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莫非
■   文章来源:今日佳音综合整理
■   本文仅代表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香柏立场。
你是否在渴望一份
忠贞的不离不弃的爱?
编 者 按
近日热播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火了演员赵又廷。归根结底,打动观众的是剧中男主角对爱情的忠贞、温柔、谦卑以及不离不弃。同时,也另一方面也反证:不离不弃的爱在现实世界是何等的稀缺!这样的爱究竟如何修得,推荐您阅读本文。

喜欢赵又廷的朋友可以点击以下视频,听一听赵又廷朗读的一首王尔德的诗。这首诗所表达的正是一位诗人丈夫对妻子不离不弃的爱。
有网友说,电视剧中如此完美的夜华,只有天上才有。虽是句玩笑话,却也道出了事实。的确,这个世界,一个人若没有畏惧的东西,没有帮助他支撑他的东西,没有引导他塑造他的东西,面对各样的诱惑、试探,怎么可能站立得稳?而这东西正是信仰,是上帝的爱。
如果你把爱情建立在人本身上面,那么很可能你会失望。因为这个世界最诡诈、最易变的便是人心。在所有浪漫的电影和电视剧中,你看到的都是相爱时的两情相悦,却没有看到婚姻中相处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再完美的爱情,当进入婚姻,两人朝夕相处,也会生出一些嫌隙来。因为婚姻本就是两个不完美的人在一起。从相爱到相处,是隔着距离的。
倘若真的想要让爱情变为不离不弃的长相厮守,那么必须要拉近相爱到相处的距离。相爱与相处其实有以下几三方面的差异。
爱情是一种感觉,在恋爱中会牵扯出许多心动、猜测、思念⋯⋯那是全心全意的投入,包括花时间去认识对方、迁就对方、与对方互动,让对方生活在你百分之百的注意与关照下。
但相处是一种关系,婚姻更是一种长期的关系。没有人能维持长期高昂的情绪,天天魂牵梦萦、茶饭不思,只要有爱便可以饱足。婚后是两人由“面对面”转为“肩并肩”,彼此扶持共同过日子的状态。
尤其婚姻中还要工作、持家,面对公婆、亲友等,都属于非常不浪漫的一面,十足考验夫妻双方过日子与处理人际关系的实力。
当一方过日子的条件不够,或生活习惯上没有与人协调的能力时,婚后另一方也不再像过去那样全心全意地迁就。因为此时两人是真正“上场”了,必须全力以赴地应付生活,怎么还能以“我不会”、“我不愿”、“我做不好”来撒娇、耍赖、逃避呢?  
处理人际关系的实力,决定了婚姻的质量。婚姻本质上是一种人际关系的组合:夫妻、公婆、子女⋯⋯等。如果一个人不能善处关系,婚姻的成功率恐怕不太高。
反之,如果一个人在婚姻关系中,人格愈成熟,愈懂得照顾人、体贴人,甚至知道如何与人沟通、化解冲突,其婚姻生存率也愈高。
很多人心中有爱的期望,但心里没有准备好面对相处中的一切牺牲、奉献。殊不知在婚姻中,不只是多了可以照顾你、关心你的人,你也要照顾对方、关心对方,而这正是需要爱的实力的地方。
你在爱的方面有多少实力?                            
很多人有“爱的欲望”,但没有“爱的能力”。
很多人甚至不知道两者的不同;他们不能分辨,当一个人说“我爱你”时,不是指真正“爱你”,而是“我需要你”。那是一种依赖感、安全感,渴望被人了解、倾听与陪伴。但许多人完全不知怎样成为别人的依靠,既不会照顾人、安慰人,也不会了解人。
所以,男女双方都要培养爱的能力,婚姻关系才可能牢固建立。基于需要而爱,那是一种欲望,也就是情欲。这也是为何外遇多半不会成功,因为相爱容易相处难,外遇者只想在婚姻责任之外,抓一个对象来爱他,却不想付出自己的爱。
不可否认在恋爱时多少带一点虚假。为了讨好对方,我们总会把自己最美、最好的一面摆出来,争取对方的怜爱。
谈恋爱时多少都会有这些不自觉的善意欺骗,这是每个谈恋爱中的男女都免不了的。但许多人没有心理准备,到了婚后就产生适应不良症,心惊:“怎么会这样?我嫁的人、娶的人怎么会这样?”所以进入婚姻之后,你就当有这样的心理准备,对方有可能不是你所想象的完美恋人。而你也当调整心态,接纳真实的对方。
那么,当如何相处又相爱呢?弗洛姆曾说:“真爱必须靠四个条件来维持:承诺、责任、照顾与了解”。这四项,我认为是关系的内在逻辑,关系因此才会有厚度、有实质。两人是否愿意彼此体谅配合、愿意有所牺牲、割舍,是不是会顾虑对方的感受,如此才是把爱落实到生活,而能拥有一份爱的关系。
婚姻誓约中有一句:“神所配合的,人不可分开”。这个人指的是谁?不是外人,常常是我们当事人。
什么是承诺呢?消极的说是“不离不弃”,道义上不忍落井下石。小自外表改变,女人怀孕身材走样,男人中厚、头秃;大至遭遇病痛、失去工作、人生路上一切的不顺利时,两人的字典里没有“分手”俩字。
谈到未来永远是带着“携手同行”的看法,而非过了今天不知明天。承诺是不为自己留出路,没有后门才不会一脚留在门外,也才会在婚姻中死守。想想:如果一家银行老喊要关门,你还会不会继续存钱进去?
因而有承诺的人绝不因受挫、生气,而说出会威胁未来的话。
责任包括家事分工:赚钱、养家、糊口、做家事、带孩子。角色无须太拘泥,以神所给的恩赐来分。有的家庭里拿炒菜铲的是先生,用榔头的是女主人,无可厚非。重要的是有责任感,把份内的事做好,不需要人强催,也不需要别人抓狂了才去做。
然而有些人做事天生没责任感,凡事没交待,没担当。早上上班起不来,太太急得要命;下班又跑到PUB,和同事过 HAPPY HOUR、生活过得像单身。或太太答应孩子的事随便就算了,花钱永远是预算透支。
关系中若没有责任,就无法信任,责任是我们牵系彼此的重要绳索。
责任包括婚姻经营:把对方看为伙伴,邀请对方一起调适,建立共处的模式,不断建立“我们”的观念,而不只是“我”。
也就是说婚姻是“二人结为一体”,凡事应从“一体”来看,来处理。一个自我中心的人,作决定通常不会问另一人。有的先生找朋友回家不先告诉太太,然后说:“妳不帮我弄,我自己来”。或太太回娘家,不告诉先生。先生和朋友出去,一吆喝便走了,也不问对方⋯⋯这些思考方式都不是用“我们”,而是像一个“单身”。
在婚姻里要不断学习用“我们”,“我们来商量”,“我们该怎么办?”,“我们一起想办法”,习惯用团队思考方式—甚至在外遇发生的时候。
外遇也许是单方面发生,但婚姻中所有的问题都是两人的问题,一家人都跟着承受痛苦后果。在此时要有一个观念:外遇虽然是罪,但不是不可饶恕之罪。外遇带来的伤害很深,但有时也不是绝对不可挽回。如果受伤害的一方袖手旁观,抱着“你的问题你自己解决”,只会使婚姻走上决裂,自己也受到更大的伤害。
若把态度转为“现在问题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一起来解决看看”,在任何情况下始终不放弃关系,使关系不抽离、决裂,才能使婚姻起死回生。
照顾是“贴心”待人:“贴心”,就是用对方所喜欢的方式来疼爱对方,而非坚持己见。例如明明对方不喜欢喝茶,还拼命为对方倒茶,这不叫贴心。
老实说,这世上没有哪个人比自己的配偶,更会贴心地照顾你了。父母不能,子女也不能,他们与我们不是站在同一个平面上来了解,他们也不会花这样的心思。唯有配偶,可以贴心。
照顾是“心疼”对方:赚钱养家、烧饭洗衣,是责任、是分工,更是对整个家的付出。真正的照顾总是表现在一些爱的小动作上,是特地为“个人”而做的,对方接受后心里会有一股暖意。
有的先生会在太太过生日时,送她一个炒菜锅,这便不属于“个人”层面。个人层面是看到对方下班实在很累,做一些他最爱吃的菜,或帮他按摩。或先生会把孩子带开,让全职妈妈有些独处的时间。
照顾是“分忧解劳”:我们能不能以对方心头的痛为痛?对方没工作时,作太太的是增加先生压力,还是宽解压力?太太对年老病重的父母挂心,先生是支持她付出孝心,还是叫她想开点,人该走便会走?
要贴心、要心疼对方,要分担对方心头的重担,都少不了一个前题,就是互相了解。
了解需要投资时间与心力来经营夫妻感情。要固定花时间来彼此沟通,丈夫注意太太的情绪取向、感情状况。太太除了做家事,也要注意先生的工作感受、压力因素与心理状况。不互相了解的夫妻,再怎么爱,也都爱不到心坎上。
相爱靠感动,相处靠行动! 
真爱必须靠上述四个条件来维持:承诺、责任、照顾与了解,但是要实现出来,谈何容易?
所有的相处,在神里面都可经过学习来成长。问题是许多人会心有不甘,觉得相爱容易相处难,是因嫁错了人,娶错了人,而不知那是婚姻关系必要走过的成长阶段。盼我们不只相爱靠感动,相处还靠行动,借着信仰在爱里建立出一份扎实的实践力量。
如此,我们也能相处,也能爱。

正文部分节选自陈惠琬(笔名莫非)的
《相爱容易?相处难!》
今日佳音综合整理,转载请注明


编辑:青云
校对: Sally
配图: Enoch
美编:Deborah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