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新说
在这部动漫里,一个猛然醒悟去感受爱的父亲可以回归蓝色,一个得到心灵回应的儿子也可以回归橙色。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是否被这世界的规则、价值观潜移默化的影响了,让我们失去了做人应有的本色?

故事开始,一位父亲正在往一个小书包内填装课本。小小的书包与巨大的课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我们看到了孩子沉重的学业负担。
这时,孩子张开双臂兴奋地跑向父亲,充满活力,仿佛一只即将展翅翱翔的雏鹰。孩子脸上洋溢着无忧无虑的笑容,而父亲却面无表情。
父亲送孩子上学校,沉重的书包压的孩子无法挺直身板,只能歪歪斜斜地走路。而父亲好像早已习惯了这种沉重的负担,虽然公文包同样压弯了他的身体,可他却仿佛感受不到痛苦,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应当。
周围,是一个黑白灰的世界,人们每天忙碌奔波于其中,脸上的表情和周围的环境一样死气沉沉。整个世界仿佛一个巨大而精密的机器,每个人都只是其中一个小小的部件,没有个性,没有自我,只是漫无目的地维持着这个让他们赖以生存的体制。
然而,在这个黑白色的世界中,却突然出现了一片绿洲,一个仍未向体制屈服的人还在坚持着自己的梦想,在这个体制化的世界里显得格格不入。
孩子兴奋地看着这个保持个性的人,模仿着他的动作。父亲却不为所动地将书包递给他——学校才是孩子该去的地方,而这个追求梦想的人只不过是个不被需要的异类而已。
学校里,孩子们仿佛流水线上的小零件,被无差别地教导着,学习如何融入这个整齐划一的世界。每一个人都在慢慢褪去自己原本的颜色,磨平个性与棱角。
工作中的父亲也努力褪去自己身上的颜色,成为这个无差别社会机器中一个毫不起眼的螺丝钉,放弃个性和梦想。
日复一日,孩子仍然会对那个勇于追求梦想的人充满好奇,试图模仿他。而父亲则一次又一次将孩子从绿洲拽走,送到那个毫无个性的“学校工厂”里去。
终于,孩子屈服了。他仍然像展翅的雏鹰一样伸开双臂,却不是飞向梦想。他用飞翔的姿态接过沉重的、枷锁一样的书包。这一刻的画面冲击力足以刺痛每一位父母的双眼。
幸运的是,父亲终于意识到了什么。他带着孩子来到绿洲前。可那个追求梦想的人已经不见了。或许他也已经屈服于这个毫无生气的体制,又或许他已经带着自己的梦想离开了这个毫无希望的世界。没人知道发生了什么。
看着孩子失望的眼神,父亲灵机一动,自己站到了绿洲中央。放下公文包,两手空空地摆出追求梦想的生动姿态。这是短片的高潮,也是个泪点。
父亲的异常举动引来旁观者好奇的目光。在这个世界中,那些勇于保持个性、追求梦想的人仍然是大多数人眼中的异类。可此时的父亲已经不在乎这些。他只清楚地知道,不能让孩子的眼神失去神采,不能让他的生命失去活力。他用心让情感流动起来,用行动给孩子做出榜样——你可以和周围的世界不一样!
孩子丢下沉重的书包,再一次展开“翅膀”,飞向父亲,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细心的您也一定发现了,此时父亲身体的颜色也不再在蓝色和灰色之间摇摆,而是稳稳地成为蓝色,他本来的颜色。
故事就这样结束了。明天,以及明天的明天,这个世界还将继续运转。那位父亲会如何做?是回到现实还是开始为梦想抗争?
是不是教育就意味着同化?
别忘了,我们每一个大人都曾经是孩子。一个圆圈,可以是太阳、是弹珠、是苹果、是妈妈烙锅里的鸡蛋饼
踏入成人世界后,生活里出现了一道道“规则”,好像只有遵循这些灰色的条款,我们才能过的比较安稳。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被生活磨平了棱角,不再挣扎,也不再轻易感动。失去了对世界的好奇心,麻木地对粗糙不堪的生活说着“要不就这样吧”。
在长大的世界  我们同样的迷失
在现代城市里,上班族进行着循环机械、日复一日的生活,但这就是成年人要接受的社会啊。

每一天,盲从地跟在人潮之后,把日子过成了例行公事。我们在枯燥中忘乎所以,在无聊和无奈中渐渐麻木。
和身边的人一样,我们深谙社会的生存之道。小心翼翼地活着,总怕哪里做错了。

儿时单纯喜欢一件事物的热情好像消失殆尽,再也画不出曾经眼里变化多端的字母。
不要效法这个世界  要心意更新而变化
你看社会的规则无处不在,但总会有人懂我们的精神角落。
一个猛然醒悟去感受爱的父亲可以回归蓝色,一个得到心灵回应的儿子也可以回归橙色。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是否被这世界的规则、价值观潜移默化的影响了,让我们失去了做人应有的本色?
↓↓↓点击阅读原文直接进入更精彩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