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华商韬略 · 华商名人堂  高璇
短短10多分钟暴跌90%,市值蒸发约326亿港币,辉山乳业董事长、辽宁首富杨凯的“惨剧”令人震惊,但在港股市场,这种财富转瞬灰飞烟灭的惨案并不鲜见,中国首富一样被腰斩!


“惊魂25分钟”
汉能薄膜发电蒸发1400多亿
2015年5月20日,港股“汉能薄膜发电”的股价在早市开盘仅75分钟时,突遭洗仓式下跌,从开盘时的7.35港元最低跌至3.88港元,跌幅高达46.95%,几乎被“腰斩”。


25分钟后,汉能紧急停牌,停牌前最终报价每股3.91港元。此时汉能的总市值约为1637亿港元,而在前一个交易日,其市值有3000多亿港元。

+

汉能薄膜发电,是中国前首富李河君创立的汉能控股集团旗下的高科技能源企业,2009年开始进入薄膜发电行业,专注于薄膜太阳能路线,“主要业务包括研发和设计薄膜发电整线生产线,以及开发、运营下游薄膜发电项目及应用产品”,是中国最大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商。


事实上,在遭遇“腰斩”前,汉能股价才刚刚经历了快速拉升。从2014年底开始,汉能股价从不到2港元一路飙升,数月内最高曾升至9.07港元,公司市值一度接近6000亿,比其他中国太阳能上市公司市值总和还要高,达到美国最大太阳能组件制造商First Solar市值的6倍。李河君也因此身家暴涨,成为耀眼的全球光伏王的同时,还在2015年初发布的胡润全球富豪榜上挤下王健林和马云,问鼎中国新首富宝座,轰动一时。


怎料,就在3个月后,汉能的市值在半小时内蒸发1400多亿港元,持有汉能约80%股份的集团董事会主席李河君,身家也相应缩水千亿港元。
+

然而,这只是噩梦的开始。


2015年5月底,香港证监会开始对汉能薄膜发电展开调查,7月15日,证监会责令汉能停止股票交易,同时表示,将会关注汉能薄膜发电的持续经营能力和能否及时向市场提供最新消息。几乎与此同时,汉能薄膜发电被富时、恒指从多个指数剔除。从此,汉能的股价便一直停在了3.91港元。


从业绩上看,汉能在暴跌前并没有什么异常,2014年时还实现了不错的盈利,负债水平也不高。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恐怖”的暴跌呢?根据华商韬略(微信公众号:hstl8888)梳理的资料,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说法:

1、李河君曾表示公司股价飙升,是因为沪港通开通的利好,但有人认为是他自己或找人积极购买股票推高的,他是汉能股价猛涨中的最大买家,这令他成了账面上的“中国首富”,也导致汉能股价虚高,为暴跌埋下伏笔,还让他有操纵股价嫌疑。


2、作为当时汉能薄膜发电集团董事长,李河君在股票大跌前曾进行了大规模做空来进行套利。不过这点遭到了李河君的坚决否认,他指出,恶意做空是国际机构所为。汉能曾进行了多次调查,但未能找出“做空”元凶。
+

3、李河君的资本运作手法和产业布局,以及汉能薄膜发电自身的业务真实发展状况和盈利模式,都令投资者担忧。有报道披露,借壳上市后的汉能业绩平平,有61%的营收依靠向母公司汉能集团或者分公司销售产品,母公司成了汉能薄膜发电最大的应收账款方。就是这种左手倒右手式的关联交易,使得汉能薄膜发电的真实业绩备受质疑。


4、投资者对光伏行业存在信任危机,认为该行业普遍有严重的债务问题。


对于种种猜测,汉能公司曾发表声明称,并不知晓股价暴跌具体原因,同时强调公司不存在贷款逾期、董事长减持和对赌之类的金融衍生交易。


自被责令停牌以来,汉能一直没有停止争取复牌的努力,与证监会保持着积极沟通。同时,在2016年5月完成董事会大换血的汉能,在市场化变革中也取得了不少成效,短短一年里,多项技术拿下全球第一,拥有1300件全球专利技术,还在市场方面建立了扁平化组织,销售势头良好。
+

根据2016年8月发布的汉能薄膜半年度财务报告,2016上半年汉能薄膜发电营业收入为32.96亿港元,同比增长56%,实现了扭亏为盈,这主要是因为户用及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销售同比增长约284%,装备产线交付收入同比增长约33%,来自第三方的销售收入达28.49亿,占汉能薄膜上半年总收入的86%。

汉能终于迎来了复牌的希望。今年1月23日,汉能薄膜发电发布公告称,香港证监会经调查证实,李河君无重大问题,公告同时披露,香港证监会与汉能薄膜就两项复牌必要条件达成共识。


一个是要求法院对包括汉能薄膜发电前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李河君和另外4名现任独立非执行董事颁发取消资格令,且这5人不得抗议;另一个则是汉能需发布一份对公司活动、业务、资产、负债等作出详细披露的文件,以消除停牌疑虑。


除了李河君,其余4名非执行董事目前分别在汉能董事会中的审核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任职。取消资格令的颁发,意味着接下来李河君等5人不得在香港任何一家公司担任管理层。香港证监会方面透露,这么做的原因主要是与汉能薄膜发电此前的关联交易业务模式相关。


对此,汉能薄膜发电表示,“已经并将继续竭尽所能,让公司股份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恢复交易”。
如过山车般
香港高银一天内缩水1277亿
就在“汉能薄膜发电股价”暴跌后的第二天,也就是2015年5月21日,香港高银集团旗下的高银地产和高银金融股价双双跳水。这两只股与“汉能薄膜发电”一样,都曾是沪港通热门标的。


截至当天收盘,高银地产下跌41%,报14.36港元,公司市值从868亿港元缩水至512亿港元;高银金融下跌43.34%,报17.48港元,公司市值从2141亿港元缩水至1220亿港元,一天之内两家公司市值共蒸发1277亿港元。


与汉能薄膜发电类似,高银地产和高银金融在暴跌前也经历过一轮“疯涨”,从2015年3月中旬一直到5月20日,高银地产曾由4.08港元涨至最高位29.5港元,一个半月内涨了6.23倍;高银金融则从2015年1月开始,由7.5港元涨至最高35.4港元。


高银地产控股、高银金融(集团)、高银证券和松日数码控股等都隶属高银集团。高银地产2007年开始涉足中国房地产开发业务,致力打造高档物业;高银金融则是从2009年开始涉足保理业务,同时还涉及金融投资、名酒及名酒贸易以及物业发展及投资等。


作为两家公司掌门人及最大控股股东,高银集团主席潘苏通当时拥有高银地产64.41%的股权,以及高银金融70.33%的股权。在2015年的《福布斯》香港富豪榜上,52岁的潘苏通曾以61亿美元净资产位列第11名。而此前,他的账面财富还一度超过2000亿港币,成为身价齐平马云和王健林的人。

+

可是,高银地产和高银金融两个股价的暴跌,意味着潘苏通的个人资产瞬间缩水877亿港元。


在遭遇股市暴跌后,高银集团曾发表紧急声明称,公司业务和运营一切如常,高银集团财务稳健,资金和财务状况正常。
高银集团董事会也再次确认,“不知悉导致价格及成交量波动的任何原因。”高银金融首席财务官则表示,可能是投资者在兑现收益。

潘苏通本人在接受访问时表态说,股价走势对他而言“毫无意义”,他认为公司的股价受到操纵,虽然他并不知道谁是元凶。他坚称自己没在股价上涨或暴跌中扮演任何角色,既没趁着股价上涨抛售股份,也没用股份做抵押申请贷款。


有报道称,高银股价大跌,主要是受到此前汉能薄膜发电的拖累,高银金融是汉能的财务顾问,两位老总又同为广东人,关系十分密切,但这一点随后遭到高银集团否认,称汉能只是高银金融的其中一名业务客户,双方老总间没有任何私人往来。否认声明发出后,高银的股价有所回升。

另有报道披露,高银市值蒸发的背后,是不容乐观的企业基本面情况。比如大幅下滑的地产业绩,从2014年9月至2015年3月的半年时间里,高银一套房也没卖掉,甚至还出现了退房现象。而且这家市值曾高达千亿的公司,当时实际只有一个在建的地产项目“新京津高银天下”在运作,这也是高银地产自2007年转型房地产以来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地产项目。而短期估值过高,严重脱离实际价值,遭国外机构看空,可能也是引发股价巨幅震荡的主要因素。另外,与汉能薄膜发电一样,高银的股权也存在过于集中的问题。


高银地产和高银金融在经历暴跌后曾出现短暂反弹,但最终难挽下跌趋势,潘苏通的个人财富也进一步缩水至千亿以上。目前,两只股票的价格分别徘徊在7港元和3港元上下,两家公司总市值分别为261亿港元和213亿港元。
半小时
恒发洋参市值蒸发91%

还有一只“惨”股就是恒发洋参,它曾在半小时内跌去91.39%。

2016年1月28日,恒发洋参在开盘一小时的时候突然开始塌方式下跌,10点36分,公司紧急宣布停止交易,至此,恒发洋参的股价从开盘时的0.39港元下跌至0.034港元,市值蒸发71亿港元后,仅剩6亿港元。恒发洋参的大股东杨永仁当时持有公司71.24%的股份,一个上午之内身家缩水50多亿港元。


据悉,恒发洋参公司主要从事的是采购及批发西洋参业务,从2011年至2013年的销售收益及销量来看,它是香港最大的一级西洋参批发商。


有报道称,在港股市场股价一天就能大跌9成的股票,都是一些没有实际业务的公司,但从恒发洋参的情况来看,它的业绩状况算得上良好

就在暴跌前3天,恒发洋参还发布公告称,2015年全年净利润将同比增长50%以上,超过3亿港元。此外,恒发洋参那段时间还先后宣布与汤臣倍健和莱美药业展开战略合作,为两家企业提供西洋参、建立合资企业等。一切看起来,都在稳定而有序地发展。

+

当时市场上也没有机构要做空恒发洋参的消息,是什么因素导致了“惨剧”发生呢?综合各方分析报道,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恒发洋参的资本运作呈现“老千特征”。一个是大比例发行可换股票,再一个就是选择和明显有老千股嫌疑的锐康药业和大健康国际合作,还有部分业务事实涉嫌造假。


2、公司财务业绩虽然看似不错,但负债存有疑点。一个是应收款突然暴增,意味着公司所谓的高成长是建立在向经销商疯狂压货的基础上的,恒发公司根本收不到现金,利润不过是“纸上富贵”,再一个就是其他流动资产和短期借款暴增。

所有疑点综合起来,都指向了一个情况:就是恒发洋参的大股东高位质押了股份,然后换钱去做了其他业务,比如投资房产,而在大环境不景气的情况下,这些质押的资金被套牢,最后导致恒发股价下跌时大股东无法补仓,最终被投行强制斩仓。

对此,恒发洋参方面曾确认,控股股东杨永仁确实将其所持恒发洋参部分股份办理抵押,以担保其与大股东杨永钢的杠杆融资。对此杨永仁则表示,自己确有抵押股份,但他强调个人财务健康,公司业务正常运作。

2016年7月,恒发洋参改名为“前海健康控股”,目前股价徘徊在0.09港元左右,公司总市值约16亿。

一跌再跌
德普科技两日连续暴跌累计达94%

2016年7月28日,德普科技的股价暴跌86.34%,令不少投资者心惊肉跳,而这还没完,29日,德普股价继续下跌56%,两天加在一起共跌94%,股价从2.27港元跌得只剩0.135港元,市值蒸发了140多亿港元,剩余8.8亿港元。而在2016年上半年的时候,德普科技的股价还在稳步上涨,从1.67港元最高涨至2.84港元。


德普科技总部位于香港,是一家主要从事制造及销售LED照明产品和LED照明部件的企业,在LED行业拥有的品牌名为“莱德斯”。此外,德普科技还经营物业,2015年时,它为了进军法国LED照明市场,还收购了一家法国足球队——FCSM。


德普科技的暴跌原因比较明确,主要是源于7月28日上午美国著名做空机构格劳克斯(Glaucus)发布的一份报告,报告中质疑德普科技财务造假,称其实际价值为0,并给出了“强烈卖出”的评级。
根据相关报道,格劳克斯提出的问题主要有三点:


1、利润造假。德普科技旗下的上海富朝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据报2015年度净利润为6090万元,净资产余额为7.33亿元,但国家工商总局公布的数据却仅有其1%。换句话说,德普科技把子公司的利润夸大了99倍。


2、夸大收购价。上海富朝是2013年11月27日被德普科技收于麾下的,德普科技宣称斥资3.87亿元购入了50%的股权,但实际上,这一数据同样被夸大了99倍。


3、子公司财务造假。德普科技曾说,在2011年间收购的5家子公司,都在收购后12个月内取得了收益,总利润额达到9800万元,但这一数据被工商总局“打脸”。

+

对此,德普科技迅速做出回应,在7月28日和29日两度发澄清声明,强烈否认报告中的所有指控,称公司没有任何董事或高管接受过格劳克斯的采访,并指出格劳克斯报告中的资料并不全面且有失偏颇,产生严重误导,而且报告观点偏向卖空,格劳克斯只是想从公司股价下跌中获利。

然而,声明发出后似乎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德普科技的股票回天乏力。截至目前,科普科技的股价依旧没有能够实现大幅反弹,徘徊在0.16元左右,公司总市值为11.55亿港元。


受格劳克斯做空报告影响,那几天港股市场上的大量低价股都受到冲击,蓝天威力(现已改名为:北京燃气蓝天)、中国天化工、工盖有限公司等都疑似遭到洗仓式打压,股价全面跳水,下跌幅度达40%至90%。
海外市场非“天堂”
上市投资需谨慎

除了这些著名案例,港股市场上还有很多瞬间令人血本无归的惨案。包括:2011年11月22日,在港上市的河南企业中国煤层气(00578.HK)开盘后一路下行,最高跌幅达85%,最终收跌82%,而导致公司股价下跌的原因竟然是:公司实际控制人将股票抵押给券商借贷,到期不能归还债务被券商通过二级市场甩卖股票强行平仓。
这,同样可谓是惨。
但在港股市场只有更惨,没有最惨。一个例子是,2016年7月28日、29日,香港上市公司鼎石资本连续两天暴跌,股价直接从1.8港元干到了0.1港元,如果你是这家公司的股东,这意味着只用两天,你的18万便成了1万。
港股和A股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区别?
中国内地股市是“审核制”,企业需经过证监会层层审批和把关,通过了才能上市,而香港和美国等内地以外的市场履行的是“注册制”,只要符合上市硬指标,然后向相关部门注册资料即可。


两者市场的主要区别在于,中国市场会通过审核,尽量规避一些风险,而自由市场则完全将投资风险交给大众,让资本市场自己去判断,用无形的制度去展开优胜劣汰,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在A股看来业绩和财务不佳的公司能顺利在港股上市的原因。


另外,港股不像A股,它没有涨跌停板的限制,所以一些股票可以在一天之内翻倍猛涨,给投资者带来可观的收益,但同时,它也会在一天内蒸发掉大部分市值,最终让人亏得血本无归。


由此可见,港股并非很多人想象中的天堂,自由市场,风险更高。


对于海外上市的企业和海外投资者来说,该如何应对风险?做好市值管理和自我投资保护呢?

首先,对于在港股上市的公司来说,防止暴跌与稳定市值是相辅相成的。
从以上几个案例可以看出,很多企业在经历股价毁灭式跳水时,根本无法弄清其中原因,多数只能无可奈何地束手就擒。


而其实,
从这些案例基本可以看出,促成港股暴跌的因素无外乎有这几个:业绩下滑、资金链断裂、被曝虚假财务等状况,或者被做空机构盯上,而做空机构关注的恰恰也是商业欺诈、会计舞弊和基本面问题,比如公司严重夸大收入、通过欺诈提高企业利润,或者因企业不透明导致市场尚未察觉的根本问题。
这些做空机构的目的是利用做空报告引发公司股价下跌,从中获利。


从过往来看,被做空的上市公司大多都是在做空机制完善的港股市场,被做空后,它们绝大部分都会出现股价突然大跌的情况。很显然,被做空,是上市企业最大的危机,但若把握好了,危机其实也会化为转机,一个有力的例子就是“展讯通信”。
+
据媒体报道,2011年6月底,浑水公司曾在其网站上发布公开信称,对展讯通信的一些财务数据提出质疑,并已做空展讯股票。消息一出,展讯通信股价暴跌34%。对此,展讯通信高层立即做出回应指出,浑水指控没有依据,公司的财务数据得到审计机构普华永道的“力挺”。


随后,这个表态稳住了下跌的股票态势,展讯的股票稳步反弹。接着,展讯通信又对浑水提出的15点质疑一一展开了回应,各个击破。在强有力的回击之下,展讯的股票又开始大涨。这次危机的最终结局是,浑水后来承认,此前提出财务造假,可能误读了展讯通信财报。
回到海外上市企业市值管理的话题,其实,要想稳定市值也很简单,不要投机,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就行,保证交易、业绩、财务的真实性,保证盈利模式的正确性和稳定性,同时也做好“被做空”时危机公关的应对准备,这样一来,即便是有做空公司刻意发难,企业也能从容应对,破解困局。

而对于投资者来说,首先就要明确港股和A股的不同规则和特点,把各种相关风险都了解清楚。另外,不仅要关注股价变化,更要尽可能深入、全面地悉知标的公司基本面情况,了解公司的盈利模式、过往几年的资金流、应收款账期,及其战略、定位、市场、技术、管理和公司治理等,以辨清该企业的“真面目”,以保万全之策。

识商界风云人物  看成败案例与韬略

45万睿智读者

已经优选华商韬略



长按二维码关注华商韬略公众号
进入公众号,通过对话框回复数字21
即可阅读华商韬略史上最为动人的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