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社会精英阶层的解读,很多人想到的大抵是这样的词汇:要不就是神秘而且低调、要不就是位高权重。仿佛真正的精英都会在角落里计划着这样或那样的巨大阴谋,总有民众会在街头巷尾议论着这些“精英”故事的各个版本。今天主页君推荐的这篇文章的作者认为精英在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十分尴尬的。
文|唐羊
From 羊同学是好同学
微信号:candysheeeep
很早就想写了,但我怕得罪人。
好在《奇葩大会》终于开播了,这个看似群魔乱舞、实则三观极正的节目,给予我不少作文的自信。严肃地说,我一直将其视为教育片。当我亲眼目睹着多样的生命个体如烟火般绽放不同光泽时,我对他人、社会、世界的认知便涨了好几分。如此高效且愉悦的精神冲击,几乎前所未有。能火起来的事物,总有货真价实的原因。一部网络综艺能做到精神世界里的百花齐放,赢得青年人的一呼百应,着实不容易。 在此类需要不断放大人格特点节目上,我尤其留意传统认知里的精英们——差强人意的表现。 且不说高晓松炮轰清华学子的极端情境,让精英与非精英同框,本就是件残忍的事。 将时间退回到2000年,韩寒和黄思路同上一档央视访谈节目。当那段荒谬的访问逐步演变为对韩同志的批斗大会时,狂拽炫酷的少年是值得同情的对象。十多年过去,时过境迁,在所有人都挤破脑袋想红、想火的时代,在无数可爱的妖艳贱货面前,局势发生了惊天逆转,传统定义下的精英竟毫无防备地处于弱势地位。 某次看档娱乐节目,一名来自哈佛的无敌全能大学霸,被一群年轻的综艺老油条们簇拥着。所有人都在抛段子,秀才艺,尽力活跃、制造节目效果时,那位万众企盼的学神开始拘谨而局促地说着些正统的话。当然,他是自带光环的,值得仰望的。由于他的表现实在太过无聊,那段看得我尴尬癌都要犯了。我打赌,要不是因为颜值,他绝对上不了这节目。 之后交流,朋友说:
你何必强求学霸和其他人表现一样?也许节目的剧本就是这么安排的。他所要表现的就是他自己,一个安静木讷的高颜值学霸,这样正好有反差、有看头。
我反驳:
问题是明摆着他想火啊!他有新书要卖啊,没有群众基础怎么行。并且,我看出了他的努力。他确实很努力在融入了,甚至他努力得太过刻意,刻意到我想换台。
在诸多类似情境下,我开始对所有带着“精英标签”的人设保持高度警惕。 如此警惕,是我对某类熟悉群体的再认知,更是对自身成长路径的反思。究竟是哪一环出错了,从而造成了如此窘境?
诚然,作为精英群体本身,这必然是无罪的。 教育上的体现最为直观。古有科举,今有高考、出国,无论是分数还是奖项,经过一系列漫长而严格的筛选,精英无疑是社会优胜劣汰的产物。当然,其属于前者,是站在金字塔顶端炫耀荣耀的少数人。 当榜样的范式出现后,他们则变成了无数中国家庭教育培养的美好目标。父母给你设定了人生愿景,老师说他们是奋斗的终点,我们在鬼使神差间,开始坚信且仰慕前人的成就,紧接着飞蛾扑火般地效仿——形成“路径依赖”。此处的路径依赖,是基于家庭、学校、社会的多重压力影响下,我们对某个单一的成长轨迹产生的过度依赖。 可怕的是,一旦我们做出这种道路的选择,就如同走上一条不归路。物理中的惯性开始作祟,这种力量会使得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增强,直至让我们走不出去。其实更多时候,面对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若想过上比一般人都体面而滋润的生活,我们根本没有其他路径可选。 作为当事人,我有发言权。 中学六年的青葱岁月,我接受了中国范围内最为优质、全面的素质教育。在藏龙卧虎的精英丛林里,理所当然的优秀逐渐成为一种习惯和标准。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年少取得的荣誉就像摘星星,摘完一颗,往篮子里放一颗,似乎没有节制。坐拥资本、头戴光环,所以必承其重。我逐渐活在了前人的光芒和路径中,觉得“最好”是一条无法逆转的路
高考没搞好后,我不得不怀着一份别样的初心,对公众视野里的“优秀”开始另一番追逐。
大半年前,我面见一位良师益友。 我说:
如果我没申请上X的研究生,就真的没脸见您了
他一听,果断表示:
你怎么能这么想!
言下之意为,你有几斤几两我还不清楚吗
我很感动,这说明他对我本身能力的认可,无需借助外物来标榜自己。 纵使能力比牌子实用得多,我依旧无法摆脱这种强烈的社会共识。生活里的哲学比课本丰厚太多,但从内心深处,我终究无法放过自己。这条路最盛产什么?一个中国教育里标准的好孩子,高级且中庸;一部活在他人期待眼光里的励志大戏,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
我们有多努力地活成前人的模样,就有多缺乏自我意识的觉醒。必须承认,在出现路径依赖时,面对日趋僵化的精英人设,做自己确实困难。 大学时候,我被迫跳脱了固化的圈子,有幸看到了“最好”以外的世界。 逃离北京后,我怀着卑微的优越感,发现了一种更为鲜活、真实的世界观:在他乡,首都成为参照物,是质朴的同学们被赞和被喷的首选,我恍然大悟、受益良多。
十九岁离开中国时,我已习惯特别用力地思考,包括充分观察美国尊重个体发展的事实。与此期间,我肆意依赖着写作。它如救星一般,让谦和低调成为常态。我开始重新审视个人的欲望和能力,试图理解那些传统路径以外的多元经历
再后来,我遇到了“有趣”,一个神奇的形容,王小波杂文里高频词汇。当趣味成为时代刚需、交友标准时,如何活成一个有趣的人,成为了年轻人间最佳的舆论话题。 我浅薄的认知如下:
有趣不是简单的插科打诨,它是人生精彩在别处,奇景在孤峰,含金量极高。比如展现出一般人无法企及的机智和幽默,在旁人察觉不到的领域做出匪夷所思的创举。更进一步,有趣是人性最自在的释放,它不受到制度束缚、更不被主流捆绑——与“无趣”势不两立。
基于此,传统的精英们在通往有趣的路上,往往处于劣势。 《奇葩说》里,有趣是选拔奇葩们起码标准。或许精英和奇葩本就不是一路的,辩论环节时,冒犯主流观点可是精英们最不擅长的。我们从小尤其分辨对错、明辨是非,“应该与不应该”早就胜过“对与不对”。 当抛出某个处于灰色地带的伦理辩题时,在台上眉飞色舞、意气风发的,往往是那些成绩不好、不被家长老师们看好的怪才们,他们清奇的脑洞、鲜明的逗趣论述,是展示自我个性、自身实力的真实演绎。 我绝不否认精英们所拥有的能力与潜质,他们也许只是真的不适合这档节目而已。但这本身也反映出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
当公众对八零、九零、甚至零零后评头论足时,与其说“放飞自我”的人多了,不如说时代对于成功路径的定义更为多元了。成功路径的多元化,意味着通往人生赢家的道路正不断被拓宽。除传统意义里的精英教育外,还有诸多可供选择方向,比如拥有一技之长的网红、有颜有才的主播,这均是新时代下的致富成名的途径。即便他们有别于严肃与正经,但他们同样收获鲜花与财富。
与此同时,公众愈渐接受了“有趣”的标准。 其评判的标杆不再受制于名校背景、发光的履历,社会的竞争机制开始构建在个人能力之上——You can you up,no can no bb。你所拥有的头衔,不一定是你所具备的技能,所以不如凭实力说话,能者多劳,公平赛跑。我猜想,在互联网的浪潮中,最好的时代可能已经到来。当下的机遇足够多,市场足够大,怀才不遇基本不可能。如果还未实现抱负,那只能说明自己还不够强,没有强大到走进伯乐的视野。
然而,大众出人头地的时代来临了,精英们的境遇却尴尬了——精神积累和财富积累出现了巨大的断档。
一方面,学院的高墙之内,无论大家的知识储备是多么的不同,毕业时的职业输出方向都大同小异。金融和咨询行业的扎堆,提早实现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另一方面,由于缺乏足够的自我认知,所有人迷茫起来都一个样。最适合高谈阔论梦想的地方在北上广,霓虹和血泪享有一样的重量。 哦,原来还有比“上大学就解放了”更扯的劝诫——等你从某某学校毕业了,工作和成功就来了。 诚然,如果大家都这么过,有着丰满的理想和骨干的现实,谁都不会有怨言。只可惜,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精英群体、名校毕业生内心最大的不平衡,来自于诸多网络个体户的大富大贵。比如,自己寒窗苦读多年、出来工作后辛苦所赚的一年工资,竟还不及某些低学历网红的月收入。
大学教会了我们诗和远方,而现实让我们彻悟什么是眼前的苟且。
随之,市面上相继爆红了以下文章:
《一名非典型985毕业生的大学简史》
《我上了985,211,才发现自己一无所有》
《在美国前10名校读书的自卑:我拼尽全力,只为成为优秀的普通人》
《如何看待名校学生的自卑心理?》
《大学生怎样赚钱当网红?》
…….
古时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如今说“文凭能干嘛?什么都干不了”。由此可见,从名校自负感到名校自卑感,真的只是一瞬间的事啊。 有人议论,精英的高姿态和优越感,大概天生就不善接地气、总爱端着。我认为,当世人对此类群体的期待远远大于其本身预期时,精英们更难发现真实的自己,比如自己最想做什么、能做什么。 事实上,公众对精英群体的审视与批判从未留情,国内有“精致的利己主义”,国外有“常青藤优秀的绵羊”。在精英们扎堆的场合,务必需要适应一系列激烈而功利的竞争法则。多年体验下来,我发现官僚气息开始在学生组织中盛行,个人容易膨胀、飘飘然。将资历视作品牌,不放过任何营销自己的机会。当有机会接触诸多大师级别的人物时,很多人容易错把接近权力当成拥有了权力,从而当成自我炫耀的战利品。 所以,一些朋友时常向我倾诉说,他们并不喜欢那样的氛围。或者说,他们很难从中收获无用——即非功利性质的友情和快乐。 我一点都不意外,因为我也很难把自己置身事外。 十八岁的我,认为精英式的培养路径有益无害。而如今看到身边人坚定不移地在既定道路上前行时,我更愿保持清醒,持观望态度。 必须承认,传统精英式的教育结果还是相当可观。其作为中国教育模式的强大驱动力,定期成批为社会输送大量青年才俊。背后的逻辑相当简单:个人能力匹配名校头衔,好的学校有能力提供更为上乘的资源和机会,这些人变得更加出色,如此循环往复,不愁后继没人。不得不说,他们的优秀很扎实,事迹也感人,值得后辈们敬仰和学习。
我时常想:如果精英式教育仍是中国主流教育的长期发展模式,那么时代的多元化发展是否能够左右精英们的选择和发展路径? 这很难说。 但肯定的是,社会舆论对此类群体的评判将更为严苛。芮成钢的自传至今还摆在我书架上,好几大本,想来讽刺。成名的门槛变低后,社会对于成功的路径也更为宽容。随着个性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浪潮里的手艺人们纷纷大显身手,这既令人惊喜、又惹人侧目。精英们虽称不上在现实的夹缝中生存,但无尽的困惑、矛盾、与挣扎如约而至。 一位毕业于复旦的青年写作者曾说:
别怕,我们除了抬头去看月亮,也要骄傲地捡起地上的六便士。
我觉得说的很实在,也很实用。
所以,人没有恒定的优秀,或是恒定的不优秀。良好的学历出身也许决定了人生起点,但能决定人生终点的,唯有与个人强烈奋斗欲望相匹配的,不断累积的知识、能力、阅历、觉悟、和思想
每每反省至此,我那残存的谦卑的优越感,便根本不值一提了。
本文系授权发布,By 唐羊,From 羊同学是好同学,微信号:candysheeeep,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经许可不得转载INSIGHT CHINA 诚意推荐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