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一代家长,学生时代常常会面对这样的场景:期末考试考得好,爸妈给你奖励;这次期末考试你有信心考第几名;你什么都不用管,只要好好学习;学习不好什么都没用;你看人家谁谁谁这次考试得了全年级第一······当然这里的学习仅仅指向"考试",因为考试才是唯一可以检验学习成果的标尺。
这种"狭隘的竞争意识",多少都促成了我们对体制教育的怨恨。以至于成人后,多少人都立志不再让自己的孩子经历"考试之痛",让孩子"快乐成长"就好。
可是话说来轻松,执行起来却发现困难重重。当周边孩子都在拼命补奥数,你家孩子要不要补?当全班同学都在学钢琴,你家孩子要不要学?当有能力的家庭都计划送孩子出国留学,你家孩子不出国,以后如何参与竞争?
现实面前,再淡定的父母也开始坐立不安,于是择校忧虑、特长培训、经济压力、竞争压力扑面而来。原本的慈母善父被硬逼成咆哮妈、霹雳爸,唯恐稍欠督促孩子就处于落后地位。
其实这类忧虑与作风跟我们的父辈并无本质差别,我们在乎的依然仅是"可考核范畴的学业竞争"。最终我们也变成了自己曾经所痛恨的模样。于是向外求援的欲望越加浓烈,国外教育成为众人憧憬的美好乐园。
然而,经过几代移民的现实体验,我们曾经幻想的轻松教育其实从来都不存在。事实上,我们都忽略了这样的一个事实:即便是在国外,教育也分上、中、下不同层次,想获得良好的竞争力,我们需要找准正确的参照对象。
就拿美国为例,底层家庭为了避免孩子变成街头混混,拼命要把孩子塞进KIPP(知识就是力量)这样军事化管理的应试教育体制中,最早的KIPP是在纽约的贫民窟开办的实验性学校。事实证明,经过应试教育的题海战术(孩子起早贪黑,学习学习再学习,不仅没空在街上闲逛,也很好的阻隔了与小混混接触的机会)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底层家庭的困扰。WORK HARD,BE NICE成为孩子们读书改变命运的希望。
我们再看看美国中产,学校实施的是素质教育,学校负责的是基础潜能开发与导入,家庭负责的是基础素养巩固与补位。学生在进入初三之前,基本上都是在围绕着培养各种人格智能而奔忙。
人格智能的培養是與大量的實踐活動分不開的,這也是大量中國父母容易產生誤讀的部分:認為美國素質教育就等同於玩樂。
其实大错特错!美国素质教育采用的是"构建性玩乐",说白了就是通过某项玩乐活动来培养特定方向的能力。但绝对不是傻玩儿!所以这些所谓玩乐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就是"Project"。这种Project大都是以随机萌发,自由延展的方式开展,这是因为美国从来没有统一教材,教学内容皆由一位跟班全科老师进行自由编排。
这种自由教学的形式是从幼儿园开始,所以等到孩子们进入小学后,早就熟悉这种跨科目的"Project"教学。比如说:从衣着风格来阐述一下当地的气候与风俗的关系;用二维码来制作闯关游戏指令;用美术材料制作火山爆发的生态实景模型等等。
国外的素质教育把培养孩子的尺度无限放大,不再仅仅局限于考试成绩,而是对孩子进行360度开放性、可持续性地长期评估。
这种评测制度下,好处是家庭与社会的参与度高,每个孩子都可以尽可能地获得周边环境的正面支持与鼓励,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坏处是要想在平均环境中脱颖而出,其难度远远大于国内一刀切的评测标准,家人与孩子要投入大量心思,进行有创意的人格智能培养。
国内的教育,父母多少还可以搭把手,而当中国父母遭遇美国教育课题时,往往比孩子还要束手无策。因为每个Project从设计构思、探索收集、整理创新、完美呈现到有效表达都不是简单利用套路就可以解决的问题。这这个过程需要开阔的眼界、需要丰富的生活体验、需要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需要心灵手巧的实践能力,更需要逻辑清晰、口齿伶俐地演讲能力。一系列综合能力的展现其实都是校外功夫的实力体现。
如果我们选择让孩子走国际化竞争路线,就请不要再盯着班级排名,也不要拿孩子跟亲朋好友的孩子做比较。家长首先跳出狭隘竞争思维,才能从大时间尺度都规划、定制孩子的成长路线。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