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题目下方中国社会学,关注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社会科学领域非官方垂直媒体平台。
一、 你真的以为农民起义的领袖都是农民吗?
“农民起义”是我们从小就耳熟能详的一个词,但在严格意义上,所谓“农民起义”并不存在。

史学界对“农民起义”的定性和评价一直存在分歧

国人对“农民起义”这个词都不会陌生,对陈胜、刘邦、朱元璋、李自成的故事也耳熟能详。大陆史学界也曾一度热衷于研究“农民起义”。如范文澜之《中国通史》认为:“地主成为农民面前唯一的大敌对阶级,从陈胜吴广开始,历史上不断地发生农民反抗地主压迫的大小起义。”翦伯赞之《中国史纲要》则说:“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转战南北,推动了各地农民的斗争,沉重地打击了地主阶级。”《中国史纲要》至今还是很多高校历史专业的必用教材。
但在民国时期,通史中却很少有关于所谓“农民起义”的内容,在提及时多有贬义。如钱穆之《国史大纲》称王仙芝、黄巢为“流寇”,称白莲教、拜上帝教为“邪教”;吕思勉之《白话本国史》说陈胜、吴广“造起反了”、“濮州人王仙芝起兵作乱”。台湾当代学者傅乐成则使用较为中性的“民变”来称呼“农民起义”。
钱穆先生及其名作《国史大纲》

从领导层来看,“农民起义领袖”绝大多数都不是农民

考察究竟是否存在“农民起义”,首要之务,是考察其领导层的基本构成。事实上,所谓“农民起义领袖”,几乎没有种地的农民,他们或是小吏,或是商人,甚至是贵族后裔。这些人起事之初,亦无人怀抱“反抗地主阶级”之目的。

 “农民起义领袖”中没有农民,多是地方小吏和商人

毫无疑问,“农民起义”要由农民来领导才名正言顺,但事实上,历史上几乎没有一次大的民变是真正的农民做主帅的。
文史学者唐元鹏以秦末农民起义、绿林赤眉起义、黄巾起义、隋末农民起义、唐末农民起义、王小波李顺起义、方腊起义、钟相杨么起义、元末农民起义、明末农民起义、白莲教起义、太平天国起义十二次“起义”为样本,统计其主要领袖“职业”后发现,小吏出身的有9人(如刘邦、窦建德);商人出身的有8人(如黄巢、方腊);军人有4人(如陈胜、吴广);贵族子弟有3人(如项羽、李密),另外还有几个小地主和宗教相关人士。
在唐元鹏看来,只有杨幺是渔民、杨秀清和萧朝贵是烧炭的,勉强能算在农民行列中。
农民无法成为民变领袖,是有其必然性的。古时农民长年在田间耕作,没有文化,既无法意识到造成自身厄运的原因,也没有能力提出恰当的政治纲领。生活经历单一的农民,最缺乏广泛的社会关系网络,没有相应的组织能力,来领导一支“起义军”。
相比之下,小吏、商人等不仅有一定文化,还见多识广,知道如何仿效朝廷体制,建立起一套自己的规则。再加上知识分子的参与,常常能使“起义军”迅速壮大。刘邦、朱元璋有了张良、李善长等人的协助,才最终取得了天下。

民变领袖起来“造反”,从来都不是为农民谋利益

印象中,“农民起义”之目的,肯定是要为农民谋利益,要“均田免粮”的。但事实上,大多数人起事之初,所要谋求的都是个人富贵。
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动员戍卒造反时,说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说明他们鼓动驿卒造反的承诺并非分田地,而是功名富贵。戍卒们非但没有反抗地主阶级的意思,反而愿意追随陈胜、吴广打出的“公子扶苏、项燕”的旗号。
唐朝晚期的黄巢、王仙芝都是大盐商,因走私贩盐而暴富。他们造反显然不是为生活所迫,也没有帮农民反抗地主的意思。王仙芝、黄巢在造反途中曾多次向唐朝政府请降,如879年,黄巢上书,请求封他为广州节度使,但唐廷只同意给他一个四品小官,结果当然是没能谈妥。
朱元璋出身赤贫,自己没有土地耕种,连农民都不如。但是他投身“革命”的心思一点都不坚决。当同乡汤和来信要他一同投奔濠州郭子兴时,朱元璋去找朋友周德兴商量,周鼓励朱元璋参加。朱元璋依旧犹豫不决,直到皇觉寺被烧,他无处可去时,还是先去算了一卦后,才决定投奔郭子兴。
濠州当时五帅并立,按照吴晗《朱元璋传》的说法,“军粮摊派,孙德涯一伙主张当然该多派地主,贫苦农民连饭都吃不饱,再派粮不是要他们的命。郭子兴却有另一种主张,地主要少派些,横竖地面上只有数得出的几十家地主,派多了,地主吃不消,会逃跑。贫农小户,虽然油水少,但是人数多,一家派一点,汇总起来就是一个大数目。”后来朱元璋站到郭子兴一边,显然没有为农民反对地主的想法。
民变领袖在成声势后,虽然往往打出“均贫富”之类的旗号来招揽人心,但在他们自己来说,目的再单纯不过,那就是推翻旧王朝,建立以自己集团为核心的新政权。群雄逐鹿为的是问鼎中原,而不是什么“农民利益”。
陈胜、吴广在大泽乡鼓动戍卒造反

从目的看,农民非为反抗地主,甚至是被裹胁“起义”

帝制时代之中国,乃农业社会。故而农民必然在历次民变中是主要参与者。但中国历史上,地主与农民的界限并不分明,二者间的矛盾,也未如想象中那般尖锐。许多民变中,农民之所以加入,原因很复杂,甚至有被裹挟者,大多非为“反抗地主压迫”。

中国古代,真正尖锐的矛盾不在地主和农民,而在于民间和朝廷。

在“农民起义”的历史叙述语境中,“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极为尖锐,时时处在对立之中。但揆诸史实,在中国历史上,地主与农民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正如学者孟祥才所分析的那样:
“中国历代皇朝都实行土地买卖和诸子析产的制度, 再加上皇朝更替和战争造成周期性的社会动乱, 致使地主和农民都处在经常不断的变化中。地主因犯罪丢官、经营不善、战争破坏、多子析产而下降为农民, 农民因科举得官、精于经营或经商致富而跃升为地主, 这两种情况经常发生, 使两个阶级不断出现人员的交流, 由此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双向渗透。”
全国半数以上的土地在自耕农、半自耕农手中,那种认为地主掌握大部分土地的看法是没有依据的。所谓“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之类的话,或者是夸张,或者是特殊情况。佃农、雇农没有自己的土地,他们为地主耕种,但因农村中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宗族关系, 地主与佃农、雇农往往身处宗族网络中,让所谓的“阶级矛盾”难以显露出来。
在古代中国,真正尖锐的矛盾不在于地主与农民,而存在于民间与朝廷。一个王朝在中后期常常给老百姓以沉重赋役,此时地主、农民事实上处在同一地位。秦朝征发戍卒,为保证农业生产,都是先征住在闾右的豪强,等到豪强不足时,才征闾左的农民,所谓“秦戍役多, 富者役尽”。在苛政之下,地主、农民都会对国家政策产生不满,怀有反抗情绪。
故而,所谓的“农民起义”是不准确的。参与这种“起义”的人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秦末的大动乱,先是由一群戍卒“打响第一枪”。随后农民、知识分子、官吏、地主都起来响应,出现了人们"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的情况…

老百姓参加“起义军”不是因为土地,很多出于畏罪或迷信

即使黄巢、朱元璋这样的豪杰不是为农民造反,农民也该是为争取土地参与其事吧?事实上也不都是。陈胜身为屯长,负责管理戍卒,带他们到驻地去。路上赶上大雨,无法在最后期限前抵达目的地。延误了期限,所有人都要处斩。戍卒在“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的情况下,才选择了追随陈胜、吴广造反。
刘邦做亭长时曾奉命押送犯人去骊山,结果走到半路时,犯人就逃跑了一多半。刘邦知道,等到了骊山,这些犯人肯定就跑光了,索性就在一天夜里把所有犯人都放了。结果有十余名犯人愿意追随刘邦。
刘邦在逃亡过程中发生了“斩白帝子”和头上“常有云气”两个传奇事件,沛县的人听说后都觉得刘邦将来能成大事,纷纷前来投奔。由此可知,投奔刘邦的这些人并不是因没有土地耕种而生活不下去的农民,没有怀有反对地主阶级的目的。

很多农民参加“起义”,非是出于自愿,而是被乱局所裹胁

历代“起义”中,不乏因天灾人祸,导致饥民走投无路而冒险起事者,如王匡、王凤的绿林军。洪秀全起事成功的原因之一,也是广西大旱。但是随着“义军”规模的扩大,很多参与者就非主动,而是被裹胁了。李秀成供状中说:“凡是拜上帝之家,房屋俱要放火烧了。寒家无食,故而从他。乡下之人,不知远路,行百十里外,不悉回头,后又有追兵。”这就是最先被裹胁“起义”的一部分人。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曾出兵北伐。有史料说北伐军“沿路裹胁”、“到处裹胁, 愈聚愈多”。有“跟随官兵挑负行李, 到独流”后被北伐军裹胁去的;有在赶集时被裹胁去的;还有的在“城内看戏, 不料长发贼进城” 而被裹胁去。北伐军统帅李开芳在被俘后供称,“所到各处, 裹胁的乡民, 也有用银钱邀买跟随的, 亦有怕杀跟随的。”因为害怕被裹胁,以至于有些地方在北伐军到来之前竟“人民逃亡, 十室九空”。
有的人被太平军裹胁后,又想着如何去裹胁别人。以下这则史料如今看来,让人不寒而栗,“保安周生曾问数贼曰:‘尔在彼中掳来乎?投来乎?’曰‘掳来, 且焚抢殆尽’。复间曰:‘尔恨掳尔之人及害尔之人乎?’曰:‘恨’。‘然则何以今日亦行掳人害人之事。’数贼众一词曰:‘因自家焚掳一家, 己身复被掳, 每见完善之地人民, 以为我如是, 伊辈何独安处。愤慈不平, 必将其人掳来, 同我一样, 我心始快。’”
被裹胁去的人只好跟随太平军造反,“裹胁之人, 能写字者派司笔墨,呼以先生,不令出仗。老弱胆小者, 令扛抬物件, 烧火炊饭。”剩下的青壮年则发给长矛、刀剑,有太平军士兵在后面监督着上战场,谁要是退却,就会被当场斩杀。
对于太平天国裹胁百姓的事情,钱穆的论说非常精辟,“饥荒可以促动农民,却不能把农民组织起来,要临时组织农民,便常赖于宗教。为要在短期唱乱而临时兴起的宗教,决无好内容。这是农民革命自身一个致命伤。”“因中国疆域之广,饥荒灾歉,只能占大地之一角。而且饥荒有其自然限制,一两年后,情形即变。因一时一地的变乱而激动变乱,要想乘机扩大延长,势必采用一种流动的恐怖政策,裹胁良民,使他们无家可安,无产可依,只有追随着变乱的势力,这便是所谓‘流寇’。这一种变乱,骚扰区域愈大,虐杀愈烈,则裹胁愈多。这一种变乱,骚扰区域愈大,虐杀愈烈,则裹胁愈多。”
不难想象,在历代“起义”中都存在类似北伐军的这种做法。“起义军”到一个地方要补充兵员,自然会想办法让当地人从军造反。
太平军北伐的连环画

从结果看,“起义军”所过之处,农民并未获得什么好处

所谓“起义”,即仗义起兵,如果所行不义,那还是“起义”吗?在想象中,“起义军”所过之处一定是秋毫无犯,打破州城府县就要开仓放粮。事实与此截然相反,“起义军”到的地方少不了烧杀掳掠,以致生灵涂炭。20世纪上半叶,共产党领导人之一的李达即说,农民战争对生产力的破坏是严重的。如“黄巢杀人八百万,张献忠屠尽四川人。”
以唐末黄巢为例,他的队伍中病死、饿死、战死的总数在一百万以上。中原本来人口稠密,但到了黄巢败亡之时,已经纵横千里,渺无人烟了。在广州,仅仅是回教徒、基督徒被黄巢所杀的就有12万以上。长安是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都市,曾被黄巢作为首都。当唐军反攻,黄巢狼狈撤离前,他下令放火,将长安烧成一片平地。从此长安再没有机会成为国都。
李自成大军以纪律严明著称,但其所过之处,“凡有身家, 莫不破碎;衣冠之族, 骚然不得安生, 甚则具五刑而死者比比皆是”。如果说这还算是对所谓地主阶级的打击的话,那他在攻破偃师后的屠城,受害者就大都是普通老百姓了。张献忠在四川的屠杀更为知名,如温江县“人类几灭”。
因为在古代史书中,各种民间起事都被记作“盗贼”。1949年后,大陆史学界流行将“盗贼”一概理解为“起义”。其实这些盗贼中很多是在太平岁月聚众劫掠的大盗,破坏性极强,没有任何“起义”的纲领。
这些被冠以“农民起义”之名的民变事件,很多时候作用也是消极的。正如学者戎笙指出的那样,很多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之后,社会生产力长期处于停滞衰落的状态。有的农民战争之后,还出现了分裂割据,社会生产力遭到长期的破坏。至于中等规模的农民战争没有推动生产力的例子就更多了。所以农民起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这种观点,不攻自破。
在“农民起义”是历史发展“动力”的说法过时后,“农民起义”的作用通常被解释为:迫使新统治者承认农民在动乱中获得的土地,并颁行轻徭薄赋的举措。事实上,在经过“起义”带来的大动乱后,国家要休养生息、恢复生产,只能采取上述政策。这与其说是对农民让步,不如说是新王朝建立者要巩固统治。
黄巢大军攻入长安

二、所谓的“农民起义”,屠戮的从来都是农民

3000年来,再没有那一个群体比中国农民更惨了。几百年前张养浩就看透了这一点,所以他感叹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考虑到皇帝本身就是一个大地主,我们有理由相信这里的“百姓”泛指农民。长久以来,我们的史学家和历史课本中,对“农民起义”充满了赞美,认为其是“推动封建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自《中国通史》)。

但我总对这个说法心存怀疑,毕竟我们的封建社会整整维系了2000多年,而这其中,每一次的朝代更迭,几乎都源于“农民起义”,但显而易见的是:这些数不尽的“农民起义”并没有在实质意义上推动历史的进步,农民们磨刀霍霍,砍掉一代暴君的脑袋,但同时又种下了一颗“暴君”的种子。
这就像古希腊神话中的西西佛斯(Sisyphus)一样,一次次将巨石推上山顶,又一次次眼睁睁地看着巨石轰然滚落,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起义——争王——登基——暴政——起义……如此循环反复了整整两千年。
“至今为止的统治阶级的革命,不过是争夺一把旧椅子。去推的时候,好像这椅子很可恨,一夺到手,就又觉得是宝贝了,而同时也自觉了自己正和这‘旧的’一气。”
这个“争椅子”的理论,出自鲁迅,他老人家目光如炬,寥寥数笔,就洞穿了中国循环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
这就是我怀疑的根源:无论触动“农民起义”的原因是帝王的横征暴敛还是大自然的天灾地孽;甭管是陈胜吴广喊出来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还是太平天国嚷嚷出来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钱同使”;无论是局部地方的揭竿而起,还是席卷全国的翻江倒海,“农民起义”到头来不过是争的是一把“龙椅”而已,一旦这把椅子稳固之后,整个社会的阶层和制度,和起义之前,并没有什么两样。
我想不明白,一个重蹈覆辙的运动,怎么能叫推动社会和历史进步了呢?
瓦茨拉夫·哈维尔(Václav Havel)领导下的捷克斯洛伐克的民主化革命,被世界赞誉为一场“天鹅绒革命”,这是因为这场革命和人们印象中的流血冲突不同,它全程如天鹅绒般平和柔滑,故得此名。
从专制到民主,这场革命从头至尾甚至没有打碎一块玻璃窗,没有点燃一部汽车,没有任何打砸抢烧和流血冲突等恶性事件,一场涉及到政权更迭的“革命”,竟然比我们这边的反日游行还安静平和。
而,反观中国历史上的农民革命,可以用六个字来形容:
鲜血岂止淋漓。
在官方口径中,“农民革命”一向是强有力且沉重地打击了统治阶级和地主阶级,也许是吧。但翻一翻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你的指尖所及之处,滴滴答答的都是农民们滚热的鲜血。
在中国历史上,生灵涂炭简直就是农民起义的同义词。以黄巢起义为例,从屠广州开始,黄巢军一路烧杀淫掠,根据《中国印度见闻录》记载:“不计罹难的中国人在内,仅寄居城中经商的伊斯兰教徒、犹太教徒、基督教徒、拜火教徒,就总共有十二万人被黄巢军杀害了。”
屠城,是“黄军”一贯的路数,攻入长安之后,黄巢军“怒民迎王师,纵击杀八万人,血流于路可涉也,谓之‘洗城’”。经此一役,长安再难安,千年古都被付之一炬,从此在中国历史上再也与“京都”无缘。
连年的战事导致农田荒芜,黄巢军因为缺乏粮草,竟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前无古人后鲜来者的“人吃人”记录。黄巢军吃人肉的行径,在著名的《秦妇吟》中就有所记述:“尚让厨中食木皮,黄巢机上刲人肉。”《旧唐书》更是记载了黄巢军将人肉大规模充当军粮的可怖做法:“贼有舂磨砦,为巨碓数百,生纳人于臼碎之,合骨而食”,说的是黄巢军因为粮食短缺,制作了数百个巨型石臼,将大批乡民、俘虏,不分男女老幼,活生生扔进臼中,捣成人肉糜,为军队充饥。
“黄巢杀人八百万,张献忠屠尽四川人。”张献忠率领的“农民起义”,几乎将四川全境杀的是“人类几灭”。起义军刀光所及,曾经的“锦绣天府国”沦为“人间血池狱”,其对四川人民的杀戮程度之惨烈,令清朝不得不实施了延续近百年的大规模移民,也就是史书中的“湖广填四川”。
张献忠是如此的热爱杀人,我常常想这厮一定是个心理变态的杀人狂,鲁迅评价张献忠时这样说:“不服役纳粮的要杀,服役纳粮的也要杀,敌他的要杀,降他的也要杀……张献忠为杀人而杀人。”如果这也能算是推动历史进步的话,那希特勒应该被授予一枚“诺贝尔和平奖章”
中国历史上最近的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是太平天国运动,这场被许多史学家所讴歌的“反封建、求平等”的农民起义运动,实际上亦是一场不折不扣的“人类悲剧”。
关于太平天国运动期间中国到底死了多少人,如今已经不可能有一个确切的统计,有说两千万的,有说五千万的,而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则通过系统分析后,做出了这样的结论:天平天国运动期间,从1851年到1856年,死亡的人口数量高达110000000以上,组成这一亿一千多万的每一个数字,都由一具具真实存在的农民尸骨堆积而成。
以至于当代史学家简又文先生这样评价太平天国运动:以破坏性及毁灭力论,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仅亚于现今日本侵略之一役耳!
在太平天国“盛世滋丁,永不加赋”的大檮所及之处,原本富庶的江浙一带“满眼瓦砾,遍地白骨,繁花似锦的江南,往往二三十里地,不见人烟。”救世主洪秀全一面宣传着“普天之下皆兄弟“,一面手起刀落,杀人如草芥。
这种丧心病狂的杀戮就是,你连做战俘的机会都没有(事实上,战俘在中国的农民起义历史中,就从来不是个问题),城池拿下来之后,领袖往往就是一句话:女人留下,杀光男人。我得说,这还是心存浪漫主义的领袖,更常见的景象是,无论是老弱妇孺,一律斩杀殆尽,女人的死法还要更惨烈一些,毕竟她们一般在死前还要遭受起义军的奸淫。
鲁迅说在中国的历史中就两个字:吃人。那么,回顾中国历史上所有的农民起义的历史,恐怕只有一个字:杀!
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屠戮的从来都是农民群体自身。
相比“天鹅绒革命”,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只有一地鸡毛。
这更多地体现在农民起义和农民造反运动中的盲目和“被裹挟”。众多农民在“起义”之中,被裹挟着揭竿而起,经过多年的流窜征伐,最好的情况不过是重新迎来一位新主子来“奴役”他,更多的农民是在疯狂的杀人后被人杀掉。待天下大定,远远望去,坐在龙椅上面的人,在周边美人令人酥麻的呻吟声中,早已经将自己曾经高呼过的“无处不均匀,无处不保暖”的起义口号忘记殆尽了。
也就是说,抱着“平均天下”的目的参与农民起义的农民们,其利益诉求从来都没有得到过兑现和满足。以太平天国为例,洪秀全等一众天王在攻城略地之时,起义宣传的“有钱同使”变成了几大天王的中饱私囊的“圣库制度”,上至高级官员,下至贫民百姓的私人财产全部被“充公”。
嘴上喊的是“均贫富”,实际上农民们的生活比“革命”前还要惨,不仅私人财富被迫上缴,连性生活都要经过领导允许才能实行——太平天国对普通百姓实行严格的禁欲政策,即便是夫妻,男女也要严格分居,只有初一、十五两天,夫妻才能“合法”地同房,否则将迎来非常严厉的惩罚。
而与之相对应的是极大天王和领导人的骄奢淫逸,可以说,太平天国的江山还没稳固,“天王们”倒是先将后宫的三千佳丽临幸了个遍,以至于竟直接将“所有少妇美女俱备天王选用”这一句做成了明文规定,光是洪秀全的“天王府”,就有多达2300多名美女专门服侍他一个人,整个“天王府”连太监都没有一个,只有一个男人:洪秀全。
无论是黄巢、李自成还是洪秀全,起义军所过之处,农民们从来没有获得什么好处。最好的下场就是在起义军的裹挟之下,义无反顾地加入到这场屠杀之中:命好一点的,可以多吃上几顿人肉,多奸淫几名“本是同根生”的邻家少女;命不好的,参军之后连一顿饱饭都没吃过,就直接“为革命光荣牺牲”了。
这样的“农民革命”,遑论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别说促进了,生产力的根本——“人”,几乎都被大屠杀血洗干净,何谈促进呢?
“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没有任何口号……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这是马克思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
而这就是中国两千年来“农民起义”的真相,只破坏,不建设。在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新世界”,其中的每一砖,每一瓦,都来自于其亲手推翻的前朝旧制的破碎沉渣,这不过是一个“打江山、坐江山”的轮回和重复。
更多的农民们则是从来不会去想何谓“革命”,为什么要去“革命”,“革命”的目的是什么?他们的理想从来只是要求“有一口饭吃”,奢侈点不过也就是“一方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在1860年,有一名英国的传教士麦高温(著有《多面中国人》一书)这样评价中国农民:中国农民依然如500年前一样贫穷且一成不变,农民们的理想就是吃饱睡觉,为了吃饱睡觉,他们可以在主流社会里逆来顺受。
而剥开“农民革命”这样一个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词汇,你会发现,大多数农民参与革命,真的不过就是为了一口饭吃。他们杀人时不会想到为何去杀,城池拿下来之后更不去想如何建立并设计制度,好保护这来之不易的田地,而是依然双膝一跪,希望新的主子能够信守诺言,真的分给自己一方田地,可以让自己本本分分地做一名“顺民”。
在所谓的“农民革命”中,农民们的命运在战时无非两条:杀人和被杀;等到新主子登基,农民们就只剩下“被奴役”的一条路,然后盼望着下一个“大侠”的横空出世、揭竿而起。
附:大规模农民起义领袖中,吏员出身9人:
  秦末农民起义:刘邦(亭长)
  绿林赤眉起义:王匡、王凤(评理诤讼的小吏)
  隋末农民起义:翟让(东郡法曹)、窦建德(里长)
  元末农民起义:刘福通(巡检)、陈友谅(县吏)
  明末农民起义:李自成(驿卒)
  白莲教起义:徐天德(差役)
商人以有财有势成为第二号高危职业
  难怪朱元璋那么讨厌商人,因为在跟他一起争夺天下的各路豪杰中,就有张士诚和方国珍是商人出身,张士诚是盐商,方国珍是海商(因为同时也是海盗,所以不列入商人职业)。
  商人出身8人:
  唐末农民起义:黄巢(盐商)科举不第
  王小波李顺起义:王小波、李顺(茶贩)
  方腊起义:方腊(漆园主)
  钟相杨么起义:钟相(小商人)
  元末农民起义:徐寿辉(布商)、张士诚(盐商)
  明末农民起义:高迎祥(马贩子)
军人造反既有限制也有便利条件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振臂一呼,过去由贵族主导的朝代更替成为历史。
  军人出身4人:
  秦末农民起义:陈胜、吴广(屯长)
  明末农民起义:王嘉胤、张献忠(边兵)
和尚一人:
  朱重八(朱元璋)
真正的农民出身只有三人
  钟相杨么起义:杨么(相传为渔民)
  太平天国起义:杨秀清、萧朝贵(烧炭农民)
-END-
欢迎关注“社会学博览”
中国社会学高端读者聚集地
【本文经中国社会学编辑节选】
读中国社会,关注中国社会学
文章不代表中国社会学立场
版权问题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长按识别二维码
和我们一起读中国社会
微信公众平台:中国社会学
新浪微博主页:@社会学平台
EshineMediaGroup
社会科学媒体联盟成员同步入驻
腾讯微信 | 新浪微博 | 网易新闻
搜狐新闻 | 百度TA说 | 一点资讯
600000+人已加入并每天免费读社会科学
关注并回复 关键词 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年会丨考研丨干货丨博士丨研究生丨高考丨农民丨农村丨谣言丨朋友圈丨剩男丨大学丨毕业丨性别丨社会效应丨社会心理丨社会调查丨社会工作丨文化丨学者丨排名丨社会学史丨博客丨社科基金丨社会角色丨腐败丨改革丨精英丨二胎丨同性恋丨互联网丨差序格局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