祝福。长大后,生活富裕了,大家不用再指望过年才能换上新衣服,平时想买就可以买,这件充满浓浓仪式感和幸福感的事情便渐渐消失了,不免可惜。
可是,我偶然惊奇地发现我的妹妹竟然还保留着这个习惯:大年初一,必换新衣。 可能是那时她比我小,穿的都是我的旧衣服,所以对新衣服这件事情更加在意、更加重视。从心理学上解释,这也是对童年“阴影”的一种补偿吧?
那时候关乎仪式感的记忆还有很多:比如小学春游前,我和妹妹都会开心地准备面包和汽水,然后憧憬着第二天的到来; 家里改善伙食,买上一只烤鸭,妹妹总是要去门口小店买上一瓶可乐,斟满四个玻璃杯,然后大快朵颐; 每天上学前,在镜子前认真地系上红领巾,然后带着一脸虔诚向学校进发……
仪式感是平淡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幸福感的表现之一。一个幸福的家庭,是不可能缺少仪式感的。
来美后,发现美国人貌似性格懒散,却相当地重视仪式感:周末一家人打扮得整整齐齐去教堂做礼拜; 孩子们的每一个毕业典礼,父母都要穿正装出席; 就连跑步、骑自行车、打网球,都要穿上专业的衣服、配置专业的设备,技术不好没关系,架势要做足。
更不用提每个节日来临,美国人是如何布置和装饰自己的院落和房子了:彩灯、鲜花、各种小饰物,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我的对门邻居来自南美,爸爸妈妈加两个孩子,典型的美国中产家庭。在我看来,他们真的太会享受生活了: 孩子过生日时,男主人爸爸租来充气城堡,办了一个盛大的生日party,邀请来的宾客有四十人之多,孩子们更是玩得乐不思蜀; 上次男主人自己过生日,玩的是牛仔风,来的宾客全都头戴牛仔帽、脚蹬深筒靴; 除此之外,他们的房子里摆满了家庭合影和男女主人的照片,让人深深体会到一家人的幸福和甜蜜。
也许有人要说,老外有钱、有闲,当然喜欢搞这些。其实不然,中国古人也是很有仪式感的,这些从流传下来的诗句和古人使用过的器物便可了解。
可是,如今的我们,为什么越来越远离这些仪式感了呢?
生活节奏快是一个因素。特别是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们,每天顶着朝霞出门,伴着月亮回家,一些“不必要”的仪式感便自然而然地被忽略了; 人变得越来越功利,所有的事物都以“是否有用”来判断,生活瞬间变得“短平快”,貌似“无用”的仪式感便渐渐被淘汰了。
于是,我们见到的便是一个忙忙碌碌却浑浑噩噩的世界,体会的便是一个忙忙碌碌却浑浑噩噩的人生。
没有仪式感,记忆无法强化,快乐无法定格,感情无处生根。
你不会记得童年的每一天,但肯定记得妈妈给你买心爱的玩具的那一天;你不会记得跟恋人相爱过的每一天,但肯定记得他手举钻戒向你求婚的那一刻;你不会记得孩子们成长的每一天,但肯定记得他的第一声笑、第一次上幼儿园、第一次离开家、记得你参加过的他的每一个毕业典礼、人生的每一个分界点……
这些,便是仪式感带给我们的美好回忆与幸福体验,弥足珍贵。
在繁忙却平庸的生活中,让我们坚守一些仪式感吧,因为有一个胖子说过,生活不止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