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人类普遍追寻的一种美好感觉。但凡感觉最终都求诸于内心,培养或修炼向内而求索的能力,才是收获幸福感的关键。
想要获得幸福,我们首先要学会有节制地生活。
幸福感跟其他所有感觉一样,都存在一个自我内化的比较阀值,前后比较的落差越大,获得的感触越深刻。比如说,过去一年到头只有春节才会全身穿新衣;只有春节才会发压岁钱;只有春节才会鸡鸭鱼肉满席…那时候,春节会是一种期待,亲朋好友欢聚一堂为的就是分享这一系列期待已久的幸福。
为何彼时的幸福感却很难今日重现?原因就在于现在的日常生活跟春节相差无几,失去了体验的内化比较也就很难因期待而倍感幸福。
所以,培养规律有节制的生活,就像为生活修筑了一道情感水坝,平时蓄水而饮,关键时才现恢宏。要想获得幸福,就要避免在挥霍无度中丧失敏锐的感受力。
其次,要想获得幸福,我们必须学会对外关系上的高度自律。
自律才是终极的自由。没有自由的人生谈不上幸福,然而自由的人生亦不是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恰恰相反,人只有高度意知到自我与外界的联动效应,行事懂规矩讲道理,才能在规则中获得彼此关照,自律的同时享受最高品质的幸福感—自由。
生活的质感就像木桶效应一样,决定水位高低的永远都是那块短板。所以无伦你住什么房,开什么车,最终决定生活品质的却是常常为人所忽视的社会公共关系,这块人文短板。
比如说你开着一辆名贵跑车,却拥堵在人人不懂规矩,不懂礼让的干道上;比如身着名牌却随地扔垃圾;比如遛狗不主动捡拾狗便…不懂规矩,不懂自律的社会关系中,就像生活在一个人人互害的怪圈里。根本毫无品质可言,又何从谈及幸福?
所以,自律就是自由,有了自由才能体味幸福。今天你为人人,明天人人为你,自律才是良好公共关系的开始,没有大环境的舒适感又哪来唯我独尊的幸福。
再次,幸福来源于高度的责任感。责任感不是人们所片面认知的负担、累赘。事实上,它与外界只是弱关联,跟个人本身才是绝对强势关联,因为:我们对自己的世界保有绝对所有权。
出现在我周围的人、事、物都是我的世界共同体,我不但对自身负责,还对周围环境负责。当周边有问题时就等同于我的世界出了问题,我应该主动解决问题,使得我的共享世界高效运转,我在解决周遭问题的时候其实是在解决自己的问题。我对自己负有责任就同等于要对周遭负责。有了这份责任,就等于享有周边同向的人文关怀,自己内心不再孤独又何患没有幸福。
最后,要想获得幸福我们还需要学会感恩,懂得感恩才能滋长爱的能量,能够感受爱并懂得爱人,这样人从来都不会感觉怨恨。
有了节制的生活,有了自律带来的自由,有了责任建立的人文关怀,有了感恩带来的爱的无限动力,孩子的幸福就在其中。至于学习、工作这种小事,有了幸福的内在能力孩子自动会管理好。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